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彼岸25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8 15:46:54 体裁作文
彼岸250字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彼岸250字作文

  我流浪滞彼岸,眼眸融进尔的眼神。尔飘逸长发挥洒空中,令己坚毅目光停留于尔眼眶。希望尔知我意,懂我心。你挽我手,喜笑颜开,刹那,如沐春风。
  不再留恋过去的失意,我立于彼岸。顷刻你叮嘱的话语闪在己耳边。祈尔一路安,一生顺。我拭泪,凝望湖面尔似乎温馨的笑容冥想,熠熠生辉的群星照耀己形单影只的孤独。
  偶遇,尔于彼岸那畔,己于这畔。纵使尔无意行进陌路。我提灯,为之送行,请准许,己不离不弃。寒窗外,一剪梅,尔身影渐行渐远,我依偎在枯树下,任容凄凉白雪刺痛脸颊。尔回头,无人于那畔。妄尔谨记,己曾彷徨于彼岸。今生无缘,来生再聚。灯灭,花落,人未留。

    一年级:呵呵呵你猜

游到理想作文彼岸论文

游到理想的作文彼岸

【内容摘要】

在考前冲刺训练中,中考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为语文教师就要从方法技巧上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提高语文作文水平,对学生进行针对地强化练习,力求在某些点上有所突破,努力使长处变得更长,避免短处。从而写出最满意的中考作文。

【关键词】学生;作文;练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正文】

中考语文试卷当中,作文是关键的一项。虽然写作文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但是在短期内快速提高作文水平也是可以做到的。为了使判卷老师留下欣赏的目光,为了让作文少一些瑕疵,少一些遗憾,在最后冲刺阶段强调以下指导。

无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在最后阶段的冲刺训练当中,就给学生出示作文标准,即有哪些规矩,要求学生熟知。

一.是作文10项基本要求,即(1)文体要符合要求,联系生活实际;(2)中心要明确;(3)内容要具体,事要典型;(4)条理清楚,结构完整;(5)语言通顺、简洁;(6)表达方式恰当;(7)尽量不出现错别字和病句;(8)标点符号要正确;(9)格式正确;(10)书写端正、文面整洁。(这10项内容印发给学生,供其长期使用。)

二.作文三部曲要求

a列提纲。写作前先给文章搭个架子,把审题、立意、构思中落实下来的东西用文字条列出来。所以说,编写提纲的过程实际就是清理思路、安排材料,组织结构的过程。

b.行文。行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语言表达

一篇文章有了明确的中心和合理的思路之后,最终的成败要取决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不论哪一种文体,语言的准确和简洁都是必须要做到的。

2.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3.书写清楚工整,不写错别字。书写的工整规范不是一日之功,应当在平时严格要求、自觉训练。

c要修改文章

修改文章,原则上应从思想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进行,修改的一个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默读”。逐字逐句读下去,发现问题随时修改。边看边改——①改错字。②改病句。③补漏洞,如没有交代清楚的地方要做补充交代,没点题的地方要点题,该议论而没议论的地方也要补上。④润色。该形容而没有形容,该限制而没有限制,该强调而没有强调的地方都要适当加以修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许多学生不会写作文是因为脑子里没有写作的素材。学生的作文要在短时间内得到大的提高,不仅需要解决作文表达技巧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快速积累写作

的素材。所以,我要求同学每天读至少二篇优秀文章,每周写至少一篇作文、一篇日记,并且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联系生活实际。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咬着笔头写出来的文章是干巴无味的。所以在最后阶段要求学生:留心听;留意看;多感悟;尽量记忆好的句子、文段、写作的素材。要求学生带着挑剔、欣赏的眼光阅读精彩的文段、文章,汲取自己可以借鉴的地方。指导学生借鉴立意、结构、语言、选材等。从阅读和生活中尽可能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增加积累、深入体验,才可能做到临场发挥“左右逢源”、“为我所用”。储存一些“浪花”,为汇人江河做准备。

