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论文: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教训和启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3:39:38

写论文: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教训和启示
写论文: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教训和启示

写论文: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教训和启示
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历史启示
  1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靠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才能完成.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斗争,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地主阶级改革派、农民、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站在斗争的第一线.他们代表了当时人民群众的愿望,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表现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和阶级的局限,使他们的斗争成效甚微,都不能使中国摆脱被凌辱的半殖民地的命运,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不能把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的事业引向胜利,历史呼唤新的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
  2 .近代中国各个阶级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方案,但未能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地主阶级改革派是想在保持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技术,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结果失败了;洪秀全作为农民战争的领袖,提出了具有平均主义性质和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救国方案,也很快遭到失败;资产阶级改良派企图运用西方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结果也行不通.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杰出代表孙中山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了三民主义纲领,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第一次实践,是近代中国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成果,但这个方案在短时间内就破产了.
  3 .中国革命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个革命阶级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总是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的.但是由于受到历史条件和阶级地位的局限,他们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一种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中国革命.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是利用宗教来组织和发动农民起义的.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在革命发动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宗教既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也不能正确指导现实斗争.维新派是以西方资产阶级进化论为理论指导进行维新变法的,虽然影响很大,结果还是失败了.孙中山借鉴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理论,提出了三民主义,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但辛亥革命也失败了.可见,在近代中国各个阶级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在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中,一切旧的思想武器都败下阵来,都不能救中国.中国革命的发展,要求有崭新的革命理论来指导.
  另参高中教科书:
  从客观上说,辛亥革命发生于帝国主义时代,而帝国主义是决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使自己失去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1/4的剥削、奴役的对象和市场的.因此,它们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财政等各种手段来破坏、干涉中国革命,扶植并支持它们的代理人袁世凯夺取政权.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齐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从主观方面来说,这场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致使一些汉族旧官僚、旧军官也混入革命的营垒.受当时政治局势的左右和妥协退让思想的支配,革命党人最后甚至还把政权拱手让给了袁世凯.后来,孙中山在回顾辛亥革命的历程并总结有关教训时说过:“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在革命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也曾经联合新军(多数是穿起军装的农民和学生)和会党(以游民和破产农民为主体的秘密结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动员了群众的力量,但在清政府被推翻之后,他们便把群众抛弃了.他们不但不去领导农民进行反封建的斗争,反而指责农民“行为越轨”,并派兵加以镇压.正因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没有被动员起来,这个革命的根基就显得相当单薄.“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①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同盟会内部的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甚至有人主张“革命军起,革命党消”.有的还另建党派,自立山头.孙中山指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非袁氏兵力之强,乃同党人心之涣散”.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正因为如此,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各阶层的探索与主张
  1、地主阶级主张:
  ①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始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未付诸实践,但启迪着后人继续寻求强国救国之道.
  ②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继承发展了抵抗派向西方学习科技的思想并付诸实践.洋务运动虽然是一次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它涉及军事、外交、经济、教育等各方面改革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但由于其没有从根本抛弃封建制度,最终失败.
  ③戊戌变法运动是得到一些开明地主拥护,光绪帝支持的爱国运动,但由于顽固派破坏,最终失败.
  2、农民阶级主张:
  ①太平天国领袖接受了西方基督教的某些教义,创立拜上帝教,企图建立人间天国.他制定《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农业社会主义方案,当然是一种无法实施的空想.
  ②洪仁玕提出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它顺应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也没有实施.
  ③义和团农民阶级提出“扶清灭洋”口号,虽然反映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特别尖锐的现实,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但由于其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处于感性阶段,盲目排外,对清政府的实质认识不深,最终失败.
  3、资产阶级主张:
  ①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的资产阶级早期维护派主张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向西方学习,但他们只是对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缺乏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
  ②维新派要求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西方科学文化以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挽救民族危机,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虽发动百日维新,但最终失败.
