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过泰山侧妇女哭的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16:49:21

孔子过泰山侧妇女哭的是什么
孔子过泰山侧妇女哭的是什么

孔子过泰山侧妇女哭的是什么
孔子和弟子路过泰山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妇女的故事.当地虎患严重,可就是因为没有苛刻的暴政,所以她和亲人宁愿一直住在这里,以至于后来竟有多人被老虎咬死,只剩下她一人对着坟墓哭泣.全文以叙事来说理,深刻揭露了封建暴政对人民的残害.后来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苛政猛于虎”的成语,意思就是反动统治者的暴政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

原文: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出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

全部展开

原文: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出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像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现在我儿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儿呢?”妇女回答说:“这儿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弟子们记着,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可怕!”
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苛政”与“猛虎”的绝妙对比,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本性,对封建暴政的鞭挞入木三分。祖孙三代命丧虎口,令人悲悯。但可悲的不在于老虎吃人,而在于以身饲虎却难舍其地。那悲凄老妇的一席话,那一条条离去的鲜活生命,是对当政者,尤其是昏庸残暴者的血泪控诉。孔子提出“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孟子提出施“仁政”,“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也”(《孟子·梁惠王下》)。表达的都是儒家的政治主张。这则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苛政猛于虎”的道理,发人深省。

收起

苛政猛于虎也!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
“夫子曰:‘何为不去也?’
曰:‘无苛 政。’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典故: 指苛刻的赋税比老虎还要可怕。

哭的是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中,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成语:苛政猛于虎
释义:反动统治者的苛刻统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苛政,指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统治,包括政令、赋税等。 语出:《礼记·檀弓下》。 用法:一般作宾语、谓语。结构:主谓式。 例句:在漫长的封建年代里,每朝每代都是苛政猛于虎。[1]
编辑本段文学作品:《苛政猛于虎》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苛政猛于虎 创作年代:战国...

全部展开

成语:苛政猛于虎
释义:反动统治者的苛刻统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苛政,指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统治,包括政令、赋税等。 语出:《礼记·檀弓下》。 用法:一般作宾语、谓语。结构:主谓式。 例句:在漫长的封建年代里,每朝每代都是苛政猛于虎。[1]
编辑本段文学作品:《苛政猛于虎》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苛政猛于虎 创作年代:战国时期 作者:无名氏 作品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1),使子路问之曰(2):“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3)。”而曰(4):“然(5)!昔者吾舅死于虎(6),吾夫又死焉(7),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8)?”曰:“无苛政(9)。”夫子曰:“小子识之(10),苛政猛于虎也!”(出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2]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1)式:同“轼”,车前的伏手板,这里用作动词。 (2)子路(前542——前480):孔子弟子,鲁国卞(今山东省泗水县)人,仲氏,名由,一字季路。 孔子画像
[3](3)壹:真是,实在。(4)而:乃。 (5)然:是这样的。 (6)舅:指公公。古以舅姑称公婆。 (7)焉:于此,在此。 (8)去:离开。 (9)苛政:包括苛烦的政令,繁重的赋役等。 (10)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识(zhì):记住。[2] 作品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像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现在我儿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儿呢?”回答说:“这儿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弟子们记着,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可怕!”[2]
作品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苛政”与“猛虎”的绝妙对比,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本性,对封建暴政的鞭挞入木三分。[4]祖孙三代命丧虎口,令人悲悯。但可悲的不在于老虎吃人,而在于以身饲虎却难舍其地。那悲凄老妇的一席话,那一条条离去的鲜活生命,是对当政者,尤其是昏庸残暴者的血泪控诉。[5] 孔子提出“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孟子提出施“仁政”,“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也”(《孟子·梁惠王下》)。表达的都是儒家的政治主张。这则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苛政猛于虎”的道理,发人深省。[2]
相关简介
这篇文章出自《礼记》。《汉书·艺文志》著录《礼记》有一百三十一篇,班固自注说:“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到汉代,戴德传《礼记》八十五篇,称《大戴礼》,今佚存四十篇。戴圣传《礼记》四十九篇,称《小戴礼》,即《礼记》。所以《礼记》的作者,最初应是孔子的弟子及后学者,经世代相传授,至汉代时戴圣始成书。戴圣,梁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南)人,汉宣帝时做过博士(掌古今史事待问和书籍典守的官)、九江太守,为汉初鲁人高堂生的五传弟子,师承后仓,又传《礼记》于桥仁、杨荣。[6]

收起

苛政猛于虎

眼睛里进沙子了

因虎患而死的亲人啊
苛政猛于虎

舅 夫 子

苛政猛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