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4:32:13

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典故】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帝曹奂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魏帝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
成语辨析
【正音】乐:不能读作“yuè”.
【辨形】蜀:不能写作“属”.
【辨析】“乐不思蜀”与“乐而忘返”有别:“乐而忘返”无“忘本”的意思;“乐不思蜀”则有“忘本”之意.成语示例 ◎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鲁迅《月界旅行》第七回)
◎如果没于洪涛,获此妙境,真觉此间乐不思蜀矣.(清·王韬《淞隐漫录》)
◎看到眼前的美景,吃着可口的饭菜,我真有点乐不思蜀了.
◎你到了外国,可不能乐不思蜀,忘记养育你的故乡故土啊!
乐不思蜀 古文选自《资治通鉴·魏纪十》
【原文1】
丁亥,(魏元帝)封刘禅为安乐公,子孙及群臣封侯者五十余人.晋王①与禅②宴,为之作故蜀技③,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谓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岷、蜀⑤,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禅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注释1】 ①晋王:指司马昭.
②禅:指蜀王刘禅,刘备之子.
③蜀技:四川的歌舞.
④郤正:刘禅旧臣,与刘禅一起被迁送到洛阳.
⑤岷、蜀:都指四川.
⑥感怆:悲哀,悲楚.
【译文1】
公元264年3月27日,魏元帝封刘禅为安乐公,子孙和大臣封为诸侯的有五十人.司马昭和刘禅一起欢宴,特地为刘禅演唱刘禅故国蜀地的乐音舞蹈,在旁的人们都为刘禅的亡国感到悲伤,但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就对贾充说:“人的无情,竟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让诸葛亮在世,也不能辅佐他长久安全无事,何况是姜维呢!”
又一天,司马昭问刘禅:“你很思念蜀国吗?”刘禅说:“这里很快乐,我不思念蜀国.”,郤正知道了这事就对他说:“如果晋王再问起时,你应哭泣着回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于是心向着西面而悲伤.没有一天不思念呀.'就闭上眼睛”适逢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着郤正教他的话回答,说完并闭上眼睛,想装出要哭的样子.司马昭于是说:“为何你刚才所说的话,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着司马昭说:“您的话确实没有错.”左右的人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