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的书法家有谁?现代的!著名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6:01:17

世界著名的书法家有谁?现代的!著名的!
世界著名的书法家有谁?
现代的!著名的!

世界著名的书法家有谁?现代的!著名的!
如果说书法家,肯定最典型的代表是中国著名书法家:
■画家型书法家.这类书法家主要以画家的身份出现,书法成就也很高,但并不广为人所知,只是书名为画名所掩而已.
●张大千(1899一1983),名爰,字季爰,又字大千,号南场丈人,70步后署爰翁、爰皤.四川内江人.当代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画大师.一生多富传奇色彩.早岁即有艺名.享高寿.富可敌国.书法以魏碑为宗,也习唐宋,从【瘗鹤铭】、【石门铭】、【云峰刻石】、〈郑文公碑〉等得趣最多.以行草书胜,长撇长捺,纵横有象,笺致老到,结字舒展,雄强中寸露秀逸之气.他的用笔和结体均异于常人,个性独特,人称“大千体”.张大千早年从曾熙、李瑞清学艺,可谓法门高深,学有巨源.但因画名太响,书名终为之所掩.
●溥心畲(1896—1963),名儒,字心畲,满族,清宗室,著名画家,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擅长书法.他的书法,来自帖学一路,主要得自于“二王”,结体潇洒、用笔轻盈、秀逸多姿.特别是他题在画上的书法,与画境和谐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秀美、高雅的意境.
●齐白石(1863—1957),中国著名画家、篆刻家.无论是画还是书法,都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在书法上也颇有造就.他的书法,篆隶、行草都独具一格.篆隶来源于“天玺纪功碑”,笔法纯用篆书笔法,笔画横平直竖,显得真力饱满、厚重而又古朴,有种奇肆
●黄宾虹(1865——1955),名质,安徽歙县人,著名山水画家.亦善书法.所作行书,任笔自然,看似漫不经心,而又内含骨力.篆书很有特色:喜用半干的焦墨写篆,特别是大篆.运笔较慢,笔画时粗时细,有一种散淡而又古拙的味道.
●徐生翁(1875——1964),浙江绍兴人,早年姓李,名徐,号生翁,晚年复姓徐.他初学颜真卿,后宗北碑.他的的字结体奇崛、生拙古辣,有时看上去好像完全放弃了用笔,但别具情趣.他的字一直不为别人称道,但的确是格调高古.
●徐悲鸿(1895——1953),现代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画、油画无一不精.他的书法造诣很高,之所以常常被人忽略,完全是为他的画名所掩.曾经得到康有为的指点,作行书喜用中锋,结体漫不经意,有种稚拙的儿童体的韵致.
●潘天寿(1897——1971),杰出的书画家.他的篆隶,取法【三公山碑】、〈褒斜道〉,行草书从晋唐入手,然后融入黄道周、倪元璐的险绝.书风整体来看是豪放一路,“一味霸悍”.特别是读他的画上题字,只见大小参差错落,与他的画一同构造险绝的意境.
●陶博吾(1900——1996),著名画家、书法家,江西九江人.早年求学于上海昌明艺专,得黄宾虹指授,后归隐乡里,以布衣终其一生,生前不大为人所知,声名不出乡里.可谓“百年孤独”!所作山水、花鸟,用笔奇肆老辣,全用篆籀笔法.书法也是结体奇崛,纯用中锋.喜欢用大篆集联.他的书法,在吴昌硕的基础开辟了新的风貌.
●来楚生(1903——1975),浙江萧山人.以“书画印”三绝著称,所作花鸟意趣盎然,篆刻更是开创了一片新天地.他的书法,以草书成就最高,线条简练飞动,结构稍紧,形成绵密、筋骨内含的效果.
●陆俨少(1909——1993),上海嘉定人,著名山水画家.曾任职于上海中国画院、浙江美术学院.他的行草书则纯粹用篆籀笔法来写,以笔法为上根据笔法调整结构,而后顺势引出章法.所以他的书法显得醇厚饱满.
●谢稚柳(1910——1997),江苏武进人.现当代著名画家、书画鉴定家.他的书法,和他的画一样,来源于陈洪绶,起笔轻缓、结体奇崛而又秀丽多姿.至于草书,则用笔圆转灵动,潇洒流落、飘然出群.
其他兼善书法的画家还有蒲华、刘海粟、王个移、丰子恺、等人
■学者型书法家
对于学者来说,书法,仅仅是自己诸多方面修养的一面而已,并不以此自重.然而,人们在敬仰他们文艺、学问上的成就的同时,惊喜地发现他们在书法方面的才能.
●李叔同(1880一1942),名文涛,字叔同,别名很多.浙江平湖人,出生于天津.是近现代少见的全才式人物.他是中国最早一批留学国外学习美术者之一,最早将话剧引入中国,最早创办美术教育,也是最早开始用人体模特写生的人.精书法、擅篆刻.对音乐也很有造诣.他的学生中,著名的有音乐家刘质平、画家丰子恺.
李叔同的字自然要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即出家前与出家后.李叔同受时代风气影响,早岁自然学习魏碑,对【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爨宝子】等碑曾反复临习.不过李叔同写碑较一般人为润泽,似乎主要在取其奇妙的结构.基本上没有形成自己的面目.李叔同出家后,“诸艺俱舍,独书法不废.”他以书法弘扬经律,广结佛缘,但早期那种凌厉的才子气与魏碑那种刚劲雄伟的风格不见了,代之以起的是安祥肃穆到不食人间烟火的一副面孔.李叔同晚年的书法形式上以抄写佛经的册页、对联为主.字体偏于狭长,用笔较轻、较慢,章法空间十分疏朗.呈现一派肃穆、高古的佛家气象.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实,鲁迅在书法上的造诣极高.他早年抄写过很长时间的古碑,并热衷于搜寻碑帖拓片,对书法、美术有着很高的鉴赏力.他的书法,古雅厚重,文人气十足.无论是精心书写的对联,还是即兴书写书写的手稿、书信,都大有可观.在一次拍卖会上,鲁迅的一页手稿曾被卖到4万元人民币.可见它的价值.
●马一浮(1882——1962),浙江绍兴人.原名浮.著名学者,通多国外语,精于佛学、儒学的研究,解放后曾任浙江文史馆馆长.他的书法,主要来源于褚遂良,兼融各家.以行草书成就最高,字的体势向右上倾斜,用笔尖峭,转角处圭角鲜明,而又有种散淡的文人气息,格调很高.
