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春节社火霸王鞭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9:12:15 作文素材
春节社火霸王鞭作文素材

篇一:陕西剪纸

陕西剪纸

古老而纯朴的陕西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为人们所喜爱。主要形式有窗窑顶花、炕围花、门画、挂帘、枕花、桌裙花、鞋花、结婚双喜花、衣物佩饰花、神龛贴花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窗花最为普遍。每逢春节,不论那里的农村,给窗子糊上洁白的纸,贴上红纸剪成的窗花,喜庆新年。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内容,一种是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有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造型严谨,民间风味十足。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具有古

朴的民风。

陕西首推陕北民间剪纸。这一地区由于近百年来交通闭塞,地处偏僻,外来文化较难传入,古代的文化、艺术却被农家妇女承袭下来,代代相传。如一些剪纸继承汉代画像石风格,外轮廓极其简练、饱满。生动,想象力丰富。其表现出来的却是大气磅礴、撼川震海。爽利的刀法简略钢劲,几乎没有任何的二次修饰;明

快的构图直观神似,绝不是刻意的形态外露传递的是生命不息的魂灵。

陕西刺绣

陕西民间刺绣同样存在着南北差异,南部受巴楚文化影响较大,中北部在施针用线和配色上不拘一格,以服从各种主题之需要,而各得其宜;陕西刺绣以奇异的想象,充实饱满的构图,鲜艳强烈的色彩,流动飞扬之气势,讴歌着生命繁衍这一重大而古老的人生主题,构成了陕西刺绣的一个基本格调,如婿嫁绣品中的“鱼儿钻莲”图,一条稚拙顽皮的小鱼摇头摆尾,倏地钻进娇艳含羞的莲花中,从而托出一个白白胖胖的婴儿。再如导礼仪中的“石榴百籽”图,表现出多子多福和家庭团圆的美好愿望,当地群众用这种象征的手法来表现爱情、生育和子孙

长续。

民间刺绣中的布老虎、布狮子及布枕、挂饰等布艺,专家们称它为布软雕,造型雄浑大气,具有秦、汉雕塑的遗风。在洛川黄陵及渭北一带外婆给孙儿做“布老虎“、布娃娃、布猪、布狗、布马等玩具,详溢着浓郁温馨的生活情趣;这些布玩具在造型上除有独特的风格外,在色彩运用上以白色为主,白虎、白象、白

娃娃等,这种崇白的现象引起了民俗学家的高度关注。

陕西刺绣在民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漫长的农耕文化时期,刺绣是妇女们的必修课,它也伴随妇女们的一生。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妇女们创造出无数的奇花异草,仙山珠阅、动物禽鸟,戏剧人物、民间传说及自己人民的淳朴情怀,

倾泄着农妇村姑对生活热爱,对美的执着追求。

陕西皮影

皮影又称灯影,在灯光照射下以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皮影戏原为宫廷戏,唐以后流传于民间。陕西是皮影戏

的发源地之一,陕西皮影从造型上可分为东路,西路,南路和北路。

陕西皮影保留着民间说书的种种痕迹,它是近代陕西多种地方戏曲的前身。陕西皮影造型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现在我们能看的更多是一些皮影艺术的收藏品。华县皮影为陕西东路皮影之代表。千百年来盛行不衰,在中国的傀儡戏剧中独树一帜,它起源于汉,兴盛于唐、宋、清。清末民初时演唱班社有二、三十家。皮影的制作,以上等牛皮为原料,经刮、磨、刻、染、熨、缀等20余道工序精工细作而成,影人的造型小巧玲珑,高约35厘米,以正侧面为主,雕刻刀法以镂空为主,结合传统的绘画线描形式、万字,

鱼鳞、星眼、梅花、松针等。用大红大绿作强烈对比,镂线计白,自然调和,绚丽谐调,简洁明快,精致高雅,不仅用于演戏,也用于收藏,是不可多的艺术珍

品。陕西民间绘画

陕西民间绘画体系庞杂,既有地域上的差别又有时间上的差别,在绘画种类上也很庞杂,传统的民间绘画主要有年画、木版年画、庙堂绘画、炕围画、烟熏云纸等等。现代民间绘画主要有农民画、布堆画、拼贴画、工艺制作绘画等,其中还曾以农民画、工人画、牧民画、渔民画做过分类。现在主要有价值的有陕西凤翔木版年画、汉中木版年画、安塞农民画、户县农民画、旬邑剪纸拼贴画、延

川布堆画、富县烟熏云纸、榆林炕围画等等。

民间绘画在剪纸、,刺绣、布玩具、炕围画等众多民间艺术形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民间艺术形式。构图上以情为主、以意为主、以神为美,抽象、夸张、简练、浪漫,作品多刚柔虚实、苍劲厚润、粗犷细腻,变化丰富,古朴沉稳而不浮夸,清新浓艳而不失典雅。旬邑县民间剪纸画艺术有其独特的个性语言,它充分体现着剪纸的造型,刺绣的色彩,农民画的构架方式,反映了渭北黄土高塬上乡土文化的深沉和厚朴。以库淑兰等一批优秀剪纸能手为代表,演绎着旬邑剪纸的

传奇。

独具风格的陕西凤翔木版年画,流传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曾经有“世兴画局”、“忠兴画局”、“树德画局”、“复胜画局”、

“兴盛画局、“新盛画局”和“张记”、“李记”画局等。

陕西泥塑

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相传六百多年前,灭掉元朝后,明太祖朱元璋曾派部将李文忠在雍水河畔屯兵,其中一些江西籍士兵(后落户为农)利用东沟(今凤翔县六营村)一带粘性很强的“板板土”(即“观音土”)捏成泥的人物、走兽、器物,或者黑白,或者涂抹上各种颜色,他们都会制陶手艺,在农闲时做些玩具和礼品,久而久之不断加工完善,发展成为今天的彩绘泥塑。其制作方法简便易行,将粘土和纸浆搅拌成塑泥,先制好模子,翻成胎坯凉干,上白色底粉,随后涂彩、绘画和上光。凤翔泥塑的色彩别具一格,非常鲜艳,对比强烈。它用色不多,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以黑墨勾线和简练的笔法涂染,给人以明快醒目的感觉。在孩子过生日、年轻人结婚时,是最好的礼物。她以质朴、淳厚的

个性在历史长河中历经沧桑,显示出她深厚的民间基础和不凡的生命力。

陕西民间陶瓷

陕西民间陶瓷”现存主要有铜川耀州陈炉窑场和澄城县尧头窑场。陕西民间陶瓷除了具有“来自于民俗文化的原始性”外,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民间艺人的真、趣、美的创作理念和人类本身所具有的模仿与创新本能。成品均带有豪放粗犷、乡土

