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应该怎么样发展教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4:51:59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应该怎么样发展教育?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应该怎么样发展教育?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应该怎么样发展教育?
1、 提高当地政府注重教育的意识,建立各地州、市、县教育落后惩罚机制
  当地政府在已经建立了普九办公室,至于执行力是否强硬,还是未知数.从调查中并普九办公室没有从当地居民那里得到认可,很多居民根本不知道其存在.不过这也很有可能是为了迎合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当地政府而做的表面文章或形式.国家和新疆省应该重视这些比较落后的扶贫县的义务教育,一方面给政府官员强迫压力重视教育,让官员评优和升职和当地教育水平挂钩,如果在每年的全省同级州、市、县单位教育水平评优倒数的单位,当地最高位领导可以罚款、降职、撤销等处罚.优秀的单位可以加大拨放教育基金,当地官员可以得到各种精神或物质的奖励,另一方面加强对政府官员的教育意识培训,可以每半年全省教育落后的州、市、县城集中进行培训,参观本省内和内地义务教育先进的单位.
  2、 政府加大对双语教学学校的投资,重点建设扶植几个双语学校,提高双语学校学生的素质,开拓多种就业渠道,提高双语毕业生的就业率.
  在解决该县所有问题之首就是国家和新疆省及该县应该加大对该县的双语教育的投资,重点在每个少数民族占绝大部分的州、市、县建立和扶植几个双语学校,培训一批管理水平高,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在政策和资金上多向这些学校倾斜,对学生教育费用实行全免费制,并且给予家庭困难的双语学生适当的补助.增加双语教学课程设置的科目,丰富教学内容,教学课程内容做到深、精、实用.本省的国企、政府、事业用人单位可以重点青睐双语毕业生,并且设立双语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机构,政府可以向各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双语毕业生.如该县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是自然风光和民族风土人情,政府可以鼓励每年高校毕业的双语学生利用本民族的特有的优势自主创业,在旅游区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团、纪念品店、餐饮、住宿等.
  3、 建立师资培训机构,引进人才.
  该县的义务教育师资力量达到国家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各乡教师文化水平良莠不齐,教学质量不高.政府应该用高薪和优惠条件从内地引进师资时,在该县设立教师培训机构.让刚毕业的高校生,先接受上岗培训,然后再上岗.重点利用当地人才,可以把每年高考落榜但德、智中上等的高中毕业学生,先进行教师培训,然后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后执证上岗,分配到各小学.这样即合理利用了当地人才,提高了人口素质,也每年为该县学校节省高额的外聘教师费用,可以用于学校的其他建设.
  4、 建立省级为主的管理机制.
  2001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由于历史、地域以及经济结构的不同,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使得义务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了紧密的联系,直接导致了地区与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进而导致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2001年开始实施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确保了教师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有利于县城内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均等化,这对于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体制仍然没有改变教育管理机制赖以建立的基础,因为在一个县内,农村经济差异一般不会很大,以县为主的教育差距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由于经济差异与教育差异具有相互依存性,那么这种机制对于一省之内的各地教育依然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经济差异决定的县级财政对城乡教育差距的调节无能为力,对于经济比较落后地区,其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有的达到30%以上,这对地方财政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另一方面,也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弱质性,所以对国家或省的转移支付专项教育款往往会被挪用,这是其根本原因.实际上,在一个省区范围内,乡镇之间的差异一般很大;但在一个县辖区范围内,乡镇之间的差异一般不会很大,因此,县级统筹对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异难以进行有效的调整.另外,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对贫穷县来说带来很大压力,为完成义务教育任务,他们是负债爬坡,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基本完成任务,贫穷地区为国家培养的人才,大都不在贫穷地区服务(该县输出的人才只有1%返回),这种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实际上是国家转嫁负担.为此,为了保证在一个较大范围内的教育均衡化发展,从短期看有必要建立省级主管的教育管理机制.对于西部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经费来源上应该实施中央与省级财政分摊的原则,支持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在农村地区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并对寄宿制学校学生进行生活困难补助.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贫穷落后面貌的长远措施,也是一种对贫穷落后地区培养人才的一种补偿.
  5、 国家加大对西部义务教育的投资,重点建设学校教学的软件和硬件配套设施.
  该县教育困难的根本也就是缺乏教育资金,国家在加大对贫困省、市、县义务教育投资时,应该设立该项资金发放和实用监督机制,把教育资金真正发放到贫困的县、乡学校手里,并监督学校把这笔专项资金全部用在建设学校教学软件和硬件配套设施上,在组建专家评估小组在各学校进行校园建设达标评估.
  6、 加强远程教育,加强和内地学校教学工作的合作
  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近年来,国家直接出台的民族教育政策的侧重点主要在高等教育、对口支援政策、民族语言文字政策以及针对西藏和新疆等区域的民族教育政策等.专门针对整个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政策相对比较少,大部分体现在关于民族教育发展的总体纲要中.“文革”后共召开了三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配合全国教育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
  由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很多分布在偏远的贫困地区,教育条件非常有限、教育资源严重短缺、教师队伍不稳定且基础较差,民族间、性别间教育差距较大.而远程教育由于其自身的优势,突破了传统教育的障碍,对于促进教育的民族间、性别间、区域间的平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远程教育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仅仅有设备是不够的,需要有相应的新政策与之配套,这些政策如教师激励与培训政策、教学评价政策、有利于促进本社区居民共同发展的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制定需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从当地的实际出发,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调查研究,从而形成有利于内源发展的、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体现当地教师和学生主体性的赋权(empowerment)政策.因此,这样的政策研究对于我们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远程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对我国远程教育政策理论的不足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解放前中国的远程教育一般来说还是以中等教育为主,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的远程教育都是以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直到90年代中、后期,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远程教育的工程才开始从技术和操作层面提到议事日程,政府也从这一时期开始更多的从政策层面关注基础教育阶段的远程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远程教育问题,相应的理论研究也逐步丰富起来.
  目前我国县镇以下农村中小学校(含农村小学教学点)53万所,占中小学总数的88%;1.62亿人的在校生数量,占中小学学生总数的81%(《人民日报·海外版》).这些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教学条件、教育资源、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着巨大差异.为把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这些地区,使广大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儿童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远程教育成为最基本的选择之一.
  建立远程教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学校里的电子设备,让闲置的资源充分利用了起来,另一方面提高了教学质量,打开了老师、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新疆是一个教育大省,伊犁州又是一个大市,但是财力有限,2007年一般预算收入才15.67亿元,而巩留县又是伊犁州的扶贫县,经济的落后是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要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民族团结和实现共同富裕,最主要、最根本的途径是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提高他们参与就业竞争能力,良好的义务教育对于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