天生其才必有用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唤醒学生写作的自信。每篇习作,都是学生辛勤劳动的结果,我主要通过学生的“范文”激发学生的写作的天性,激发他们创造的萌动和热情。因为每周都有作文课,所以我在评改作文的时候,每次都挑选出十篇以上学生的作文,(写作特别好的同学的文章印出来大家一起欣赏他写作的构思、结构、选材等,平时写作一般的同学则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一起与学生评价其好的和不足的地方。)树立典型,增强学生写作文的自信心。学生的作文中不乏文质兼美的佳作,我常常按其不同的水平层次精心选择各类例文,打印出来发给全体学生阅读、评判、体味。在作文的批改讲评中,多从正面去肯定和鼓励,哪怕是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发现他们作文中的一个亮点,我都会及时地予以肯定、称许。这样,不管是作文好的学生抑是作文

较差的学生,都有机会看见自己的文章被打印出来或得到老师的赞赏,他们就会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感到极大的满足与自信。有时赏析他们写得好的句子,有时赏析他们使用得准确的词语,有时赏析他们写得好的题目,有时赏析他们写得好的开头或结尾,有时赏析他们有价值的创意,对于作文不好的学生表扬他的写作态度??也许是小小的优点也以鼓励为主,当然也委婉地指出学生作文中要特别注意的一两个问题(一次只说一两个),而且评改完后对学生提出下次的要求,学生往往能够认真的对待下次作文。让每个学生都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意识。

用我之手,表我之口,抒我真情

任何一种文体的作文,都要从文章的结构、语言、内容三大快下手去写。整体来说:内容要求切题,中心突出、具体、充实;语言行文流畅、生动、准确;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这些整体的要求往往只是能写出一篇普通的作文,为了中考作文出彩,还要注意几个“一”。

一个吸引眼球的题目:“题好一半文”,一个精炼又吸引人的题目,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内容的集中体现。

一个精练的“豹头”:新颖、别致的开篇往往是吸引判卷老师的一个亮点。

一个美妙、让人寻味的“凤尾”:结尾像是乐曲结束时的音符,越是精彩、有特色就越回味无穷,越是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一个饱满的“猪肚”,文章的精华之所在,一定要将写作的材料安

排好,写作要有条理性。

一个明确的主题:在具体的写作行文中时刻要明确作文的主题。一个精彩的构思:将文章进行巧妙的组装,给文章镶嵌“生动的眼睛”。

一个整洁的卷面:试想谁愿意读一篇“龙飞凤舞”的潦草字迹的作文?同时包括正确的行文格式、标点。

我想:作文的技巧、方法不是只言片语就能练习明白的,但是如果准备工作和细节作的精巧一些,也会使作文生色不少的。总之勤学以储宝,多练出美文。每一位同学在写作上都有自己的长处,在考前冲刺训练中,只要更加注意发现并发扬自己的写作长处,就能挖掘出自己更大的潜能,扬起自信的风帆,在中考中就一定能游到理想的作文彼岸。

2013高三作文素材:彼岸

彼岸

有一次我从旧金山到北京,搭乘的是“全日空”飞机。坐上从日本飞往北京的飞机,是晚上六点多。我注意到邻座是个中国小伙子,二十四五岁,有着大洋岛人的深色皮肤,非常瘦,也非常结实。

坐下十多分钟后,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叠破烂的机票,被订书针钉在一块儿。

他问我:“从北京到长沙的飞机应该怎样换乘?”

我反问他:“这么多机票都是谁的?”

都是他一个人的。

为什么有好几张机票呢?

因为从他打渔的那个岛飞到日本,就得转换好几次飞机。

我仔细看了一番这些被揉搓得接近稀烂的机票,大概看出他曲折的航程:

两个。

“哪里去了?”我很蠢地问道。

“给浪冲到海里去了。”他还是平平淡淡,只是稍微低了个调。

葬身大洋的两个人是他的乡亲,和他一块儿被招募,一块儿在表格上签了名,立了三年契约的同伴。他最不能释怀的是,在船就要倾翻时,他听到了那个中年同伴的叫声。当时四面都是振聋发聩的风声浪声,他怀疑自己听错了,因此没去救他。后来他一再回想,觉得那是幺叔的呼救——他管那个比他大十多岁、处处做他长辈的人叫幺叔。

就是那样的三年。

至于打渔之外的日子,怎么过呢?

