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夏朝以前的成语和故事,至少10个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20:27:33

要夏朝以前的成语和故事,至少10个
要夏朝以前的成语和故事,至少10个

要夏朝以前的成语和故事,至少10个
龙去鼎湖
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涘,龙涘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涘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因以“龙去鼎湖”谓帝王去世.
炎黄子孙
【典故】
在有关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中,本领最大、发明最多的人是黄帝.传说他发明了车、船、锅、镜子,制造了弩.又传说黄帝让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乐律,大挠制定甲子,岐伯写了医书.
据说,黄帝族和炎帝族,最早居住在陕西.黄帝族最后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炎帝最后到达今山东地区.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活动的地区,主要在今山东、河南和安徽一带.相传炎帝族和九黎族为了争夺黄河流域一块肥沃的土地,发生了一次战争.炎帝族战败,向黄帝族求援.黄、炎两族合并.
根据以上的神话传说,可以看到,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三个部落,逐步以黄帝族为主,相互融合,黄帝就成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共同祖先.后来,各族都认为是黄帝的后代,称为“炎黄子孙”.
魑魅魍魉
约四千多年以前,炎黄二帝争天下,炎帝之子蚩尤被俘后,做了黄帝的一名随从,后来找机会逃了出来,回到炎帝的身边去,力劝炎帝重起战事,洗雪阪泉之耻.但是,炎帝已经年迈力弱,又不忍因自己发动战争而让百姓遭殃,没有听从蚩尤的建议.蚩尤只好去发动他的兄弟们,又召集了南方的苗民,以及山林水泽间的魑魅魍魉等鬼怪,率领大军,打着炎帝的旗号,向黄帝发起了挑战.黄帝听到蚩尤发动大军也不禁大吃一惊,他想施以仁义感化蚩尤,但蚩尤并未被感化,双方在逐鹿展开了大战.蚩尤使用魔法,摆出了毒雾阵,把黄帝的军队围困起来.但是,黄帝驾着谋臣风后发明的指南车,指挥军队冲出了毒雾阵.蚩尤又派魑魅魍魉去作战,黄帝则叫兵士们用牛角军号吹出了龙的声音,吓跑了这些鬼怪们.
由此可见魑魅魍魉不管在古时还是现在都是指一些杂牌小妖,据说魑魅魍魉专吃美女,外表大多以高大、红身、尖耳、头长角为主要特征,民间传说在荒野无人的深山,山下四野又多古老的森林.走长途的人,尤其是走夜路的,常常遇上山魈鬼怪、魑魅魍魉,都是木、石、禽、兽变的.
怡然自得
成语发音:yí rán zì dé
成语释义: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成语出处:《列子·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成语示例:刘厚守听了,~,坐在椅子上,尽兴地把身子乱摆,一声也不响.(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龙胡之痛:
《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昂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后因以“龙胡之痛”指丧亲之痛
成语故事·精卫填海
夏朝以前,国家还没有形成,那时候的帝王,远不如后来帝王那么阔气,享有许多特权;而是纯粹的人民公仆,只有尽义务的份儿.帝王的子女也没有什么太子,公主之类的特殊称呼,身份也尊贵不起来,和老百姓的子女一样.
炎帝有个女儿,名叫精卫,性格开朗活泼,喜欢打抱不平.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一个大孩子把小孩子当马骑.小孩都累爬下了,大孩子还不肯罢休.
精卫走过去,指着大孩子的脑门怒斥道:"你这个人太不知羞耻,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有力气,去打虎打熊,人们会说你是英雄."
大孩子见精卫是个小姑娘,生得单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他从小孩背上跳下来,走到精卫面前说:"我是海龙王的儿子,你是什么人?竟敢来管我!"
精卫说:"龙王的儿子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是炎帝的女儿呢,以后你少到陆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挂到树上晒干."
龙王的儿子说:"我先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往后少管小爷的闲事."说着动手就打.精卫从小跟着父亲上山打猎,手脚十分灵活,力气也不小,见对方蛮横无礼,并不示弱,闪身躲开对方的拳头,飞起一腿,将龙王的儿子踢个嘴啃泥.
龙王的儿子站起来,不肯服输,挥拳又打,被精卫当胸一拳,打个昂面朝天.
龙王的儿子见打不过精卫,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
过些天,精卫到海中游泳,正玩得十分开心,刚巧让龙王的儿子发现了.他游过来,对精卫说:哪天在陆地上让你捡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门前,赶快认个错,不然我兴风作浪淹死你."
精卫倔强地说:"我没错,认什么错."
龙王的儿子见精卫倔强,根本没有服输的意思,立即搅动海水,掀起狂风恶浪,精卫来不及挣扎,就被淹死了.
精卫死后,变成一只红爪白嘴的小鸟,立志要把大海填平.她用嘴衔来石头与树枝投向大海,并发出"精卫,精卫"的叫声,像是在激励自己.她年年月月,永不停歇.
成语故事·网开一面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殷本纪》.
夏朝从禹开始,经过十五代君王,传到了夏桀.夏桀荒淫无道,引起百姓的不满和怨恨,商的首领汤看到这一切,就想争取民心推翻夏桀的统治.
一天,商汤散步时,看到一个人在野外四面张网捕鸟,还祈祷说:“无论从哪里来的鸟都能进入我的网.”商汤对捕鸟人说:“哎呀,太残忍了,鸟儿恐怕被你捕光了.”说罢,便拆掉三面的网.并小声祷告:“鸟儿啊,你们愿左飞就往左飞,愿右飞就往右飞,实在不想活了,就进入网里来吧!”
诸侯和部落首领们听说此事,纷纷说:“商汤是一个好君王,他对飞禽如此仁慈,对人肯定更加仁爱.”很快四十个氏族部落先后归顺于他.最后,商汤终于灭了夏.
“网开一面”或“网开三面”这个成语,比喻对罪犯从宽处理,给罪犯一条弃旧从新的出路.
大禹治水
炎黄子孙
萧韶九成,凤凰来仪