●郭沫若(1892—1978),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郭沫若具有多方面的学养,书法也卓然不群.他的书法,以行书成就最高.用笔爽辣干脆,注重提按,有一种潇洒、傲然的才子气.尤其善于题匾.“荣宝斋”三字可算作他的得意之作.
●茅盾(1896—1981)、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的字,是典型文人的字 ,用笔较细,字的中宫很紧,而笔画外延很长.显得文雅、含蓄,有节制.
●陆维钊 (1899一1980),原名子平,字微昭,晚年多署劭翁.浙江平湖人.当代一位传统中国文化修养相当全面的书法家.1979年始,受命招收国内第一批书法篆刻研究生,所以他又是一位书法教育家.陆维钊开始也师魏碑,但他决不抑帖,走的是碑帖并重的道路.他以“碑可强其骨,帖能养其气“,可谓善学者也.;他以篆隶为基础,融入草意,刨造出一种非篆非隶、亦篆亦隶的新体,用笔方圆兼备,结体方中偏扁,人林“扁篆”,即古人所渭“非老手莫能到”的“蜾扁体”.
●王蘧常(1900一1990),字瑷仲,号明两.浙江嘉兴人.一生基本上在大学任教授,文史哲艺俱通,著作宏富.王蘧常是现当代以章草著名的书家.
王蘧常开始写【九成宫】,之后又学【十七帖】写北碑,主要临习【张猛龙】和【郑文公】.19岁时,从名书家沈寐叟先生学.沈先生见他习北碑,很是赞许,又见弟子学【十七帖】,以为王右军毛法是“远承章草”,但章草传本,如今只有皇象的【急就章】、索靖的【出师颂】以及萧子云的【月仪帖】(一般传为索靖所书)数种了.所以沈寐叟对弟子说:“汝能融冶汉碑、汉简、汉陶、汉帛书,而上及于周鼎彝,必能开前人未有之境.”王蘧常敬志不忘,从此走上了研习章草书的漫长道路,矢志不渝,持之以恒,终有大成.所作章草,古雅、厚重,时出方意,已对前人的章草书作了发屐的书家.
行楷书之外,篆隶书也极精,不以媚取人,而是以拙为巧,古朴老辣.萧娴在15岁时就受到康有为这样连颜真卿都看不起的名家的推许,如今是老笔纷披写精神,已臻人书俱老之境了.
●高二适(1903一1977),原名锡璜,后取“适吾所适”之意,改名二适,字适父,号舒勇、舒父.江苏东台人.当代著名学者型的书法家.有渊博的文史知识,工诗词,精鉴赏,长期在文史馆工作,博及群书,眼光很高.文章、书法极受林散之先生推重.为人狷介自持,在六十年代的“兰亭论辩”中曾发表重要言论.
高二适的草书最为人赞赏,其风格十分独特.他对章草书有专门的研究,专著【新定急就章及考证】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他巧妙地将章草、今草、狂草熔于一炉,既有高古的品格,又有奔腾跌宕之气势,尤以线条的劲幢.结字的紧密见长.看他的草书,才真正感觉到那笔锋在纸上奔突的力度.另外,高二适学问素养极高,作品往往洋溢出浓郁的书卷气.他对自己的草书也很自信,自认为天下第一.
●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著名学者、佛学家,、社会活动家,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影响遍及海内外,尤以宗教家为甚.他的字以行楷书最擅长,脱胎于李北海、苏东坡,字的体势向右上方倾斜,结构严谨,笔力劲健而又有种雍容宽博的气度,隐隐透出一种佛家气象.
其他以书法知名的学者还有罗振玉、章炳麟、梁启超、王国维、董作宾、沈从文、台静农、商承祚等人.
■孙中山(1866—1325),名文,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先生并不以书法知名,但水平却很高.他的字,结体紧密,气象雍容.有一种大家风范,这从他大量的题字和墨迹中可以看出.他的书法不是练出来的,纯粹是从心灵里流露出来.“字如其人”在他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
■谭延闿(1876一1930),字祖安、祖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谭延闿一直是国民党政府里的高官,管制行政院院长、并二任国民政府主席,他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结体宽博,顾盼自雄.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字的大家.颜真卿楷书自从被米南宫批判之后,一直不很被重视,宋、元、明三代不出一个善写颜字的大家.清初基本上是董其昌书法的天下.直到清中叶刘石庵以及后来钱沣、何绍基、翁同和等出,颜书才始得到复兴.
于右任(1878一1964),原名伯循,字右任,号骚心,以字行.陕西三原人.长期任职于国民党政府,管至行政院院长.但它作为书法家的名声,是乎超过了作为政治家的名声.他的书法艺术,一般认为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以魏碑为基础,写出具有强烈个性的行楷书时期;二是创立标准草书的时期.
■叶恭绰(1881一1968),字裕甫,又字誉虎、玉甫,号遐庵、遐翁.广东番禹人.基本上也算一个在朝的书家,前半生做过交通总长、财政部长,后半生才致力于学术.但叶恭绰学问很好,诗词书画考古都精通,所以民国时一度也曾任过国学馆馆长的职务.解放后,北京中国画院的第一任院长就是他.叶恭绰以善写正楷书著名,尤其会写大字,笔力雄健.所作行草书也时参以楷式,不同凡响.
■毛泽东(1893—1976),作为伟大领袖的形象盖过了其他的一切,或者说,他在其他方面的造诣,与他伟人形象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他工诗词,精书法,均达到同时期的最高成就.他的书法成就在于狂草,来源于张旭、怀素. 中年以后,形成了独到的个人风格:汪洋恣肆,跌宕起伏,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他的字,既充满激情,又有理性.