  ③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结合中国国情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指导了辛亥革命,取得了重大成果,却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④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民族工业的发展必然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因此,是爱国和进步的.但由于民族工业处在封建压迫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夹缝中,难以发展壮大,因此也是一种空想.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发动了对封建传统思想进行批判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它和为反封建运动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但由于对东西方文化存在全盘否定和肯定的弊端,同时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注定不可能为救国指明正确的出路.
  ⑤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中一批先进的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举起社会主义旗帜,为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农民阶级的探索
  ①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来发动农民群众.
  ②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前者平均分配土地和生产所得,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纲领性文件,但绝对平均的思想不切实际.后者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③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天京事变.
  ④历史意义: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撼动了清政府统治根基;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冲击了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冲击了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⑤失败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根本原因),拜上帝教不科学,未能正确对待儒学,视西方人为“洋兄弟”.
  ⑥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虽然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二、地主阶级的探索
  (1)爱国、开明有识之士的探索
  ①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翻译西方书刊,编成《四洲志》.
  ②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洋务运动
  ①目的:挽救清政府统治危机.
  ②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③口号:“自强、求富”.
  ④举办洋务事业:近代企业(军工、民用);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⑤失败标志: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⑥历史作用:促进了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带来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变.
  ⑦失败原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三、资产阶级的探索
  郑观应等早期的维新思想具有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以及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1)维新派掀起戊戌维新运动
  ①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②宣传活动: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
  ③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实质: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需要与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进行比较.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双方论战涉及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④百日新政:诸如裁汰冗员、提倡廉政、奖励科技发明以及创办京师大学堂(变法失败后被保留下来)等内容,但没有开国会等政治主张.
  ⑤意义:爱国救亡运动、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
  ⑥失败原因: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⑦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是根本行不通的.
  (2)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
  ①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②革命团体:第一个革命团体是兴中会.
  ③政党: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④政治纲领:
  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一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要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
  (孙中山在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新三民主义中增加了反帝内容、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以及节制资本等主张,从而成为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⑤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⑥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⑦失败标志:袁世凯篡权.
  ⑧意义: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社会风俗的变化,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⑨失败原因:资本主义建国方案行不通;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没有坚强的革命政党).
  ⑩辛亥革命失败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相继展开,其中护法运动宣告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四、五四前先进知识分子的探索
  ——新文化运动
  ①开始:新文化运动以创办《青年》杂志开始.
  ②基本口号:民主和科学.
  ③五四之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和文化条件.
  ④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首先,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其次,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但是,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再次,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这种形式主义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⑤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赋予民主与科学以新的含义;反对封建思想产生的制度根源;反封建思想的斗争的立足点,从个性解放扩展到社会解放;反封建的斗争方式,从少数人的思想批判逐步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
  影响:
  由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那么,民主革命的重任必须由更为先进的阶级领导,这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原因.
  无产阶级是阶级社会最先进的阶级,他们有着先进的理论和完整的、彻底的革命要求和革命精神,五四运动是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处在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从阶级阵容看,随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使中国革命开始有了新的领导力量.这表明中国的民主革命开始进入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新阶段,革命的领导权是属于无产阶级还是属于资产阶级,这是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标志.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来看,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已有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他们不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而且还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种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但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而且将把这一革命引向社会主义的前途.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为现实.从此,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此,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重任,真正地实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转变.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原因
  摘要:尽管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后有地主阶级改革派、农民、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斗争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但都没有取得成功.究其原因是什么,本文将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原因.
