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市化应“新”在哪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21:50:32

新型城市化应“新”在哪里?
新型城市化应“新”在哪里?

新型城市化应“新”在哪里?
这是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我认为,新型城市化之“新”应体现在以下六个“化”上.
农民工市民化.这是城市化的核心,也是城市化的实质.国际上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就是城市人口的占比.2011年浙江省的城市化率是62.3%,但其中肯定有水分.因为这个指标采用的是城市的常住人口,而这些常住人口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待遇.市民化不仅仅表现在户籍的转变,更重要的是附属在户籍背后的如就业、住房、社保、医疗和子女就学等相关政策待遇的市民化.前几天,我随国家发改委的徐副主任到下沙调研,在农民工公寓餐厅里与四个聚在一起吃饭的小伙子聊天.他们都是80后,已经结婚也有小孩了,但是小孩在老家.他们现在最希望的就是小孩能到身边来念书,其次是希望有个房子,两口子不用分居.其实这些都是生活的基本要求,但对他们来说还属于美好的梦想.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意义非常重大,不仅关乎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而且关乎社会和谐.这是当下新型城市化最紧要的课题.当然,解决这个问题也比较复杂,农民工就业的不稳定性、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等方面的问题都尚未破题.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更有很长的路要走.
空间布局合理化.空间布局有两个层面要关注.首先是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这是个长期存在争论的问题.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不能非此即彼“绝对化”,形成适合省情特点的城镇体系最为重要.当然,不同区域、不同阶段肯定有城市化布局的不同重心所在.就当前浙江来说,需要把握两个重点.从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角度看,必须加快发展特大城市,包括其都市区和都市经济圈,只有这样做才能集聚高端人才、高端要素、高端产业,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从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强化工业化基础角度看,中心镇的建设和发展也不能忽视.这是因为目前浙江的工业基础在县域,大量产业集群分布在中心镇上,中心镇是浙江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由于我省小城镇很多,如果基本公共服务的设施布点不能适当集中,难免导致人力物力财力过于分散,提供的服务质量不高.只有以中心镇为依托,进行科学的资源配置,才能达到既方便群众,又保证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目标要求.
空间布局合理化还须关注的一个层面是城市内部布局.这些年城市建成区扩张比较快,但内部布局的科学性被忽视了.一些城市好的区位,土地好卖,就大片大片地建商品房
,就业和居住根本无法匹配,导致上下班时段“钟摆式”交通流量非常大,城市拥堵不堪.这个问题相当突出,也是推进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化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土地利用集约化.强调这个问题,主要因为前些年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这里面有观念、制度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市场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反映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有件事我印象很深.2004年举办香港浙江周时,我率领物流企业老总去参观考察香港机场物流仓储设施,当时香港机场的货运量已居世界第二,但是仓储设施仅占地17公顷,也就是255亩.而占地二三百亩的物流中心在大陆比比皆是.一位义乌的老总实话实说:我们占地多主要是土地便宜,多圈点地,还能升值.像香港那样搞,立体化仓库投资大、成本高,划不来.看来,土地利用要实现集约化,既是急事,又是难事,关键是深化资源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改革.当然,指导城市规划、用地规划的理念调整也很重要,规划不能过于追求大手笔,在人多地少的中国国情,尤其是浙江省情背景下,也许“小的是美好的”.
产业发展高端化.产业发展要遵循一般的规律.一般都是从农业向工业、第三产业逐步演进,演进的过程也伴随着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变.目前浙江总体上已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当然,不同层级的城市有不同的产业定位和取向.像杭州等特大城市,要特别关注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中心镇则应重点关注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包括培育与其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和面向居民生活的服务业,也很重要.总的取向都是要向高级化这个方向发展.
我以为,工业与服务业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工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服务业是提升工业的助推器.纵观世界上大的跨国公司,很多都是制造业起家的,但现在业务主体都是服务业,研发、品牌、销售都控制在手里,制造环节外包了,而制造环节赚取的只是其利润的很小一部分.我省的工业企业也已到了向这种目标迈进的时候.产业发展高端化、制造企业服务化,这是大势所趋.
基础设施现代化.提出这个命题,是希望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千万不要耗巨资去复制已经过时甚至行将淘汰的“古董”.在城市交通规划建设方面,打造立体化交通和综合运输网络,是下一步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很重要的任务.货运要无缝对接,客运要零换乘.比如海陆联运粮食,从麻袋运发展到散粮运,再到集装箱运,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上越来越紧密、便捷.又比如客运零换乘,客人从飞机上下来马上有地铁连接上,地铁到站后又有公交或者公共自行车可转乘,做到这一点出门就非常方便、快捷了.还有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停车设施建设等问题,都已成为当务之急.而“智慧城市”建设,则属于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更高层次的标准和要求.
城市管理精细化.说到城市管理,涉及面就更大了.不管哪个方面,管理比较粗放似乎是通病.举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开车的同志可能会有切身体会.城市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有时候等起来会叫人很闹心,明明一个方向已没有车流通过了,但另一个方向就是不放行,因为各个方向的红绿灯的时间设置是固定的,它不会随车流量的变化而调整.这就人为造成了堵车.如果红绿灯设置智能化了,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另外,在社区管理、物业管理等领域,都有许多精细化文章可以做.只有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做到精细化了,这个城市才称得上是个名副其实的以人为本的城市.
【作者为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