气息浓郁的传统艺术特点。

渭北高原的澄城县尧头村的古窑场。千百年来,这里所烧出的一件件或黑釉或青釉的缸、盆、碗、炉、罐、瓶、灯等,源源不断地流入寻常百姓家。作为一个民窑,民间需要什么,就烧制什么,与达官贵人的意志无关。粗犷的器型、厚重的

质地,使它显得“粗朴耐用”。

民间舞蹈

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地域。民间舞蹈虽具有共同的特点和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但因流传地域的差异,形成了三种不同的风格、特点和色彩变化。陕北地区以秧歌为主,溶以腰鼓、水船、狮子、霸王鞭、跑驴等各种民间舞蹈,组成春节社火舞队走村转户、挨门拜年,使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和喜庆之中。 关中各地以

社火为主要表现形式,无论是各种芯子、高跷、龙灯、狮子和各种地台社火、故事等,均在强烈的锣鼓伴奏中以大型综合性的游转方式活动。除此,也有载歌载舞的唱秧歌和其他舞蹈节目。如韩城秧歌,渭华秧歌,韩城的抬神楼、百面锣鼓,台阳的跳跳、撂锣、上锣鼓,富平的变马、扑蛾、老鼓、九莲灯,三原的筒子龙、母子船、十八罗汉,周至的牛斗虎,户县的地龙、夹板舞,蒲城的八仙板,大荔的花苫鼓,潼关的战船、赶边锣,临潼的十面锣鼓,宝鸡的刁鼓,以及咸阳的牛拉鼓,乾县的蛟龙转鼓,渭南的八仙鼓,华阴的素鼓,华县的背花鼓,澄县的洪拳鼓等,均以“鼓之舞之”为表演特点,具有刚健有力,气势浑脱、声韵豪放的特色。显示周、秦、汉、唐泱泱大国的气度和古老文明的成就,表现关中秦人耿

直、坦城、直率、倔犟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

地处秦巴山区、汉江两岸、丹江流域的陕南地区,自古有“秦龙楚尾”之称,受着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的影响。其中有不少民间舞蹈和湖北、四川很接近,有的形式是从那里传来的。如花鼓子、地蹦子、小场子、彩莲船、板凳龙、五节龙、地围子、四船扑莲、对鼓、挑花篮等,具有江南水乡的俊秀格调.民间舞蹈是一切舞蹈艺术生成的母体和胚芽,一切舞蹈艺术包括宫廷乐舞、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当代舞,以及当代青年喜爱的各种形式的自娱性舞蹈活动,皆是在民族民

间传统舞蹈的这块热土上成长发展起来的。

陕西民歌

关中,陕南,陕北,三大特色。关中民歌是流行于秦岭以北,北山以南这一素

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地域的民间歌曲的统称。

关中民间音乐形成较早,历史久、品种多。有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搬运号子,箱伕子歌??,关中民歌的题材内容涉猎广泛,但以反映各种社会矛盾,爱情生

活以及传说故事的为多。

陕北民歌主要有榆林小曲和信天游。“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当地把从事此种劳动的人称作“脚户”“脚夫”“赶脚的”。“脚户”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间,便顺乎自然地以唱歌自娱。他们所唱的主要就是“信天游”。作为一种风格个性都很强的山歌品种,“信天游”的基本特征是结构短小简洁,曲调开阔奔放,感情炽

烈深沉,具有浓厚的抒咏性。

山歌,在民歌中占大多数。山歌是劳动人民真实情感的表露,歌词有很多是劳动中即兴而作的。紫阳民歌是陕南民歌有代表性的曲种。紫阳民歌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演唱润腔方法和调式音阶用法都独具特色,特别是任河一带,因其山谷纵横,有空谷回响的效果,所以,喜欢甩高腔,吼山歌。而汉江沿岸则喜欢哼小调。花鼓子、八岔子是紫阳流行较广的民间口头艺术形式,二者联系密切,

习惯上将二者并列。都含盖融合了南北的艺术特色。

篇二:庄浪春节社火艺术特征探析

庄浪春节社火艺术特征探析

( 741001 程晓东 文史学院 天水师范学院 )

【摘要】:庄浪社火是庄浪地方文艺活动一绝。它流行范围甚广,继承人颇多。它包括民间舞蹈、曲艺、造型等不同的类型,为研究地方民间艺术文化提供了珍贵材料,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试图通过展现庄浪社火民俗的流行发展现状及其艺术特征,为当地的民俗学研究和民族发展史研究提供真实材料;并且试图去探讨和解释这些现象,也期望能够将这一地方民间传统文化精粹广播于众。

【关键词】: 庄浪社火; 艺术特征; 曲艺; 舞蹈; 造型

The Research Of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n The Rural Carnival Activities In ZhuangLang

【Summary】 Rural Carnival Activities has long been an

outstanding festure in ZhuangLang with its widespread foundation and numerous successors,its varietion involving folk dance,folk vocal art forms and mold-making. This text is engaged in showing present trend and it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by the perspective of folk vocal forms,dance and mold-making. Thus suppling some valuable materials research of the local art and that of the history of nation as well. Besides,it is also supposed to lay a base for pursuing and explaining these phenomena and expect to spread the marrow of this local folk culture among the public.

【The Key Words】 Rural Carnival Activities in ZhuangLang;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The folk vocal art forms Dance Mold-making

引言

庄浪县地处关山(即陇山,六盘山脉)西麓,为陕甘宁交界点,属甘肃省平凉市,历史上这里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随着中原民族的不断迁入,庄浪人民既带来并借鉴中原文化,又吸收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促使多种文化相互碰撞,形成了具有独特的庄浪地方群众文化,而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庄浪社火。

同其他地方的社火一样,庄浪社火表演也具有一定的程式。社火在这里一般分为文、武社火或昼、夜社火。夜社火以地摊(一种采用民间小调,就地演唱的曲艺)为主,选择适当的空地,举火照灯,观众围成一圈,演员就地即兴表演。有小型演唱,用锣、鼓、镲等伴舞,用笛、二胡、板胡、三弦伴唱的为文(地摊)社火,亦称夜社火;而不进行演唱,只有龙、狮、旱船、毛驴、高跷等舞动跑动或扮演,故事中的主人公,用马骡驴去驮,并变换阵法,同时有鼓锣镲伴奏,这样通常称武社火或白天表演的社火。而庄浪地方人俗称的“社火”为白天举行且以武式为主,夜社火为辅,又因节日民俗是传统文化中最能反映民族大众心理需求的部分。而社火民俗即蕴藏在古庙会的表演民俗中。所以,本文将展现的是庙会表演或社会村落活动中的社火这一传统民俗。