龙去鼎湖
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涘,龙涘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涘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因以“龙去鼎湖”谓帝王去世。
炎黄子孙
【典故】
在有关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中,本领最大、发明最多的人...

全部展开

龙去鼎湖
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涘,龙涘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涘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因以“龙去鼎湖”谓帝王去世。
炎黄子孙
【典故】
在有关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中,本领最大、发明最多的人是黄帝。传说他发明了车、船、锅、镜子,制造了弩。又传说黄帝让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乐律,大挠制定甲子,岐伯写了医书。
据说,黄帝族和炎帝族,最早居住在陕西。黄帝族最后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炎帝最后到达今山东地区。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活动的地区,主要在今山东、河南和安徽一带。相传炎帝族和九黎族为了争夺黄河流域一块肥沃的土地,发生了一次战争。炎帝族战败,向黄帝族求援。黄、炎两族合并。
根据以上的神话传说,可以看到,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三个部落,逐步以黄帝族为主,相互融合,黄帝就成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共同祖先。后来,各族都认为是黄帝的后代,称为“炎黄子孙”。
魑魅魍魉
约四千多年以前,炎黄二帝争天下,炎帝之子蚩尤被俘后,做了黄帝的一名随从,后来找机会逃了出来,回到炎帝的身边去,力劝炎帝重起战事,洗雪阪泉之耻。但是,炎帝已经年迈力弱,又不忍因自己发动战争而让百姓遭殃,没有听从蚩尤的建议。蚩尤只好去发动他的兄弟们,又召集了南方的苗民,以及山林水泽间的魑魅魍魉等鬼怪,率领大军,打着炎帝的旗号,向黄帝发起了挑战。黄帝听到蚩尤发动大军也不禁大吃一惊,他想施以仁义感化蚩尤,但蚩尤并未被感化,双方在逐鹿展开了大战。蚩尤使用魔法,摆出了毒雾阵,把黄帝的军队围困起来。但是,黄帝驾着谋臣风后发明的指南车,指挥军队冲出了毒雾阵。蚩尤又派魑魅魍魉去作战,黄帝则叫兵士们用牛角军号吹出了龙的声音,吓跑了这些鬼怪们。
由此可见魑魅魍魉不管在古时还是现在都是指一些杂牌小妖,据说魑魅魍魉专吃美女,外表大多以高大、红身、尖耳、头长角为主要特征,民间传说在荒野无人的深山,山下四野又多古老的森林。走长途的人,尤其是走夜路的,常常遇上山魈鬼怪、魑魅魍魉,都是木、石、禽、兽变的。
怡然自得
成语发音:yí rán zì dé
成语释义: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成语出处:《列子·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成语示例:刘厚守听了,~,坐在椅子上,尽兴地把身子乱摆,一声也不响。(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龙胡之痛:
《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昂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后因以“龙胡之痛”指丧亲之痛
成语故事·精卫填海
夏朝以前,国家还没有形成,那时候的帝王,远不如后来帝王那么阔气,享有许多特权;而是纯粹的人民公仆,只有尽义务的份儿。帝王的子女也没有什么太子,公主之类的特殊称呼,身份也尊贵不起来,和老百姓的子女一样。
炎帝有个女儿,名叫精卫,性格开朗活泼,喜欢打抱不平。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一个大孩子把小孩子当马骑。小孩都累爬下了,大孩子还不肯罢休。
精卫走过去,指着大孩子的脑门怒斥道:"你这个人太不知羞耻,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有力气,去打虎打熊,人们会说你是英雄。"
大孩子见精卫是个小姑娘,生得单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他从小孩背上跳下来,走到精卫面前说:"我是海龙王的儿子,你是什么人?竟敢来管我!"
精卫说:"龙王的儿子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是炎帝的女儿呢,以后你少到陆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挂到树上晒干。"
龙王的儿子说:"我先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往后少管小爷的闲事。"说着动手就打。精卫从小跟着父亲上山打猎,手脚十分灵活,力气也不小,见对方蛮横无礼,并不示弱,闪身躲开对方的拳头,飞起一腿,将龙王的儿子踢个嘴啃泥。
龙王的儿子站起来,不肯服输,挥拳又打,被精卫当胸一拳,打个昂面朝天。
龙王的儿子见打不过精卫,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
过些天,精卫到海中游泳,正玩得十分开心,刚巧让龙王的儿子发现了。他游过来,对精卫说:哪天在陆地上让你捡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门前,赶快认个错,不然我兴风作浪淹死你。"
精卫倔强地说:"我没错,认什么错。"
龙王的儿子见精卫倔强,根本没有服输的意思,立即搅动海水,掀起狂风恶浪,精卫来不及挣扎,就被淹死了。
精卫死后,变成一只红爪白嘴的小鸟,立志要把大海填平。她用嘴衔来石头与树枝投向大海,并发出"精卫,精卫"的叫声,像是在激励自己。她年年月月,永不停歇。
成语故事·网开一面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殷本纪》。
夏朝从禹开始,经过十五代君王,传到了夏桀。夏桀荒淫无道,引起百姓的不满和怨恨,商的首领汤看到这一切,就想争取民心推翻夏桀的统治。
一天,商汤散步时,看到一个人在野外四面张网捕鸟,还祈祷说:“无论从哪里来的鸟都能进入我的网。”商汤对捕鸟人说:“哎呀,太残忍了,鸟儿恐怕被你捕光了。”说罢,便拆掉三面的网。并小声祷告:“鸟儿 “网开一面”或“网开三面”这个成语,比喻对罪犯从宽处理,给罪犯一 炎黄子孙

