关于《三国》的一道题语文题.《三国》一书,有近山浓抹、远树轻描之妙.画家之法,于山与树之近者,则浓之重之;于山与树之远者,则轻之淡之.不然,林麓迢遥,疯岚层叠,岂能于尺幅之中——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02:37:57

关于《三国》的一道题语文题.《三国》一书,有近山浓抹、远树轻描之妙.画家之法,于山与树之近者,则浓之重之;于山与树之远者,则轻之淡之.不然,林麓迢遥,疯岚层叠,岂能于尺幅之中——而
关于《三国》的一道题语文题.
《三国》一书,有近山浓抹、远树轻描之妙.画家之法,于山与树之近者,则浓之重之;于山与树之远者,则轻之淡之.不然,林麓迢遥,疯岚层叠,岂能于尺幅之中——而详绘之乎?作文亦犹是已.
答:
赏析这一段话。

关于《三国》的一道题语文题.《三国》一书,有近山浓抹、远树轻描之妙.画家之法,于山与树之近者,则浓之重之;于山与树之远者,则轻之淡之.不然,林麓迢遥,疯岚层叠,岂能于尺幅之中——而
这主要是说,小说描绘人物,和细节,要主次分清,详略得当.重要人物情节要“大笔墨”浓之重之,而对一些次要、辅助情节,可一笔带过.否则主次不分,难以成文.

作为时间艺术的历史演义长篇小说,其特点主要体现在情节发展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层次上,它是以叙事时间为贯穿主线的。因此,叙事时间形式是情节。我国古典小说情节,是某一个特定的矛盾冲突的形成,发展和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定的时间里,情节的展现都是在特定的环境和具体地点完成的,我们依照《三国演义》的叙事时空关系分割一下小说情节的几个历史阶段所表现的历史内容,便会发现:1、序幕(第1—9回)公元184...

全部展开

作为时间艺术的历史演义长篇小说,其特点主要体现在情节发展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层次上,它是以叙事时间为贯穿主线的。因此,叙事时间形式是情节。我国古典小说情节,是某一个特定的矛盾冲突的形成,发展和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定的时间里,情节的展现都是在特定的环境和具体地点完成的,我们依照《三国演义》的叙事时空关系分割一下小说情节的几个历史阶段所表现的历史内容,便会发现:1、序幕(第1—9回)公元184—192年,历史跨度为9年,描写了9个章回;2、曹操平定北方(第10—34回)公元192—207年,历史跨度是16年,描写了25个章回;3、三国鼎立的形成(第35—73回)公元207—219年,历史跨度为13年,描写了39个章回;4、三国征伐的时代(第74—115回)公元219—262年,历史跨度为44年,描写了42个章回;5、尾声(第116—120回)公元263—280年,历史跨度为18年,描写了5个章回。很明显地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小说情节的密度是不相同的。密度最大的是三国鼎立时代,历史跨度一年,却描写三个章回,密度最小的是尾声,历史跨度一年只写了不到三分之一的篇幅。其余的历史时期都在历史跨度一年写一个章回左右。所以,时间的跨度也是一个功能手段,其实质是决定着故事的密度。一般说来,跨度越大密度可以相对变小;反之,跨度小密度就必须相应提高。而密度的大小同生活价值成正比。越是有意义的生活密度越大,反之就越小,所以,小说家对故事中时间跨度的调度最终影响到文本的价值世界的结构。三国鼎立时代在相同单位时间里,小说描写的空间扩张幅度就远远超过其他历史阶段,形成了《三国演义》叙事时空结构的强化部分,说明曹、刘、孙三条副线与主线共同重合的一个阶段是三国鼎立的形成时期,是三国鼎立形成的重要历史阶段,曹、刘、孙三个集团都在扩大自己的疆域,希图在地理均势上三分天下,这就为审美空间领域的再现提供了最大的扩张范围的根据。因为它比《三国演义》任何一个历史阶段的艺术容量都要大,再现了在矛盾冲突中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合力,聚合了波翻浪涌的大开大阖的情节场面,完成了几十个人物性格及命运的塑造,所以说,它是《三国演义》无以伦比的艺术创造的精华所在,这正是《三国演义》叙事时空与历史上的现实时空差异的形态的差异。
  《三国演义》在历史时间上和自然时间上呈现出循环的特点。故事是在历史循环和自然循环中演绎的。
  古典小说常用“分与合”、“春与秋”、“荣与枯”来表述历史与自然的循环。《三国演义》的卷首,作者写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结尾作者又重申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一个首尾照应和“一乱一治”的历史循环。古典文论家对于小说叙事的自然时间构架和循环特点从理论上给予了总结。毛宗岗称赞《三国演义》“首尾有大照应,中间有大关锁处。如首卷以十常侍为起,而末卷有刘禅之宠中贵以结之,又有孙皓之宠中贵以双结之,此一大照应也。……凡若此者,皆天造地设,以成全篇之结构者也。……虽曰演义,直可继麟经而无愧耳。”
  孔子作《春秋》,至获麟而绝笔,故《春秋》为“麟经”。毛宗岗把《三国》的首尾照应直接比喻为孔子的“春秋”,即指《三国》的史传形式,也寓指故事在四季循环的春秋中走向它的终结,并且他还对首尾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旁批道:“直应转首卷起语,真一部如一句”。对小说的时间循环结构作了高度概括和评价。
  中国传统小说叙事的地方空间感十分强,这种地方感,是和传统小说所遵循的“依史”的时间观念一致的。讲史小说长于把故事发生的地点作为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把叙述建构在地域空间之上。《三国演义》的书名本身就揭示了它的叙述——“演义”,是在划分空间地域的“三国”——蜀国、魏国、吴国之上进行的。“三国”是诸葛亮在隆中提出并划分的。第38回“定三分隆中决策”,写诸葛亮拿出地图挂于中堂,指谓刘备说:“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面对地图,把“图”“三分”,显示出了这个“三分国”的空间概念是有地域界限的,不是无边无际的大宇宙。人在这个划分的空间地域里,各占一个势力范围,大小战事就围绕这三大地域的伸缩展开争夺战。叙事也在其中。这种以故事发生的地域空间作为小说叙事空间结构的写法,文论家也给予了总结,他们常以中国绘画的空间思维来评价小说地域空间的特点。毛宗岗说:“《三国》一书,有横云断岭、横桥锁溪之妙。文有宜于连者,有宜于断者。如五关斩将、三顾草庐、七擒孟获,此文妙之于连者也;如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此文之妙于断者也。”“《三国》一书,有近山浓抹、远树轻描之妙。画家之法,于山与树之近者,则浓之重之;于山与树之远者,则轻之淡之。不然,林麓迢遥,峰岚层叠,岂能于尺幅之中,一一详绘之乎?作文亦犹是已。”“《三国》一书,有奇峰对插、锦屏对峙之妙。其对之法,有正对者,有反对者,有一卷之中自为对者,有隔数十卷而遥为对者。”这样的空间思维方式与传统的绘画思维相一致,北宋画家郭熙在画论《山水训》中提出了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之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见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具有多方位的透视点。以后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又增加了“三远”:阔远、迷远、幽远。“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烟雾溟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飘渺者,谓之‘幽远’。这“六远”道出了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的取景法和空间浓度的变化。毛宗岗用绘画思维来观照小说的情节结构,建立起了小说流变性的