一、 曲 艺

小曲是“社火”的核心内容,是主要流传的方式,多以四男四女表演,男角化妆简单或不化妆,每人手执拂尘(俗称蝇刷)或霸王鞭(俗称铁鞭子),身后尾随一小旦,锣鼓伴奏出场;有的形式是三小旦一丑旦,绕场一周后男角集中合唱,女角绕场载舞,丑旦做各种滑稽逗乐动作,唱一段,鼓乐伴奏绕场一周,直至曲终,然后谢幕。在这个过程中,丑旦是最活跃的人物角色,化妆丑之极点:大脚片,麻子脸,嘴大至耳根,耳吊纸炮,手执两根棒缒,边敲击边入队伍,碰到人群,还与人们招呼,于是群众捧腹仰笑。此类流行于庄浪南部水洛镇。

在北部南湖、岳堡、赵墩等有3-5名旦角表演,演出有对唱、合唱、边唱边舞,行腔婉转悠扬,演员走十字步、“8”字步,用扇、帕、蝇刷、霸王鞭作舞,地方俗称的眉户是清朝末年从陕北传入的,多在南湖、赵墩、岳堡、柳墚等地流传,艺人们在演唱中渐融本地故事情节。有的从戏剧移植,而以唱为主,科白较少,伴奏原来用板胡、三弦、碰铃、快板,后来增加了二胡、笛子等。“风俗与化移易”

人们一贯以“眉户”相称小曲。

庄浪小曲产生于宋代,至明末清初正式形成,到近代渐繁荣昌盛,流传甚广,有了很大的发展改观。据出土于庄浪的碑碣《寺坪诗碣》载,“昔年歌舞地,今日死士情”,其中“歌舞”抑或是早期的正统歌舞,抑或又是民间俗歌舞或类似于秧歌的歌舞,大抵与历代的小曲流传有关。而明朝成化年间静宁知州祝祥之诗《水洛横烟》:“四野有谣歌圣化,三边无报尧天”,这里的“谣”毫无疑问是民间歌谣,但不可确定为小曲之类。 ①,眉户与小曲的发展变化在后代渐没有区分,

再后来,小曲唱词也出现了一些地名,如“十三省”、“静宁州”、“北京”、“隆德县”等,据此可推测:小曲最晚也在清代正式产生。据史料记载,明成祖洪武九年(1376)废除行省制,改设十三承宣布政司,但习惯上称“十三省”,所以出现“十三省”的曲子不会早于明代。庄浪州在明洪武八年(1137)降州为县,隶属静宁州,所以小曲《吆老牛》:“吆吆到静宁州,静宁州街儿吊”( “吊”意为长)之“静宁州”也为此意解。又小曲《进庄曲》“远看庄子雾腾腾,近看庄子赛北京”,此“北京”为明代地名,朱棣“靖难之役”后迁北京,由此命名。清乾隆四十三年(1776)将庄浪并入隆德县,并在原县设庄浪乡,直到民国二年才复设庄浪县,这期间小曲中“平凉子府来隆德县啊,四十里铺上高花儿担”中“隆德”即包括庄浪县,并且在好多地方出现了庄浪的地名,如韩店、关山。

由此判断小曲当产生于明清,其结构内容在清初已趋形成,可看出小曲的历史还是悠久历长的,其内容思想也比较深刻。

小曲也包括有中原信天游的成分,表达着青年男女追求爱情自由,反映征夫闺妇的感情的,如《四季出兵》:“春季里兴兵二月天,杨老大人领兵占西川??肚子里食天又冷,铁棍打开饮马泉,众人都说当兵苦”;又如《媳妇怨》:“我公公要吃韭叶面,我婆婆要吃空心饼,左手里端上韭叶面,右手里端上空心饼,我公公骂的没个了,婆婆过来扇掣脖(打耳光)。”还有来源于历史神话故事和取材当地实事或历史传说的曲目,这些在小曲表演中比重较大,且有明显的文学创作痕迹。历史神话故事《九九倒算八十一》、《玉祥卧冰》、《八仙庆寿》、《十船歌》、《十把扇》、《十二月将》、《十三月儿》这些故事大多是来源于封神、东周列国、西汉开国功臣、三国、八仙、杨家将、王彦章等神话历史故事,以及白蛇、王宝钏、秦香莲等传统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是传统说书演义等说唱艺术中的素材,一方面表明了小曲同当时的民间说唱艺术的紧密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表示出作品纯粹有属于民间文学的可行性。

庄浪小曲的形成也有源于当地纯朴民风和人们对传统节日及礼节、祭祀的讲究,寻求吉祥喜庆幸福安康在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上也有表现,但历时久远,已基本上亡佚,而这些内容尚可从年纪较大的老人的口头捕获得知,亦可从一些异化了的仪式上偶得。

贺学君先生在《民俗变异与民俗学者的立场》中说“影响民俗发生、发展、变异的条件,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以及政治因素” ,影响庄浪社火小曲发展的又一原因是移民。而元代的庄浪人的是随成吉思汗南征时迁入,把俘获的积石山和河西地带的“庄浪族”整体迁入,并称为“庄浪路”,这也是“庄浪”县名的来源,也在②

很大程度上因庄浪族人的迁入超过了土著居民而得名。此后,宋明清也因战乱或天灾从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地迁入大量的移民,随着移民的到来,移民给当地带来了很多曲艺艺术。例如,当时陕西人多有秦腔、眉户,影响庄浪社火也较大,在现在的定西、陇东地区及陕西的西部保留基本完整,还有庄浪小曲《茉莉花》、《卖货》、《锈荷包》、《五更调》、《李三娘研磨》中都为此时带入。

以上的阐述说明了庄浪曲艺艺术的产生及粗略的表达情感的意义。这是庄浪社火的主要内容之一。

春节社火霸王鞭

二、 造 型

马社火:我国民俗学中有种将民俗事象归为十大类的分法,其中庄浪社火这种带有表演性的艺术可涉及以下几类:巫术民俗、信仰民俗、当时节令民俗、文艺技艺民俗等,其中文艺技艺民俗包括了大多的社火曲目,也涉及了有关的宗教民俗。

文艺技艺民俗是极富有活力的民俗活动,文艺民俗主要是古代相传的口承文艺,即包括这里所述的庄浪小曲在内,技艺民俗包括竞技、游艺游戏、体育、工艺等,它往往充分表现在民间游艺和各种会、市的表演上,这都是民间艺术民俗的表现,少数民族的地戏、歌舞也是技艺民俗的重要内容。