收起

1、禹建夏朝
尧帝在位时,洪水滔天,民不聊生,就任命鲧(滚)为水利部长,负责治水。舜奉命巡视四方,派人向尧帝汇报:“鲧(滚)治水不力”,请求“把鲧(滚)流放到羽山”,尧帝准其所奏,舜遵命执行。鲧(滚)后来就死在羽山。
尧帝死后,舜继帝位。舜帝任命鲧(滚)的儿子禹为水利部长,继续治水。
(1)禹治水先从冀州开始。施工于壶口山、梁山、歧山、岳山,漳水、恒水。等到恒水顺黄河而入海...

全部展开

1、禹建夏朝
尧帝在位时,洪水滔天,民不聊生,就任命鲧(滚)为水利部长,负责治水。舜奉命巡视四方,派人向尧帝汇报:“鲧(滚)治水不力”,请求“把鲧(滚)流放到羽山”,尧帝准其所奏,舜遵命执行。鲧(滚)后来就死在羽山。
尧帝死后,舜继帝位。舜帝任命鲧(滚)的儿子禹为水利部长,继续治水。
(1)禹治水先从冀州开始。施工于壶口山、梁山、歧山、岳山,漳水、恒水。等到恒水顺黄河而入海,冀州的土地就可以耕种了。(2)济水与黄河之间,是兖州。疏通了黄河的九条支流,雍水、且水流进雷泽,雷泽成为湖泊。人民从丘岭上走下来,到平地居住,种桑养蚕。进贡漆、丝的木船,由济水入漯水,再入黄河,直到冀州。(3)东海与泰山之间,是青州。疏通了潍水、淄水,莱夷之地可以放牧,海边可以煮盐。进贡盐、海产的木船,由汶水入济水,再入黄河,直到冀州。(4)东海、泰山与淮水之间,是徐州。治理了淮水、沂水、蒙山、羽山,大野泽蓄满了水。进贡五色土、羽山雉、桐木、磨磐石、蚌珠、白绢、黑绸的木船,由淮水入泗水,转入荷水,再入济水、黄河。(5)淮水与南海之间,是扬州。经过治理,三江入海,震泽不再为害。进贡玉石、竹子、象牙、兽皮的木船,沿江海转入淮水、泗水,再入黄河。(6)荆山与衡山之间,是荆州。疏通了沱、涔二水,治理了云土、云梦二泽。贡品是木料、珍珠、大龟、锦缎,经由长江、沱水、涔水、汉水,再经陆路到达雒(落)水,再入黄河。(7)荆山与黄河之间,是豫州。疏通伊水、洛水,疏导荷泽。贡品是丝、麻。由雒(落)水起运,到达黄河。(8)华山与黑水之间,是梁州。疏通沱、涔二水,治理汶、蔡二山。贡品是金、铁、银、熊、罴、狐。由桓水起运,经由潜水、丐水、渭水,进入黄河。(9)黑水与西河之间,是雍州。治理弱水、泾水,终南、敦物二山,贡品是美玉。珠石。

