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郊区化为什么城市总人口会增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20:39:34

城市郊区化为什么城市总人口会增加
城市郊区化为什么城市总人口会增加

城市郊区化为什么城市总人口会增加
城市郊区化,即郊区化(suburbanization),就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
  根据国外大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现实来看,其郊区化发展是城市工业大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市民环境意识增强等综合因素的结果.一般而言,国外大城市郊区化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主要过程.首先是人口居住郊区化——“卧城”发展阶段.西方国家工业化后期出现了“大城市病”,导致了一些富有阶层迁往郊区居住,他们白天到市中心区上班,晚上回郊区休息居住,这种郊区特有的居住功能被形象地称之为“卧城”,这是大城市郊区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次是工商业郊区化——半独立卫星城阶段.这是20世纪中叶,郊区提供大面积廉价的土地供迁出企业扩建或新建以及灵活、快速、安全的汽车运输迅速发展的结果.随着中心市区那些难以承受高昂地价和环境成本的工厂企业的外迁,促使与它们有联系的小厂也跟着外迁,从而掀起了工业郊区化浪潮.紧随其后的是市中心商业以超级市场或购物中心的形式向郊区和居民地带延伸其服务范围.随着中心城区工商业的郊区化,郊区“卧城”的规模、功能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郊区逐渐成为中产阶级工作、生活和居住的重要场所,但与中心城区仍具有紧密的联系和依赖关系.所以,原来功能比较单一的“卧城”开始演变为半独立性的卫星城镇.最后是服务业和办公场所郊区化——边缘城市阶段.这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零售、旅馆、科技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性行业大规模向郊区扩张,交通通讯和网络技术超速发展以及高级住宅和办公楼郊区化发展的结果.半独立性的郊区卫星城镇高度产业化,城市功能多元化趋势明显增强,逐步演变成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边缘城市”,成为城市扩散进程中新的集聚中心和边缘经济增长极,双向吸纳着中心城区和农村居民来此就业居住.这一阶段属于城市郊区化的成熟阶段.
  城市郊区化,村镇、开发区、工矿企业与城市、城乡相融连成一片,几乎是城区、郊区紧紧相连、不分彼此了.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城市郊区化所产生和带来的积极作用是极为相似的.其一、城市郊区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城市中心区的人口过度集中、住宅紧张和交通拥挤状况,改善了城市工作条件,促进了人地关系的进一步和谐;其二、注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通过制定和实施完善的区域规划,促使城市产业、部门在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协调布局,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在生产、流通、生活、消费等领域的整体功能;其三、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质量.
  然而,城市郊区化建设并不符合我国的国情,这种追求规模不断向周边地区蔓延发展的城市化建设道路,若任其发展下去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系列“城市病”,最终使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的城市化建设遇到阻碍而停止不前.这种“城市病”在我国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其主要表现为:1、布局分散、城市整体规划相对落后.在城乡结合部位(处于城市和农村的交叉地带),规划与管理出现“被遗忘的角落”和“真空”.2、占地过多,土地利用矛盾突出.3、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和落后.4、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不能得到良好保护.5、城市建设中的人文问题严重.在大规模的城市郊区化历程中,伴随着大量工业园区的向外迁移及大量城市居民楼房的兴建,每年都要建设新的公路或城市基础设施来满足城市扩张的需要.在政府强制或通过市场力量的安排下,许多农民失去了农田和家园.政府给的补贴可能杯水车薪,再加上可能存在的层层克扣,真正到农民手中的根本不够农民迁移到另一地方的费用.许多农民由此陷入了贫穷的境地,有的甚至沦为乞丐游荡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而这一切有悖于城市决策者的初衷.这种由于城市蔓延带来的人文问题在许多大中小城市十分严重,成为城市有关管理部门的心头之痛.(当然,城市郊区化给我国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不只以上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