庄浪马社火涉猎了民俗学中技艺民俗类,它的产生很大概念上与民间观念有关(民间观念:指民间社会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鬼怪崇拜,生活信仰禁忌观念,主要作用于民众的意识形态即心理,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禁忌信仰、民间诸神),马社火遍及庄浪全县,北部地区的赵墩、南湖、岳堡等地俗称“马故事”,它的服饰要求不象高抬那样严格,但阵容庞大壮观,有条件的村庄,一个演出队伍有12、16、18、20个角色,多为花脸,用固定的典型的故事(动作)展示威雄的历史形象。马社火的装饰比戏剧舞台上的角色更复杂,大多角色都骑高头大马,手挚刀枪剑戢、长矛锤鞭等道具。只要符合剧情或人物性格要求,随即搭配,且用纸制绣球花装点,演员在马上昂首挺胸,做各种造型姿势,即使手中无道具,也得捋起须发,或抬臂合掌,这一动作从始至终不变不换,表演者也不说不唱,表达着一定的含义且很庄严。演员如此,马也是精选的,披红挂彩,额头用红绸挽的绣球装饰,有的还配以铃铛,每匹马看守两人,另有一人在侧前方牵马控制方向走势,还有一人(多为马主人)于侧后方或马尾处抚摸以免因烟炮锣鼓巨响惊吓而发生意外,当万一马的匹数不够时则是用骡子来代替。

“任何一种文化知识从来都有他的社会功能” ,追至马社火的形成及原因,资料记载不多,但笔者认为多与北方人的农业牧业生活方式相关。古时人们在农耕土地上还存在牧业文明,到现代,农牧业文明交叉只能在民间艺术表演上窥斑。进一步讲是民族的进步性——崇拜理性生活。古今人多有信仰崇拜,拜佛拜仙,拜祖拜“无知”,这也是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庄浪社火多在农闲时节举行,且集中于冬月庙会(除偶有四月八、端午节的社火外),从正月初五“闹五穷”到二月二“龙抬头”,社火表演不断,这是因为农事已毕,人闲马肥,农人多采用农式娱乐行为,故以马社火表演为首选。有人认为过春节有三种含义:“(1)冬去春来,周而复始;(2)对于群体来讲春耕下种,秋收冬藏,年年如此,一年是一个完整的农事生产周期;(3)对个人而言,过一年不论大人小孩都长一岁,这又是一个生命运动周期”。由此可见,春节是大自然周期,农事生产周期,及人类生命运动周期三者的交会,是迎来送往的日子。这表明了春节的三重含义,也说明农事活动后人们的庆祝活动周而复始,故可推断出春节正月是人们庆贺的好节日,利于迎神赛社,而北方是农业文明,农人勤朴憨厚,受传统文化涵养较深。清乾隆时的《庄浪志略》说:“庄邑土瘠民贫,一切岁时伏腊,冠婚丧祭,务从质朴,尤有唐魏之遗风”,可见土地是人民生活之本,为了丰收安康,人们不得不祈禳神灵,但乾隆《静宁州志》称“民性刚直,好施尚义,业农颇勤,广于畜牧??善养马,尚气功,亦如音乐,歌谣,饮酒”。当时庄浪县的水洛、南湖、赵墩、朱店等18乡镇隶属静宁州,州志表述包括现在庄浪地区的风俗。“民刚毅”、“好施尚义”这是北方游牧民和定居民共有的性情,共同的文化基调是西部高原上的苍凉雄浑,激越高亢,粗狂豪迈,因“尚义”故马社火表演时多有采用封神演义、三国、八仙、杨家将中的个性主人公,他们的一招一式凝固成一动作,摆架势,显示北方民众的性格,我们能从中寻觅到成吉思汗南征马上得天下的遗迹,因为民“业农颇勤”还“广于畜牧”,“善养马”。

明《平凉府志·庄浪县》称:“民风厚质”,“士无伪习,然亦未扩其索爱。第征徭日繁,财货日急,颇浇诈取利矣”。从这里可以看出此地居民并没有其他不良习俗,或许这民间自娱的马社火是扩其所爱而得的。康熙《庄浪县志》称:“俗尚简朴,不得浮华??不通货迁,不做佛事,卑有古风,然深信巫觋,好争讼,此具俗之所偏”。这里人们“不作佛事”古朴典雅,偶有“深信巫觋”之俗,流传至今,此俗并未消失,但纵观庄浪人生活习性,但凡有信巫觋即迷信者,多有作佛事。西藏活佛讲,汉人很成问题,因为没有神,没有神就④③

篇三:嘉峪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霸王鞭

瞧,咱们民间的那些事儿??

霸王鞭(嘉峪关电视报社)

三尺霸王鞭,神奇像霸王,鞭杆一挥春潮漫卷,鞭杆一挥风雷激荡,

鞭杆一挥百花盛开,鞭杆一挥百鸟歌唱,

2011年11月23日下午,记者赶到嘉峪关市文殊镇,对于即将能采访到霸王鞭的传承人充满了好奇和激动,刚到文化站,负责接待的胡站长热情地介绍了大概的情况,过了一会儿当天的主角霸王鞭的传承人赵帅珍老师就来了,采访开始了,赵帅珍老师首先说起了霸王鞭的由来:

故事由来已久

霸王鞭大约起源于隋炀帝时期,当时的隋炀帝在政治上昏庸无能,对民众又实行暴政,黎民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中,生活苦不堪言,民间怨声四起,但是,碍于统治阶级严苛的管制,百姓们无法畅所欲言,就发明了霸王鞭这种社火形式。希望借助这种形式号召那些有志之士,鼓舞信心推翻隋朝的统治。由此,霸王鞭就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后人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融进新的艺术元素,将单一的表演逐渐转变为内容丰富,动作多变的社火表演。

工艺精湛,表演精彩

霸王鞭这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民间歌舞音乐,它的称谓与它表演时所用道具密切相关,由于表演者都手持一种名叫“霸王鞭”的道具,故名霸王鞭。这里所说的“鞭”,确切的说是棒或棍,“舞蹈时用霸王鞭围绕身体的主要关节碰击发出的响声和由此引动上身的拧、摆和小腿的变化和双脚的跳动,形成各式各样的舞姿和动作,舞动过程中须击打或碰击地面、脚心、膝、胯、肩、肘、手掌部位。舞蹈既刚毅矫健又婀娜多姿。舞蹈热情、开朗、豪放、潇洒,情绪高昂时,舞蹈随着音乐节奏变快,动作亦更加奔放热烈。