  关键词: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 失败 原因
  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压迫的时期,进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力图挽救民族危机,进入改变中国面貌的时期.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这风云变幻的80年是中国的旧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独立,为富强,为崛起,曾做次做出努力,但无一例外均以失败而告终.中国旧民主主革命失败的原因在哪?中国何以在经历如此长的时间才能踏一条正确的道路?以下就是我个人一些浅薄的看法.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原因,总体上分为两大类,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环境,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二是缺乏国际政治同盟的有力支持;三是时机不成熟,促使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坚强的领导组织者产生的客观条件不够完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的封建主义因为某些利益的共通点而走在了一起,他们都是剥削阶级,尽可能多地从他人那剥削,掠夺,抢取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尽管在形式上他们稍有不同,但实质上是一样的.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就是为了从中国攫取他们想要的利益,把中国变为他们的商品销售市场,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资本输出场所.一旦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独立,中国富强,他们就要失去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压迫,奴役的对象.于是他们采取种种措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各种手段来阻挠中国革命的胜利.而封建统治者也必然不愿意看见自己的垮台,面对人民起义,他们必然选择镇压.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就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
  中国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处于相互争夺利益或是对外殖民扩张中,他们是侵略中国者,不可能形成帮助中国的同盟.而亚非拉,美洲他们也和中国一样是受压者,有些甚至比中国受压迫受奴役更深,已经沦为殖民地,他们自身国内的问题都很难解决,没有过多的余力来帮助中国.而且此时这些受压迫受剥削的民族政治觉悟还不高,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指引他们走到一起,形成政治同盟.尽管在19世纪中期产生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这些运动在进行时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打击与削弱有助于其他被侵略国家的斗争,但是他们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同盟来共同应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时机不成熟,主要是指促使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许多必要因素不存在或是不够成熟.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到促使一个较为先进的阶级(指无产阶级)发展壮大到一定阶段,时代背景还不够使一种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应用.因为时机不成熟,缺乏一面鲜明正确的旗帜,缺乏一个坚强的组织带领中国走一条正确的道路.
  主观原因主要由五个:一是领导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二是缺乏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三是领导阶级未能有科学的思想作为指导,四是未能发动起广大人民群众,五是不能辩证看待东西方之间的关系.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阶级主要有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以及地主阶级(洋务运动时的洋务派).农民阶级是小生产力的代表,不是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在定都天京建立政权后,领导者的腐朽思想滋长,任人唯亲,滥封王位,贪赃枉法,结党营私,强取豪夺,鱼肉百姓,内讧分裂.天京事变后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革命性和妥协性.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依赖性,他们不敢不愿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而对于洋务派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他们进行洋务运动,主要是为了挽救清朝的统治危机,镇压农民起义,加强海防,边防,增强实力,而不是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态.此时,这一阶级已属于腐朽没落的阶级.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标志着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
  在一定程度上,领导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也决定了他们不能明确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中国要独立自主,繁荣富强这两个历史任务,首先必须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帝反封建.反帝,反封建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天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反清朝统治,但是却不够重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而对于义和团运动,我们从他们提出的“扶清灭洋”的口号中就可以指导他们政治纲领的不彻底性.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由于其与外国资产阶级千丝万缕打的联系也决定其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政治纲领.缺乏明确的反帝反封的政治纲领,人们的行动方向就会不够准确,反抗斗争就会不够彻底,影响着人们的斗争是否可以取得胜利.
  另外指导思想在一场革命,一场运动中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指引着人们的行为方向.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符合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但是不符合时代的潮流,是不科学的.而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三民主义,因为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帝的要求,也是不够科学的.不够科学,不够理想的社会意识,指引的社会活动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旧民主主义就是在不科学的意识指引下失败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变革者,是社会实践者,人民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然而,不幸的是,在旧民主主义中,很少有阶层注意到,或是利用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发动人民群众共同挽救民族危机.像资产阶级,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不敢不愿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甚至在辛亥革命后期指责农民“行为越轨”,并派兵加以镇压.没有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被动员起来,这个革命的根基就显得相当的薄弱.“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很多阶层都注意学习西方,但是他们却不能正确地取之,用之,使之适用中国的具体实际.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单纯引进西方的器物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而中国亟需的就是政治制度的彻底变革.资产阶级改良派要求学习日本的君主立宪,但是这样的拿来主义却不适用于中国,中国的资本主义没有日本发达,中国的封建势力却要强于日本,保留君主制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所以说,要救国,就得有一个先进的阶级来领导,并且得在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在科学的思想指导下进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懂得如何从外界取之并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