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哪里》这三个青年对幸福的看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8:16:43

《幸福在哪里》这三个青年对幸福的看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幸福在哪里》这三个青年对幸福的看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幸福在哪里》这三个青年对幸福的看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幸福是我们很熟悉的话题,《幸福在哪里》一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主要写了三个牧童把一口喷泉挖成一口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儿的祝福;十年后,通过他们自己的劳动,亲身找到了幸福的事.说明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的道理.为此,在三级目标的设定上,我是这样设定的:一级目标:了解童话的特点;能理清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二级目标:搜集处理信息,丰富学习资源,丰厚感悟的能力;提高合作探究能力.三级目标: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
  埃林•彼林(Elin Pelin,1877~1949),保加利亚作家.原名迪米特尔•伊万诺夫,生于富裕农民家庭.从小受到进步文艺的影响.中学时加入“瓦西尔•列夫斯基”文艺小组,并开始发表作品.后辍学在故乡当教师.
  1902至1903年创办《乡村漫谈》杂志.曾担任《保加利亚人》、《向日葵》等幽默杂志的编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应征入伍,成为军事记者.1926至1944年任伊万•伐佐夫博物馆馆长.1940年成为保加利亚科学院院士.1945年保加利亚解放后主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和主编儿童刊物《九月儿童》.
  他的创作以中短篇小说见长,比较重要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第1集1909,第2集1911),幽默作品集《我的烟灰》,中篇小说《格拉克一家》、《土地》,短篇小说集《修道院坡下的葡萄园》、《我,你,他》等.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写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和中篇小说《格拉克一家》.这些作品以90年代以后的农村生活为题材.短篇小说《安得列什科》(1903)写一个法庭执事去农村惩办漏税者,反遭青年农民安得列什科惩罚的故事,谴责了资产阶级政府的竭泽而渔,歌颂了农民的友爱与机智.《在另一个世界里》(1901)写贫苦老农马特科死后进入天国的见闻,揭露了人世间的黑暗和农民的苦难.
  《天灾》(1901)描写乡村神甫的诈骗行为,歌颂了青年教师为民除害的精神.《未收的麦田》(1904)表现了青年农妇拉扎琳卡对凌辱和迫害她一家的统治者所进行的反抗.
  在《罪行》(1904)中,这种反抗采取了更激烈的形式:青年农民利波愤然杀死危害他的家庭的财主.但他笔下人物的反抗,只是单枪匹马的自发斗争.中篇小说《格拉克一家》描写格拉克一家由尊长爱幼、勤劳和睦而分崩离析,反映了19世纪末保加利亚农村在资本主义势力侵蚀下封建宗法制的解体,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手段的野蛮和新生资产者的道德沦丧.
  (1877~1949)是保加利亚著名作家.他以写农村题材的中短篇小说著称.埃林•彼林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曾作过多年的乡村教师,在1945年保加利亚解放前任过博物馆馆长、保加利亚科学院院士.从1909年开始,在近四十年时间里,他为儿童写了许多书,有童话、寓言和短篇小说.
  《扬•比比扬历险记》是他最著名的一部作品,描写一个顽劣的、不听教导的男孩,干了许多坏事,最后还在小魔鬼阿嘘的诱惑下,被换掉了脑袋,骗入魔鬼王国.在魔鬼王国中,他的智慧和善良慢慢苏醒了,终于战胜了恶魔米里莱莱,冲出了魔鬼王国并找到了自己的脑袋,成了一个好孩子.后来作家还写过一部《月亮上的扬•比比扬》,同样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他主要写童话、寓言和短篇小说.他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最有代表性并且成就最高的就是写于1933年的《比比扬奇遇记》,它被称为东欧儿童文学的一块宝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