嘉峪关霸王鞭的道具比较简明,表演者手中的鞭便是全部家当。此鞭用白杨木制成。棍杆两端系上小铃铛或麻钱,并系金色穗条。舞动起来,叮当作响,彩绸飞转飘扬,煞是好看。此鞭一般是选白杨木制作,白杨木本身很直,这一方面解决了用其他木材还要修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寄予了表演者刚正不阿的气节。棒身一般长1.2米,直径6公分,上面画有是油彩花纹,主要由红、绿、黄三种颜色组成,目的在于当棒子舞动起来时,绚丽的色彩会让表演更加引人入胜。棒子的两头各栓一节穗子,穗子长度是20公分,在穗子的末尾会栓麻钱,现在因为没有麻钱,会用小铃铛代替,鞭子舞动起来会有清脆悦耳的声音伴随,更加增强了霸王鞭的艺术观赏性。

霸王鞭的表演也堪称一绝,表演的时候,70—80人的队伍是最好的。当然也可扩到更大的规模,这样表演起来,很雄伟壮观,表演的套路分为走、站、蹲等五个方面。表演时,手脚击鞭,鞭打浑身,全身上下"哗啦哗啦"作响,所以有些地方叫它"花拉棒"。现在多人表演的,舞者大都是穿秧歌服装。表演时由秧歌队的唢呐和锣鼓伴奏烘托气氛。有些地方为突出霸王鞭本身的击打声和铜钱的沙沙效果,也有不用乐队伴奏的。表演有快有慢,有刚有柔。快时跑跳急打,变化多端,随着花鞭上下挥 舞,使铜钱声与击鞭声交织成和谐的节奏,时断时续,时缓时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韵律美。表演慢板时,动作舒缓流畅,抖肩摇头,颤步抛鞭;舞至高潮时节奏加快,舞者成双成对地扭腰摆胯以鞭相击,各显身手,犹如武士格斗和冲锋陷阵一般。使表演有弛有张、起伏跌宕,充分显示了世代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西北人民斗志昂扬,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和时代气息。霸王鞭起初以鞭端磕打四肢为其基本动作,后来演变到磕、打、推、挑、转、翻、荡、摇、摆、甩十种花样。霸王鞭快慢结合,刚柔相济。时而节奏明快,铿锵有力。时而节奏和缓,轻柔飘逸。其多姿多彩,富于变化。

霸王鞭的基本技巧是用鞭端磕打四肢为基本动作。旧日传统的打法为“四点法”。一点磕左手,二点磕右肩,三点磕左肩,四点磕大腿,五点磕左小臂,六点磕右大腿,七点右小腿,八点左脚掌。后又发展为“四十点法”,即在“八点法”基础上又添加三个“八点”,两个“四点”。磕打的位置 不仅限于四肢,还磕打手腕、腰、腿外侧、后肩等部位,同时还双鞭互磕、触打地面。霸王鞭是小秧歌的一种,是一种以有节奏地踢打花鞭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

霸王鞭动作矫健洒脱,节奏流畅,气氛欢快。舞蹈突出鞭的舞动和击打,常见的动作有“吸腿击鞭”、“十字步击鞭”、“蹲步击鞭”、 “击腰鞭”、 “脚踢鞭”等十多种。表演时鞭杆绕身飞舞,铜钱四下作响,让观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成为一种技艺高超的绝招。因此,表演时,要求舞者必须具有“击鞭不露点”,即鞭鞭有响,不能击空。“步子要稳健”,指“马步”、“弓步”、“转身步”,每种姿态要做得稳,力求步步有鞭花。“抡鞭需成圆”,即舞者向左、右、上、下、前、后抡鞭时,都要做到“六点三圆”,“滚翻有绝招”,即要求每个舞者不论是跳、翻、滚、转、蹲、跪都得技艺高超,才能取得好的演出效果。

就是这样一种集诗歌、音乐、舞蹈为一体的歌舞音乐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乡村文化娱乐活动的蓬勃开展,霸王鞭这一歌舞音乐更加显示了它的特色与优越性,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在通过展示嘉

峪关霸王鞭的概貌,唤起更多音乐、舞蹈专业人士对嘉峪关霸王鞭的关注与艺术上的指导,能对霸王鞭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赵帅珍:男,(1945年4月)。嘉峪关霸王鞭第三代重要传承人。赵帅珍自幼酷爱乡村曲艺,在村组织的霸王鞭社火队中参加表演。因吹、拉、弹、唱样样能拿得起,并得到霸王鞭传承人的真传。掌握了霸王鞭中的“跑阵”套路和打鞭法的绝技,一度任嘉峪关文殊霸王鞭游艺队领队和教练。系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三代霸王鞭继承者之一。他青年时学习霸王鞭,且悟性高,肯钻研,善创新。20岁时已掌握多种技法和打法。在继承了上一代的鞭法的基础上,揉合了时代元素,使霸王鞭更具可看性。表演时,身着社火服装,英姿飒爽,激昂剽悍,气壮山河,令人热血沸腾。动作中推、转、挑、摇、摆、甩、打、跺使霸王鞭威猛刚烈,流畅飘逸,令人叫绝。在村里组织的社火游艺中次次参加,深得霸王鞭鞭法要领。

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在文殊乡文化站担任文化专干,90年代后在家务农,其间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文艺爱好者排练无恶意节目,并于2008年成立了“农家乐”演出队。1986年还参加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开着货车上北京》,并担任民族顾问。赵帅珍老人今年已经67岁高龄,对本地区流传的霸王鞭等民间舞蹈进行传承和弘扬,从七十年代开始至今。无论是集体化还是家庭承包联产责任之后,均一如既往地坚持,组织本地农村的民间舞蹈爱好者,利用农闲世界,节假日,编排以民间舞蹈为风格的、反映农村健康文化的节目,为广大群众演出,繁荣了农村文化,并使传统的舞蹈节目得以在今后继续广为流传。

半个世纪以来,他对霸王鞭在原始的基础上进行了考察、挖掘、整理、研究、创新等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工作,使得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焕发了青春的光彩。他把民间艺人世代传承下来的口传心授的霸王鞭的打法和队形变换,进行了总结、加工、提炼,使之更加规范。并把这一形式进行了系统的文字整理和编撰,使霸王鞭这一社火奇葩得以更好的传承,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古老的艺术生命得到了延续。

赵老师说,“当年拜师学艺的时候,师傅教的动作很少,比较死板,变换很少都是固定的样式,后来自己通过摸索,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创作出很多新的套路。这些新的表演套路,融进了很多的艺术色彩,适应了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提高了艺术观赏性,内容得到很大的扩展,表达更多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的生活点滴。表演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在民间社火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据胡站长介绍,现在,文殊镇一有社火表演,霸王鞭肯定是不可或缺的项目,不仅老一辈儿的人爱看,年轻人和小孩子也喜爱,在表演的时候会有很多人都围着表演队伍,模仿他们的动作,在旁边学着耍起来。