他豪气地一笑,说他偶然也会挥霍一下,到小馆子里,喝啤酒。那里有中国馆子、中国食品店、中国发廊。

我听了他的故事,觉得同胞压榨同胞是这故事中最黑暗的一部分。冒生命危险,背井离乡地出海打渔,九百块美金已经少得可怜,还要被层层盘剥,那部分忍心对同胞下手的人,以宣扬同胞的劳动力不值钱、时间不值钱、生命不值钱为自豪,动不动还会慷慨地说:“中国有的是人!”

飞机降落前,我问他,这一点儿性命换来的钱,是不是能在他回乡的新生活中派上用场。

他几乎得意地回答我:“这笔钱够买一台小型农机了。”以后他只需要出租农机,就可以勉强为生,不需要像其他村邻那样四季在田里出苦力。

“农机旧了,坏了呢?”

“那可以再想办法出国打渔。”

“难道不怕被海浪卷走吗?”

“不怕!”

北京机场里,我送他到转机处,就和他道别了。算了算,他从那个小岛乘船到索莫娃,一直到北京,共有四五天在路上,没有睡过觉,但他精神好极了。苦海中三年,终于登岸的那种幸运感亮在他眼中。

我的同胞,只需那么一点儿,就能让他高兴,让他感到他比别人幸运。作为生还者,他似乎负载了那个未生还幺叔的幸运。然而,我世世代代的同胞们,就连让他们感到幸运的那一点点,都常常得不到。

(选自《严歌苓散文选》)

2008年湖南省高考满分作文:彼岸花

2008年湖南省高考满分作文:彼岸花

许多人说,距离产生美。

某80后作家说,一切事物都要隔层玻璃才好看。

成人童话家说,产生崇拜的前提是距离。

古人形容美人美态,说美人隔花端。

距离,是何神物?有着这般神效?隔着时间或者空间的河流,为何我看见的彼岸是姹紫嫣红,是火树银花,是曼妙芳华?

我想说,或许距离是那盏神灯,或是那句芝麻开门,开启了许多童话和美好。

这种美好,古今皆有,像《诗经》中的《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姣好女子立于沙洲,就是那一方无情水隔断了你侬我侬,留住了诗情画意,摒却了没有距离的遗憾。古时的山水泼墨画,均会留出一些空白,或者拉远视界与山水的距离,使人感到山也朦胧,水亦空奇,看到的是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也许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山或许遭人樵采,已经满目疮痍;水或许已经枯涸,剩一摊烂泥,不管如何,留给我们的,是距离带来的清、寂、和、静。

人与人交往,有距离会更美好。席慕容说,友谊像花香,还是淡一点才好,越淡才会越持久,越淡才会使人更留恋。这正应了一句古话:君子之交淡如水,双方隔得远一点,才看不到那些本可以忽略不计的瑕疵,像那个豪猪取暖的哲理故事里,只有留出恰当的距离,才能既取得暖又不伤害对方。

我很喜欢苏轼的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超然且有出世的氛围。我理想的人生像我朋友写给我的一封信里的一句:在入世中做着出世的梦。融入世事但要超越世俗,或许过的是吃饭、写信、学习、聊天的平淡生活,但会用一段刚刚好的距离划出一条心河,在此岸做着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的美梦。彼岸的春色正浓,我们去看陌上花开。

2009青岛五月模拟考试作文(此岸与彼岸)分析

2009青岛五月模拟考试作文(此岸与彼岸)分析

请 以“此岸与彼岸”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此题的构思行文应遵循“实题虚写”的原则。

“实题”若一味求“实”,直接而又具体地写,就会流于呆板,过于平面化,既不能“精骛八极,神驰千仞”地驰骋联想和想象,又不能写出有深度地思想和见解,使文章意蕴表面化。“实题”要“虚”写。“实题虚写”,即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分析诠释,拓展升华,将具体的事物转化为虚指的现实意义,让读者感悟或领悟你对题目的独到见解和思想。方法:

一、立足本意,把握特点,理解其基本含义。二、立足现实,联想拓展,赋予其现实意义。

从“此岸”与“彼岸”的特点入手,快速定位,找出它的比喻义和象征的人生哲理。

“此岸”即“江、河、湖、海”的这一边,比喻现在拥有的人生境界。“彼岸”指“江、河、湖、海”的那一边,比喻所向往的人生境界。“此岸”“彼岸”代表着两种人生观:①脚踏实地,立足现实。②追逐梦想,追求理想境界。

据此可立意为:①“此岸”尽管平凡甚或黯淡,却是现实的,实在的,人生的追求应立足实际,不能一心沉湎于对“彼岸”的梦幻之中。②“彼岸”虽然遥不可及,却是“美好的”“另人向往的”,人不应被平淡琐屑的生活所累,而应志向远大,目标高远,执着地追求人生的“彼岸”。③兼顾两方,取其所长。心向彼岸,立足此岸,铸就精彩人生。④批判或感叹一种“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生心态:人生站在“此岸”却心系“彼岸”,到达后却发现一心所向的“彼岸”不过如此,最适合自己的还是以往的“此岸”。

还可以依据“此岸”与“彼岸”矛盾对立的特点,联系实际,合理想象,赋予“此岸”“彼岸”新的现实意义。

“此岸”是充满问题和矛盾的现实世界,彼岸则是和谐共处、其乐融融的理想乐土。有志之士应慷慨有为,拯救社会,心系民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进一份责,出一份力。

“此岸”是平凡而普通的现实生活,彼岸则代表着金钱与物欲的人生享乐。一个人应该,淡泊名利,远离“彼岸”的诱惑,保持高洁的节操。

“此岸”代表着充实忙碌的学习生活,“彼岸”代表光怪陆离的虚拟的网络世界。青少年要远离网络的诱惑,在充实忙碌的学习中增长才干,储备人生。

“此岸”代表着真实而有个性的我的生活(富裕文明的强势群体),“彼岸”代表着同样

精彩而有意义的他人世界(贫穷落后的弱势民众——农民工、留守儿童、智障儿童等)。人与人之间要多沟通,多交流,(多关爱)在“此岸”与“彼岸”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此岸”代表着生命的现实生活,“彼岸”代表着逝去的死亡世界。主题是抒发对死去的亲人(先烈)(汶川大地震中逝去的国人或烈士)的思念哀悼之情。

“此岸”代表着祖国大陆,“彼岸”代表着宝岛台湾。主题是抒发加强交流,早日统一的爱国之情。

“此岸”代表着已知世界,“彼岸”代表着未知的领域。主题是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保持敬畏)的科学精神。

……

此岸与彼岸的风景

王紫坤

仲夏的傍晚,我与伙伴漫步在河边林阴处,婆裟的树影在晚霞的照耀下更显神秘。

这是一条活水,在河的南岸可以依稀见到几簇已经绽放的花朵;郁郁葱葱的树木,如锦如缎的油菜花;若隐若现的房屋升起的袅袅炊烟,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生机盎然的美妙画卷,让我心驰神往。

于是,我与同伴牵手走进了那香格里拉般韵味的南岸。越过河滩上几块堆砌的乱石,开始的神秘幽静逐渐显现在眼前。白杨开始清晰了,房屋、菜地也成了近景,也许是太阳吝啬光芒吧,花儿看上去不是那样的娇人,小草也没有了先前的碧绿,几条石凳好象也年久失修。却是僻静,但也荒凉。眼前突显的差距顿时令人有些失落。

站在南岸,回望北岸,映入眼帘的是青翠茂密的竹林,错落有致的花树,迎风而舞的垂柳,造型优雅的凉亭,一应俱全的健身器材,或休憩或锻炼或拉曲唱戏或聊天谈笑的人们,一片祥和温馨。