收起

【近山浓抹,远树轻描】原为绘画中处理远景与近景的一种笔法。这里是指小说在情节描写时或虚或实、或详或略的手法。它可以有力地突出主干情节和作品主题。清毛宗岗《三国志读法》:“《三国》一书,有近山浓抹、远树轻描之妙。画家之法,于山与树之近者,则浓之重之;于山与树之远者,则轻之淡之。不然,林麓迢遥,峰岗层叠,岂能于尺幅之中,一一而详绘之乎?作文亦犹是已。如皇甫嵩被黄巾,只在朱隽一边打听得来;……张飞夺古城...

全部展开

【近山浓抹,远树轻描】原为绘画中处理远景与近景的一种笔法。这里是指小说在情节描写时或虚或实、或详或略的手法。它可以有力地突出主干情节和作品主题。清毛宗岗《三国志读法》:“《三国》一书,有近山浓抹、远树轻描之妙。画家之法,于山与树之近者,则浓之重之;于山与树之远者,则轻之淡之。不然,林麓迢遥,峰岗层叠,岂能于尺幅之中,一一而详绘之乎?作文亦犹是已。如皇甫嵩被黄巾,只在朱隽一边打听得来;……张飞夺古城,在关公耳中听来;简雍投袁绍,在昭烈口中说来。至若曹丕三路伐吴而皆败,一路用实写,两路用虚写;武侯退曹丕五路之兵,唯遣使入吴国实写,其余四路皆虚写。诸如此类,又指不胜屈,只一句两句,正不知包却几许事情,省却几许笔墨。”如第2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中写道:“朱隽引兵围住阳城攻打,一面差人打探皇甫嵩消息。探子回报,具说:‘皇甫嵩大获胜捷,朝廷以董卓屡败,命嵩代之。嵩到时,张角已死;张梁统其众,与我军相拒,被皇甫嵩连胜七阵,斩张梁于曲阳。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送往京师。余众俱降。朝廷加皇甫嵩为车骑将军,领冀州牧。皇甫嵩又表奏卢植有功无罪,朝廷复卢植原官。曹操亦以有功,除济南相,即日将班师赴任。’”这里皇甫嵩大破黄巾,就是从探子口中来轻描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