霸王鞭重新回归

建国初期,当时全国上下都忙着发展经济,人民群众的娱乐生活很少,精神文化很匮乏,这时的霸王鞭表演在日常生活中就占了很多的时间,每当农闲时,赵老师就会组织一些村民一起表演,村里的人们都很乐意观看,这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到了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农村文化生活也日渐丰富起来,经济条件一好,家里都添了收音机,电视机,后来又有了DVD,到现在的电脑,很多人已经淡忘了霸王鞭。学习霸王鞭表演艺术的人越来越少,而掌握了这门技艺的人或年事已高记不清套路,或已离世,年轻人更是对这种表演一无所知,霸王鞭的传承一下子陷入困境。到了上世纪末,全镇能够表演霸王鞭的人就只剩赵帅珍一人,传承工作岌岌可危。介绍到这里,赵老师显然有些失落,他说,他十八、九岁拜师学艺,如今已有50个年头,现在岁数大了,很多的动作要连贯完成很困难,希望能找到接班人,把自己的毕生技艺都教受给他,也希望这项技艺能一直能流传下去,不要再他的手里就失传了。

文殊镇文化站的胡站长说:这两年赶上国家的政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重点保护,我们也很高兴,毕竟是很重要有稀少的东西。现在不但国家政策支持,每年拨5万元经费,而且省上,市上都给予这些传承人相应的补助,镇上也对这些传承人进行补助,并且经常邀请他们表演,将相关的声音,图像,文字记载下来,再做整理,最后保存起来。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希望赵帅珍老人能尽快找到接班人,把这项技艺传承下来。

三尺霸王鞭,神奇像霸王,赶风赶雨赶雷电,赶冰赶雪赶寒霜,赶走酷暑秋风凉,赶走残冬迎春光,赶出一条富裕路,迈开大步奔小康,喜看嘉酒新农村,山乡美景胜画廊。

篇四:浅论凉州社火

《浅论凉州社火》写作提纲 董兴研 【写作目的和意义】:活跃在丝绸之路重镇-武威的凉州社火,以其独特的形式,为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增添了许多喜庆与欢乐的气氛。本人就凉州社火的由来,结构,发展演变过程,程式内容及文化内涵进行简单的探讨,希望凉州社火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喜欢。让更多的人去研究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结构】:

一、由来传说 二、传统结构 三、演变发展 四、程式内容 五、文化内涵 【结论】:凉州社火积淀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体现了一种豪爽、纯朴、讲究礼仪而不乏风趣、幽默的民风,洋溢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特征,象征着人们对和平、繁荣、昌盛的美好生活的赞美与向往。它将以更强的生命力,一代代演绎传播下去,愈兴愈盛。 浅论凉州社火 董兴研 【内容提要】:每当春节到来的时候,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传统社火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锣鼓出现在城镇和农村,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节日气氛。而流行于武威市各县区,特别是凉州的社火以其形式独特、队伍庞大、装扮古典、表演古朴而自成一格。它明显的保留着这个丝绸之路重镇上古典西凉乐舞遗存的痕迹。凉州社火不仅是凉州人民文化娱乐生活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凉州人民生活日益富裕的象征。从春秋战国兴起演变到今天,凉州社火以它旺盛的生命力谱写着凉州文化的新篇章。 【关键词】:凉州社火 传说 结构 内容 内涵 自西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并置凉州刺史部起,凉州-这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就一直是河西乃至西北地区的政治文化重镇。凉州文化遗存丰富,底蕴深厚,浩如烟海。而凉州民间民俗文化更是凉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内容丰富,分布广泛,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至今与凉州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凉州社火便是凉州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本人是就凉州社火的由来传说,结构,演变过程,表演内容及经过和文化内涵等进行了浅浅的探讨,以期专家教授指正。 一、 由来传说 相传宋朝初年,杨家将与胡寇激战于古浪峡后,退守到凉州古城——姑臧城。胡寇将杨家将围困多日,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危在旦夕。守将苦无良策,这时一位部将挺身而出,说愿意突围出去搬粮草救兵。中午时分,城门大开,只见走出一队人马,旌旗飘摇,鼓乐喧天,扮装特别。前面一伙人围着一位官府老爷打扮的人,前趋后恭。随后跟着的人有的敲腰鼓,有的击铜鼓,有的打手锣,着装犹如戏台上的武士裙钗,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其后跟着的大头队、金刚罗汉、道士和尚、名臣良将各色形象都有。最后面的一拨人则脚踩高跷,也装扮成历史人物或戏曲人物的模样。围城的敌人一看这个阵势,纷纷围观热闹。就这样,这队人马就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巧妙地突围出去,搬来了救兵粮草,打败了敌人,保卫了凉州城。后来,人们就用“闹社火”来纪念这次突围。 二、 传统结构 凉州民间闹社火,一般在正月初六开始,叫“妆身子”,一直到正月十五结束,叫“卸身子”。 “妆身子”和 “卸身子”前,要举行盛大的仪式:点燃一堆堆麦草火,放鞭炮,所有参与者从火上迈过去以示驱邪;会长(闹社火的组织者、指挥者)致辞并代表众人祭天、地、神。 凉州民间传统社火队的结构一般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社火的前导部分。打头的是“春官老爷”,一般人都称之为“老爷”。“春官”是封建社会对礼部的别称,掌管礼仪、祭享、贡举、外交等职。闹社火多是在春天,又是文化活动,当属份内之事。“春官老爷”是社火队的总领队,担负着统领指挥整个社火队的重任。按照民间的传统习俗,“春官老爷”必须由当地辈分大而且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德高望重者担任。因此,在社火队里扮演“春官老爷”是一份难得的殊荣。在闹社火前,社火队(民间又称元宵会)的头一件大事就是推选 “老爷”,然后由会长亲自将大红请帖郑重其事地送到入选人手中。入选人为人谦虚,必须略有一番推诿,而后答应下来。为了不负众望,入选“老爷”在接到请帖后还要有一番认真准备的过程。待到社火开闹时,每天早晨社火队的人要敲锣打鼓,燃放炮仗,前往请“老爷”。 “老爷”装扮齐整,欣然就位,率领社火队,红红火火,走乡串户,正式开闹。每天闹完社火,社火队的人还要敲锣打鼓送“老爷”回家,“老爷”家要设宴款待。 说起“春官老爷”的打扮,还有一定的讲究。古时候,“春官老爷”的服装是朝廷命

