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历史人物热爱祖国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21:44:33

有哪些历史人物热爱祖国的故事
有哪些历史人物热爱祖国的故事

有哪些历史人物热爱祖国的故事
若说热爱祖国,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人毫无疑问地做到了这一点,例如那些为保卫国家而做出巨大贡献的大人物,岳飞、文天祥等等都是.再一个包括近代的无数爱国人士,他们在一百多年的反侵略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真要实例,就从中举一例吧.
狼牙山五壮士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
路军5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他们
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
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
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
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
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
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
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
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
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
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
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
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
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
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刘胡兰

华罗庚毅然回国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爱国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

全部展开

华罗庚毅然回国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爱国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李小龙
李小龙,在60年代时,国人地位不高,很多演员总是淡化自己的中国人身份,李小龙却以身为中国人为荣,堂堂正正地说自己是中国人,最经典的一句话是电影《精武门》中的“中国人,不是病夫”,带动了香港电影的一片爱国热潮,我们熟悉的《霍元甲》就是那个时代的电影。
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周恩来
1910年春天,2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一次,校长在课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慷慨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誓言,此后贯彻在他的一生中,他为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杨靖宇
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华罗庚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报效祖国宏愿——华罗庚
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着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着作、11本数学科普着作。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收起

伯夷、叔齐在商没落后,避至首阳山,采薇充饥,饿死于首阳山的故事。伯夷、叔齐是殷诸侯孤竹君的儿子,当周武王发兵灭掉殷纣后,其他诸侯都尊周为王,独伯夷、叔齐以此为耻,隐居首阳山,表示“义不食周粟”。

其实这个问题问得不够严谨啊,你看上面那个回答者说的伯夷和叔齐,对于商朝来讲是爱国,而对于西周来讲就不是了。很多历史人物都是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