这时我不禁感慨,难道是眼睛的虚伪蒙蔽了我的心灵?原来自己置身的世界竟是一片繁华似锦的世外桃源。走在回来的路上,此岸、彼岸的风景交错浮现在脑海,其实,生活何尝不是跟看风景一样呢?我总不满足于现实的生活状况,总想追求另外一种生活,但得到了就不觉得有原来想像的那么美好了。于是一颗心就会在追求———失望,再追求———再失望中变得躁动不安、疲惫不堪。这样的事情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为什么现实总和想像的不一样?今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现实就是此岸的风景,因置身其中、习以为常而忽略了它的美丽;想像中的生活如同彼岸的风景,因有距离而变得神秘,令人向往。当它一旦成为现实,

就又变成了此岸的风景,你就会再向往另一个彼岸,而当你某一天回望你经过的所有此岸时,你会蓦然发现它们的美丽,你会因当初忽略它的美丽而后悔莫及。

一个看似平常的道理,往往要经历许多事情后才能忽然领悟。其实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把握现在,享受现实中所有的幸福,生活就会变得充实而美好。

此岸与彼岸

天籁张

山,还是那座山;河,也还是那条河。山依然纹丝不动的矗立在那里,河也依然在昼夜不息地呼啸着、流淌着。

山下,河边,一老一少站在那里,虽然他们的目光都在望着河的彼岸,但是他们的心境、心情以及心中所想所思却截然不同。

少年望着彼岸,心想:我一定要游到那边去,他不想老死在这边,他觉得他所梦想的,都在河的彼岸。

老者望着彼岸,缤纷酸楚的思绪随着哗哗的水声流向40年前——河那边,一个男孩独自在河边望着对岸——就是他们现在的这边。

男孩专注入神,思想的翅膀早已飞向彼岸:那边有什么呢?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疑问、幻想、新地方使男孩无比神往,因为男孩厌倦了他生活着的熟悉的老地方。

然而,湍急的河流在昼夜不息地呼啸着、流淌着。

老辈的人们见他老是在河边呆呆地望着那边,都说他、劝他、安慰他:不要想入非非了,那边和这边没有什么两样,还是面对现实好好在这边生活吧!

可是,男孩心想:我一定要游到那边去,他不想老死在这边,他觉得他所梦想的,都在河的彼岸。

在一个月高星稀的宁静的夜晚,男孩抑制不住那边给他的诱惑,终于鼓足了勇气,不顾被湍急的河水吞噬生命的危险,悄悄地融入了河中。

男孩奋力地向那边——他心中美好的彼岸游过去,心底里充满着热情无比的喜悦和快乐。可是,河面很宽,他游啊,游啊!游得筋疲力尽时,他才发现:原来彼岸是那么的遥远,是那么的高不可攀,需要付出莫大的代价啊!而自己又是那么的微緲弱小??

他游啊,游啊!河心的水流更急,浪花更大,他已经基本上耗尽了再去挣扎和拼博的力气了,只好听天由命地随波逐流,这时他才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事情都没有生命重要。

然而,他的神志早已被飞溅的浪花摩挲得昏昏沉沉了。这时的他,已经失去了左右自己

的能力。他左右不了自己。

潜意识合着水的混浊与苦涩告诉他:他会和无数的前辈一样,葬身在这通往彼岸的无情的河流之中了??

当他醒来时,他几乎不敢相信,他被河水流漂到了梦想的彼岸,他欢呼、雀跃,他走遍了所有的地方后,他才发现:其实,这边和那边,不,应该是原来那边的这边和那边,并没有什么不同。他并没有找到幸福和快乐。

于是,他安心地住了下来,娶妻生子,过起了平凡的日子。

这边也有烦恼和忧愁,这边也有快乐和满足,这边和那边,其实都一样。

蓦然回首,只有当时果断地下水的那一刻,他才是最惬意、最快乐、最幸福的,但那只是刹那间的一种感觉罢了。

渐渐地,随着岁月地不断流失,他的梦想、他的奢望都与河水一起流得很远、很远,再也找不回来了。

从此,他从这边再回到那边的念头与河水融在了一起,沉入了他那仿佛河床一样的心底。他就这样年复一年平凡地生活着,一个又一个的春夏秋冬,在他迷惘的眼神里,也一个又一个地被一去不回头的河水带走了。

虽然他并没有感觉到如是这样地生活着有什么不好,但他至少没有后悔,没有遗憾。因为他曾经快乐过、幸福过,哪怕是当初入水的一刹那??