官的打扮,头戴乌纱帽,身穿红蟒袍,还坐一顶四人的抬的官轿。清朝时候,则穿满清官员服装,坐七品官轿。民国时候,穿长袍马褂,头戴礼帽,架一副茶色眼镜,手执一把折扇或鹅毛扇。官轿前,排列着全套仪仗执事,左右护卫手执写有“回避”、“肃静”或“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字样的虎头牌。另外还有道锣、探马、包子、门子、衙役等一班人前拥后卫,俨然一派官员出巡的威仪。到后来,这些人员逐渐有所裁减,如轿子、马匹及仪仗执事等不再出现了,但道锣、探马、包子、门子、衙役等依然如故。增加了“陪老爷”(一般由“春官老爷”得嫡亲兄弟担任)。“春官老爷”仍在社火队里享有绝对的权威。 第二部分是鼓乐队,一般由大锣、大铙、大钹、铰子、长号、唢呐等组成。这支队伍的打扮比较随便,并没有一定的讲究,只要求衣服以红色、黄色等鲜艳色彩为主,再配以其它颜色。社火队行进表演时,配以锣鼓音乐,表演的人们按锣鼓音乐的节奏扭摆踏步,左右摇晃,显得十分的热闹和谐。 第三部分是天公和天母。天公和天母的扮者是一对农家夫妇。天公扛着锄头,拿着木锨;天母提着篮子,拿着笤帚凉州民间传说天公和天母是司农之神,专管人间耕农之事,象征着勤劳与智慧,他们行进之地,来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公和天母的表演动作十分逼真生动,天公挥锄耕作,握锨扬场,嘴里还唱着;一扬风调雨顺,二扬五谷丰登等企求丰收的歌谣;天母撒种扫地,二人边唱边舞,真个是“夫唱妇随”。 第四部分是腰鼓队和蜡花队。腰鼓队也叫鼓子队,打鼓人被称为鼓子匠。鼓子匠一般为古代武士打扮,身穿黑色双排扣武士装,足蹬长筒靴,头戴黑色英雄巾,上扎红绒花,各背一面羊皮鼓,双手执鼓锤,边行进边打鼓表演,动作粗犷有力。鼓子队的人一般为8至16人,有些为32人甚至更多。蜡花队的人与鼓子匠的人数相同,身穿彩色女袄裙,一手拿一面手锣,一手执锣锤,锣锤上系一条长长的彩绸,敲起小锣,舞姿翩翩,彩绸飘飘,十分动人。队前有傻公子和丑婆子领头表演。傻公子和丑婆子的化妆和表演都非常滑稽可笑:傻公子一脸傻相,憨态可掬;丑婆子丑态百出,令人捧腹。他们相对扭舞打浑,为社火队增添了许多 “笑料” 。傻公子和丑婆子的表演是社火队里最精彩,最吸引人的,特别是两对和多对社火队相遇时,要展开对舞,互相迎接,以示礼貌。这时,傻公子和丑婆子便使出浑身解数,傻者愈傻,丑者愈丑,将各自的特点表达的淋漓尽致,引得观众捧腹大笑,赞不绝口。 第五部分是和尚队,也叫大头队。和尚队一般穿僧衣戴僧帽,也有戴面具的。金刚穿武士装,戴头盔,手拿降魔杵、钢鞭、画戟等武器,人数一般为8至10余人,表演时,和尚模仿十八罗汉的各种神态舞蹈,金刚作武术表演。 第六部分是百色队。这是社火队里最随便也是最丰富的一队,这一队由三教九流,七十二行各色人物组成,大部分扮成传统戏剧故事,如唐僧取经、白蛇传、桃园结义、八仙过海等。这一队的人数最多,大约在五六十人至七八十人乃至百人以上。表演时,百色队在紧锣密鼓声中跑大场,在四门斗敌、五典坡、六月雪、七巧会、八阵图、九穿梭、十面埋伏、八角茴香、蒜瓣子、双龙会等很多花样,使观者眼花缭乱,赞叹不已。 第七部分实际上只有一个人,这是一个贯穿全队、活跃全局的人物,即所谓的“膏药匠”。这个角色是游方郎中打扮,一手执蝇拂,一手摇串铃。他的主要职责是随时随地制止乱挤乱闹的人群,协调指挥各队表演,起着维护秩序和照料全局演出的作用。在新到一个表演场所,或在各种表演的间隙中,“膏药匠”能触景生情的现编现唱“秧歌子”。“秧歌子”多为四句一首,内容大多为颂春节、贺太平、恭喜发财等吉庆词语,但要唱得切合实际,具体生动,诙谐幽默。长于此道的人,往往妙语连珠,好曲连台,博得观众齐声喝彩。在社火队中,“膏药匠”是古代凉州民间对医生的代称。凉州王蛤蟆膏药非常有名,可能与此有关。因此,这个人物既拥有联络社火全局的职能,又象征着驱瘟散疫、促进健康的良好祝愿。 传统社会中又一个非常有趣的角色叫“瘟神爷”,打扮如小丑,反穿羊皮袄,腰别长烟袋,背负大口袋,每到一家便到处游走,以祈带走瘟疫,保一家平安。主人常备馍馍装入其口袋。这一角色常是家境贫寒的人或单身汉扮之。 三、 演变发展 凉州社火的内容和表演形式,也是随着社会历史的进程而逐步演化发展的,与传统社火相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先

