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思想的不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00:13:19

孔孟思想的不同
孔孟思想的不同

孔孟思想的不同
一、人格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激进.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历经磨难,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不仅如此,孔子也善于、肯于向别人请教.“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就是真实的写照.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就像《论语》中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当他发现季子享用天子规格听音乐时,他也会说“士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倾向激进,并强调“格”、“气节”.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如“孟子初到齐国,期望以有病为托词,不亲自来咨询政事,而是派人前来召见他,孟子辞以疾,不去朝见.次日却出吊东郭氏,故意表明自己其实并没有病.齐王派人前来问病,孟仲子一面替他周旋,一面要求孟子不要回家,赶快去朝见,孟子依然不去,坚持非礼之召则不往”.(2)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影响超过了孔子.
  二、仁与仁政
  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体系,仁分为成德之仁和为政之仁两个方面:成德之仁要求个人在爱的基础之上,遵守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实施以忠恕为核心的方法体系以塑造个人的完美人格;为政之仁就是把道德作为政治的基础,以周礼为落脚点,通过正名回复周礼.成德之仁是出发点,为政之仁是目的.成德之仁主张仁的核心精神是“爱”,“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譬如,“颜渊问仁,子曰,仁者爱人”.(3)孔子还主张仁是一个全面的道德规范体系,孝悌在孔子那里,是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是其他道德的出发点和基础.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4)孝悌之外,孔子还提出了许多其他方面的道德规范,表现的最集中最直接的就是恭宽信敏惠这五个方面.除了“仁”之外,孔子还提出了不仁的表现,如:“巧言令色鲜矣仁”、“非其鬼而祭之,谗也”、“道听途说,德之弃也.”等等.(5)另外,在孔子的“仁”的思想中,“忠恕”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原则.“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就是指自己要竭尽全力,不可半途而废,恕,就是自己要移情于他人.“尽己谓之忠,推己谓之恕”(6)孔子的为政之德主要表现为把执政者的个人道德看做为政的起点、执政方式上要求道德的手段、执政效果要符合道德、要求通过“正名”以恢复周礼.
  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他的仁学思想是继承孔子仁学的核心基础之上的,通过鲜艳的“人皆有不忍之心”,得出仁政,要求执政者“保民而王”:贵民是其核心,以德配君和制民之产是对贵民思想的落实.仁政与孔子的思想相比,更加具有制度化和体系化的特征.同时,孟子仁政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当时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危机.仁政思想在君主方面体现为“既然君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的,当无德之人占据此位时,百姓有权变甚至用暴力推翻他,并且否认他们是君主,因为他们无德配此位,并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还将其指斥为独夫民贼.在官员方面,官员的任用要选贤任能,慎重选择,在任用官员之前,必须考察备用官员的品德.在现任官员上,要求他们做到保民,认为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也使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官员为政的最高道德表现.在君臣伦理道德方面上,孔子认为一方面要求君主尊重臣子,即“君使臣以礼”(7),认为君不尊重臣子,臣也不会尊重君,是天经地义的;另一方面,要求臣子忠于国君,即:“臣事君以忠”,就是要求臣子竭诚为君王服务,对君王要责难陈善,补君之过失,既是犯君亦在所不惜.
  综上所述,孔子的“仁”和“仁政”一是政治主张不同,二是二人的思想立足点不同,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就是恢复贵族具有诸多特权的典型的等级制度,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加关注下层社会的百姓.
  三、具体的施政
  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的多.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礼乐”二端,他的礼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乐就是“浴乎沂,风乎舞雩,沐而归”,简单说来就是简政施仁.孔子也赞同发展经济,他很赞同管仲,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孟子则不同,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可诛杀“独夫”,虽多了点杀伐之气,却表现出其朗朗正气;他认为乐也当用来治理国家,“古之乐犹今之乐”,为君者当“与民同乐”,以此来教化百姓.孟子不赞同刑罚,只因战国时期各国刑罚太甚,他认为施刑是“罔民”,他倒赞同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他最赞同的是发展经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夺其时,十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的经济就是“教养”二大端,毕竟“仓廪实而后知礼节”.
  结语:总的来说,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有这么三个方面的差异.但是这不能判别二者优劣,孔子和孟子都是中国儒学文化的代表,在中国都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二者有这些方面的不同,归根结底是所处历史时代不同,孔子处于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但当时周礼余韵犹存,所以孔子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并未完全失望.而孟子处于战国时代诸侯兼并激烈之时,周礼几乎完全崩溃,恢复周礼基本已经不可能.
  但是,这并不代表孔子、孟子没有共同点,从宏观上来说,孔孟之间的联系还是多于区别的,对此我们得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