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22课古文二则孙权劝学,祖逖北伐给我们的启示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21:09:12

读22课古文二则孙权劝学,祖逖北伐给我们的启示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读22课古文二则孙权劝学,祖逖北伐给我们的启示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祖逖北伐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读22课古文二则孙权劝学,祖逖北伐给我们的启示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词语解释
1、初:当初,当时.
2、权:指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3、谓:对.说.
4、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你.
5、今:现在.
6、涂,通“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
7、辞:推辞.
8、务:事务.
9、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0、治经:研究经书.经:指《易》《诗》《书》《春秋》《礼》等书.
11、博士:古代学官名.
12、涉猎:泛览,粗略的读.
13、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
14、乃:于是,就.
15、及:到了…的时候.
16、过:到.
17、及:等到
18、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19、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20、非复:不再是
21、更:重新
2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刮目,擦擦眼睛
23、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4、见事:认清事物.见:认识、认清.
25、但:只,仅
26、孰若:哪个像
27、谓:对……说
28、就:从事
29、遂:于是,就
30、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
31、何:为什么
32、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曾经杀掉关羽
33、耳:通“尔”,语气词,罢了
34、吴下:指吴国,现在江苏苏州
35、何:为什么
36、乃:于是,就
37、始:开始
38、与:和
39、论:讨论
40、议:议事
41、大:非常,十分
42、惊:惊奇
43、今:现在
44、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
45、复:再
46、即:就
47、何:为什么
48、拜:拜见
49、遂:于是,就
50、就:靠近
51、待:等待
通假字
卿今当涂掌事 涂:通“途”,道路.
邪(yé):通“耶”,语气词,表反问
一词多义
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
当涂掌事(动词:正)
见: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
博士:古,当时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一种学位
往事:古:指历史.今:过去的事
及:等到.时候
大:很,非常
岂:难道
就:本意靠进,此为去做
士:人物的通称
本文第一个见:了解
第二个见:认清事物
过:到,经过
但:【但当涉猎】 古:只
今: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编辑本段]三、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很多事务来推辞孙权的劝说.孙权说:“又不是想让你成为很有学问的学者,只不过应当广泛阅览,了解过去的历史.你说军中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忙)?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自己有很多收益.”于是吕蒙开始读书.
等到鲁肃到寻阳,跟吕蒙议论事情,大吃一惊说:“你现在是才干谋略,不再是过去的吕蒙啊!”吕蒙说:“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就更加另眼相看,长兄看到事物的变化怎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告别.
1.本文是怎样以对话表现人物的?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从另一方面,我们有不难看出一点——为什么在吕蒙“非复吴下阿蒙”的时候,鲁肃才和吕蒙“结友”,这里面难道没有一层社会原因吗?当吕蒙有了才华,有了见识,鲁肃看出来,这人,以后肯定有大作为,现在何不早早交友,以后大家相互之间有个照应.看来,一个人有没有很多朋友,你有没有“利用价值”还是很重要的!

3、练习说明
一、仔细阅读课文,想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设题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二、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表示的语气.
设题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几个语气词所表示的语气.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有重要的表情达意作用,并且数量多,用法灵活,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积累.文言语气词的用法,要通过朗读来体会.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4.“大惊”一词从侧面反映了什么?
“大惊”一词侧面反映了“怎样学”的问题..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6) 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7) 做...

全部展开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6) 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7) 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这是孙权劝学的
统治者的支持力度不大。 做艰苦的努力,精心准备。 遇到困难挫折时,应冷静地审时度势,寻找有利条件,坚韧不拔。
这是祖逖北伐的

收起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6)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

全部展开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6)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7)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8)劝人要讲究策略。  
 9)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10)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11)与《伤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