著名书法家陈光宗

好像全世界就中国有书法艺术一说,中国著名的书法家多了。
早的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唐朝不是更多,被人称为颜筋柳骨的 颜真卿,柳公权,还有狂草书法家张旭 怀素和尚。等等

吴自然,男,汉族,山东蓬莱人,1934年9月生。早岁酷爱电影艺术,后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字幕美术研究和创作。学书师法黄山谷兼取苏轼、米芾、蔡京诸家之长,又追溯魏晋遗韵,所作行书结体宽博,觉着劲健,险逸流畅。作品入选全国第一、二届书法篆刻展和1983年在日本举办的"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展。作品被博物馆、纪念馆、名胜地收藏或被碑刻,在《书法》杂志等发表。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吉林分会...

全部展开

吴自然,男,汉族,山东蓬莱人,1934年9月生。早岁酷爱电影艺术,后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字幕美术研究和创作。学书师法黄山谷兼取苏轼、米芾、蔡京诸家之长,又追溯魏晋遗韵,所作行书结体宽博,觉着劲健,险逸流畅。作品入选全国第一、二届书法篆刻展和1983年在日本举办的"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展。作品被博物馆、纪念馆、名胜地收藏或被碑刻,在《书法》杂志等发表。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吉林分会理事。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生于山阴,王羲之第七子,东晋著名书法家。由于其书艺超群,历来与王羲之并称“二王”,或尊称为“小圣”。王献之曾经担任过州主簿、秘书郎、秘书丞、长史、吴兴太守等官职;成为简文帝驸马后,又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但政绩一般,远不如他的书名显赫。故人称“大令”。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七个儿子都擅长书法,其中,最小的儿子王献之最为突出。王献之最具秉赋,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从而也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德宗诏文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对后世影响巨大。他的书迹作品,据说有138种。楷书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等,是极具个性的书体,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行草书有《祭侄稿》、《争座位帖》、《裴将军帖》、《自书告身》等,其中《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米芾《书史》:“《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
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

收起

王羲之《兰亭序》
徽宗的瘦金体
毛泽东的毛体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

全部展开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生于山阴,王羲之第七子,东晋著名书法家。由于其书艺超群,历来与王羲之并称“二王”,或尊称为“小圣”。王献之曾经担任过州主簿、秘书郎、秘书丞、长史、吴兴太守等官职;成为简文帝驸马后,又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但政绩一般,远不如他的书名显赫。故人称“大令”。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七个儿子都擅长书法,其中,最小的儿子王献之最为突出。王献之最具秉赋,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从而也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

收起

颜真卿

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