“那边好吗?爷爷。”少年稚嫩地喊道。

“??那边?”老者的思绪忽然被少年的喊声扯了回来,他有些语无伦次:“??那边,这边??”

“爷爷,那边一定很美吧!”

“??啊,是的。”老者在孙子身上看到了他当年在那边呆呆地望着这边的影子,便脱口说道:“彼岸是美好的。彼岸是令人向往的啊!”

生命的此岸与彼岸

林文钦

十三年前,没有任何预兆,祖父永远合上了眼睛。他躺在床上,跟往常一样,只是古铜色的脸显出更多的安祥。一溜轻盈的风拂过素被面,像浅浅的呼吸。

我静立着,睁大着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我的头晕晕的,似乎要把现实幻化成一场梦境,让所有的一切在醒来之后成过眼的云烟,回归往日的平淡祥和。

多想听到祖父对我这个小孙子的最后叮咛。可是,怎么才能将逝去的人唤回?我甚至也

巴望着能到达另一个世界,可以再听到祖父的笑声,可以和他拉些家常,不让他寂寞。

曾几何时,祖父的耕作生涯造就了了他的乐观豁达,使得他不经意把自然规律给忘却了。病痛将饱经沧桑的他压倒在床上,他总笑着说,他不会死的,因为他从未有过死的体验。他确信,死只是别人的事,他只需要医生的治疗和一根拐杖,那拐杖可以支撑他穿过医院的走廊到阳光里漫步。

无数次,我惊异于夕阳的美,美得壮丽,也美得苍茫。或许,老者较之年轻人更留恋生命,他有无尽的怀旧情绪,有更多的亲友让他忆念,老人们和尘世有着割舍不尽的血脉关连。

我不禁沉入冥想的空间:生命会不会进入另一个世界呢?生死的界限能否翻越?人死了之后是否化作了别的什么形态,升成了宇宙的永恒?

由此,我想到了一些人的死:海明威,川端康成,老舍??我以为,他视生命为大舞台,拥有过鲜花和掌声,在体验了生命的喧闹后,也渴望着生命的歇息。或许他们的潜意识里想,他们的死只是生命之河的一次跋涉。而由此留给尘世的反应,他们在彼岸是可以窥见的,甚至于有朝一日应了亲人的忆念会从彼岸返回。的确,我在心里一直是这么猜测他们的。

而逝去的祖父呢,他在那边过得还好吗?

那是一个冬日。南方的阳光软软地涂在水泥路上,光溜溜地挂在凌空的枝头,远处几只鸟儿在地上徜徉着。我骑着单车在路上,没有一丝寒意,冬天真好,让我的心“倏”地收紧,阳光是否会从彼岸的天空照下?当我悠然享受冬阳的暖意,祖父独自在另一个世界里,那里是否阴暗,潮湿、寒冷?

时光之水倒流回另一个夏日。白天,我挣扎在熙攘的人群里,困于炎热的天气和人生的失意中。我想起了天真的童年。夏夜乘凉的孩子们数着天上顽皮的星星,青天显得那么近,蓝蓝的梦幻也翩然而至,祖父娓娓地讲述着从银河里淘来的爱情故事??离我远去的祖父或许更自在了,可以不受炎夏的煎熬,没有悲伤,没有烦恼,他在那边静享着无人打扰的清梦和那份夏夜的清凉。

冬夏已经远走。记忆浅了,酣梦却多了。梦醒时分,总是一阵的心潮起伏,臆测种种。稍顷,慢慢地平静下来,直至清晰地浮现梦中和祖父一同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听着他老人家轻唤我的乳名。祖父在我感觉里一直是健在的,的确,梦境中的他和活着又有什么不同呢?他总是朗朗的笑,露着一脸的达观。

站在生命此岸的我和父亲,怀着心跳和梦想,我对祖父的每一刻思念,都是他在我心中的每一次复活。慈爱的祖父,我要用心中的爱,燃一盏心灯为你祝福。

下页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