九州治理完毕,四方土地都可居住了,舜帝奖给禹一块“玄圭”(黑玉),宣告治水成功。于是,舜帝召集公安部长皋陶(高陶)、水利部长禹、林业部长伯益、教育部长弃(商朝祖先)、农业部长稷(周朝祖先),讨论治国大计。
皋陶说:“诚信是治国之本”
禹说:“请你谈得具体一点”
皋陶说:“要有远见卓识,知人善任,使具备九德的人都能任事,使有才干的人都有官职,用刑法处罚有罪之人”
舜帝对禹说:“你也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禹说:“皋陶的谋略非常完备,我没什么补充,我只想孜孜以求,干点实事”
皋陶说:“什么叫做孜孜以求呢?“
禹说:“我治理洪水,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泞中乘泥橇,登山下山穿带齿的鞋。我辛日结婚,只呆了四天,甲日就出发治水去了 。一心治水,生了儿子,也没时间教育他”。
皋陶说:“你的确是人民的榜样”
于是,舜帝确定禹为接班人。十七年后,舜帝去世,禹服丧三年,继位而成为天子,并把国号定为“夏后”,史称夏朝。
禹的名字叫文命,禹的父亲是鲧(滚),鲧(滚)的父亲是颛顼(专虚)帝高阳,高阳的父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是黄帝。表明:五帝与夏朝天子都姓“姬”,只是五帝没有国号,夏朝开始有了国号。

2、大禹禅让未酬
尧帝生前让舜代行天子之事,尧帝死,舜为了让尧帝的儿子丹朱继位,就主动离开首都,回避到南河之南,但是,前来朝拜天子的诸侯、诉讼的诸侯,都不去见丹朱而去见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说“这是天意”,于是继位。
舜帝生前宣布禹为接班人,舜帝死,禹也像舜让位给尧帝的儿子丹朱那样,让位给舜帝的儿子商均,但诸侯们不同意,于是禹继位为天子。
禹帝生前宣布皋陶(高陶)为接班人,禹帝未死而皋陶先死,于是禹帝又宣布伯益为接班人。禹帝死,伯益像舜让位给尧帝的儿子丹朱、禹让位给舜帝的儿子商均那样,让位给禹的儿子启,主动离开首都,回避到箕山之南。由于伯益辅政时间不长,恩泽未布,威信不高,所以四方诸侯都不去朝拜他,而去朝拜启,于是,启就继位,成为天子。
有扈氏认为启违反禹的遗愿,不该继位,启出兵讨伐,大战于甘,战前启作《甘誓》,并对将士宣读。终于灭掉了有扈氏,天下诸侯都来朝拜。
启帝死,子太康继位,从此以后,四千年间,都是子继父位(偶有弟继兄位者)。从此往前,黄帝——颛顼(专虚)帝——喾(枯)帝——挚帝,也是子继父位,尧帝是弟继兄位,仅有尧帝禅位于舜,舜帝禅位于禹。数千年间只有这两个特例,所以我们不同意部分史学家们的结论:“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禅让制度”,有过禅让是事实,但并未形成制度。

3、夏桀亡国
启死,子太康继位。太康死,弟中康继位。中康死,子相继位。相死,子少康继位。少康死,子予继位。予死,子槐继位。槐死,子芒继位。芒死,子泄继位。泄死,子不降继位。不降死,弟扃(窘)继位。扃(窘)死,不降子孔甲继位。
孔甲时候,天降二龙(蛇),一雄一雌,孔甲命刘累饲养。后来雌龙死了,刘累做成龙羹献给孔甲,孔甲吃了还想再吃,刘累被迫逃亡。
孔甲死,子皋(高)继位。皋(高)死,子发继位。发死,子履继位,他就是桀(洁)。
帝桀不修德政,“武伤”(镇压)百姓,百姓不堪。诸侯汤修德,桀召见汤,把他囚禁在夏台,很快又把他放了。天下的诸侯皆归汤,汤率诸侯伐桀。桀逃到鸣条,终遭流放而死

收起

龙去鼎湖 魑魅魍魉 怡然自得 龙胡之痛 精卫填海 龙去鼎湖 龙鸣九宵 龙地水池 黄帝蛟龙

精卫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