导部分最先是横幅,上写社火队名,应时标语,如“**村社火队”“坚持***”等,然后是彩旗队,大约二十多人举着五颜六色的彩旗,引导社火队行进。打横幅和举彩旗的人穿着不是很讲究,大致统一即可。其后是鼓乐队,由大鼓、大锣、大钹、大镲、唢呐等组成,他们穿着多以武士装为主。 紧随鼓乐队的是会长们,然后是衙役、门子、板子、“扫殿猴”,打扮与传统差别不大。而“老爷”的变化就大了;不再穿官服、戴官帽、坐官轿,改穿长袍马褂、戴礼帽、挂墨镜,手执折扇或鹅毛扇,官轿也没了。而且“老爷”也变成了两位,增加了“陪老爷”,人们称之为“大老爷”,“二老爷”。但是拜请“老爷”的庄重程度和“老爷”在社火队中的权威并没变。表演是“大老爷”在左,“二老爷”在右,统领着社火队的两队人马。 接下来是傻公子和丑婆子打头的鼓子队和蜡花队,其装束打扮和传统无二。但现在与过去相比,增加了棒槌队和霸王鞭队。棒槌由木棒制成,缠上彩色塑料纸带,两头扎上小铁圈和小铃铛,表演时随鼓乐舞动,哗哗有声。棒槌队和霸王队多由十二三岁的孩子扮演,着装一如小武士,以增加社火队的气势和活力。或许还有更深的意味,就是通过他们的参与,在耳闻目染中把社火技术传下去吧。 再下来一般是大头队。现在的大头队不仅扮罗汉金刚和尚,各种人物脸谱造型都有,他们随鼓乐节奏左摇右晃,前俯后仰,憨态逗人。 接着便是跑旱船队。其实这一队就是从传统的百色队演变而来。旱船由木棍绑制,裹上各种彩布,形如船舱。跳旱船时每船有一艄公和一女眷组成,常是船随艄公而行。旱船队中杂着各色人物组成的百色队,装扮成戏剧人物等,最有趣的要数“猪八戒背媳妇”和“张公子背老婆”了,那神态、动作无不令人发笑。 跟在最后的一般是高跷队。高跷由一米五高,长宽在五至六厘米的方木棒做成,离地一米处开铆,横置一小木棒用来踩脚之用,下部削成圆形,上部推成扁平形,表演时用布带或细绳捆绑在脚上即可。高跷队的装束扮相多以戏曲人物为主,大部分直接着古戏装,除西厢人物、三国人物、水浒人物等外,生、旦、净、末、丑、文臣武将、公子小姐、大神地煞等人物形象都有。这是一项危险大、刺激大的活动,常选一些年龄适中,头脑机灵,甚至多少有些功夫的后生来扮演。高跷队的表演相对而言动作不大,随节奏行进即可。但也有艺高胆大的表演者,脚踩高跷,健步如飞,模仿人物特征,表演各种动作,确实令人赞叹。由于高跷队表演自由,由居高临下,往往又能起到制止人们混乱,维持秩序的作用。记得我们十岁左右,第一次见到社火时,高跷队员就成了我们当时心中的偶像。每天跟着社火疯跑回来后,便仿照着大人做了一副高跷,只是较矮,总高也就一米左右吧。然后就是自己踩高跷玩耍,课余闲暇时还要比赛,惹得更小的或没有高跷的小伙伴们眼馋,而自己那份自豪也无以言表。 近些年来,社火队又增加了舞龙队和舞狮队。舞龙队一般由两条龙组成,每条龙需十多人。行进途中一般舞龙队很少表演,只是上下盘旋随戏珠移动。到了一定的场所后,两条龙才绕场翻腾,或相对迎舞,进行表演。舞狮队由两人扮成的大狮子两对或四队,加上一人扮成的小狮子若干组成。每只大狮前均有一人持彩球引舞,引舞人多穿红色彩装武士服,由擅长翻跟头,懂武术之人扮演。狮子队行进时多随鼓乐节奏走十字步,狮头左右摆动。大狮子表演时多对舞,或扑、或咬、或挠、或抱,表现出雄狮的勇猛之势;小狮子表演时相对自由,可独舞,可对舞,也可群舞,或撕打、或嬉戏、或追逐、或滚爬,形态逼真,惹人喜爱。 从前社火多在农村闹,这些年城里也有各社火队,多由各大单位、企业组成。人数,规模都很大,更增加了大型的彩车队和芯子表演。彩车队一般由大卡车或客车四周围上幔布,写上标语或画上各种图案,随社火队缓缓行进。大卡车车厢里放一面大鼓,几名武士装扮的人同时打鼓,并配以锣镲,与社火队前面的鼓乐队呼应,既壮声势,又使前后节奏统一,步调一致。芯子也是在大卡车上用脚手架或钢筋焊成架子,并用彩布做成山水草树,花鸟兽畜等各种造型,然后把人的腿脚固定在架子上即可。芯子上的人多扮成历史人物或戏剧人物,随社火队表演一些简单的动作。做得好的芯子不仅神态尽备,而且高达十几,二十几米以上,表演的人不知感觉怎样,看的人往往在叫好余替他们捏着一把汗。这几年的一些企业更是奇招迭出,接闹社火之机宣传企业产品和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如皇台酒厂的皇台巨龙

长几十米,高三米左右龙头如大卡车,龙身由两米长的扣节组成,节与节之间用铁链相接。表演时龙头由四人推,龙身每节由两人推,共需上百人,可见其规模之大。 四、 程式内容 每年腊月二十三日进入小年后,各村若准备闹社火,首先就要成立社火会,商量事宜。会长们通常有村组领导,社火老把式及村上有名望者担任,由他们推举“老爷”人选,选拔各部分人选的角色分配。被挑上的人是拿一定报酬的,酬资多由各小组,村上及个人捐款筹集而来。“老爷”必须由会长们持请帖登门去请,而其他角色则由各小组长通知。 年前还要进行排练,主要是腰鼓队、蜡花队、棒槌队、霸王鞭队、大头队、旱船队等进行穿插、行进、对舞等练习。 到了正月初六,社火就正式开闹了。 每天早晨,会长们带领社火队先到“二老爷”家去请“老爷”,在院中敲打一阵后,只见“膏药匠”高高跃起,蝇拂用力向下一甩,全部鼓乐顿时停下来。会长们俯身前驱,起一声“社火请老爷啦”!就见“老爷”全副武装,由儿子们挟出。又听得“膏药匠”一声喊:“膏药啊!”鼓乐齐鸣,社火队便在“二老爷”的带领下,如以上程式去请“大老爷”。 之后,两位“老爷”边统领社火队正式开始 “闹社火”。农村中的“闹社火”主要是“串庄子”、“拜人家”和“会社火”三种形式。 “串庄子”就是社火队到各小组的村庄上去游一遍。社火队每到一个庄子时,庄子里早就酒水净路以待,庄上的成年男子们齐聚到村口,放起篝火,点燃鞭炮相迎,首先与会长们相拜作揖。扛架子(肩与肩相碰),口中起喊“迎社火喽!”然后上前拜过“老爷”,社火队便在庄子的四街八行行走串庄子,一边串一边敲打表演。串完庄子后,还要到井上去请“老爷”给“龙王爷”上香,然后再回到庄子正中的十字路口表演一番。村子里的男女老幼这时也到社火队一起载歌载舞,祈盼社火队给庄子上带来好运。鼓乐在“膏药匠”的指挥下停下来,“膏药匠”就开始“卖膏药”了,也就是唱祝福的歌,诸如“**队的同志们听我言,社火到庄子上来拜年,祝愿家家百业兴旺,祝福人人身体健康!”之类。其后请“老爷”在方桌前敬香奠酒,以谢水土之神,保各家平安康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最后,由组长带领村民给社火队的全体人员敬酒、烟、并将各家最拿手的菜食端出来招待社火队。当几个庄子串下来,那些酒醉微微的人们在鼓乐节奏中起舞,并作出各种滑稽的动作时,“串庄子”便达到了高潮。 庄子串完后,往往还有一些家境较好、或知名人士、或家中多灾难者,便要把社火队请到自己家中闹一闹,以求全家安康,家业兴旺,这就是“拜人家”。一般是会长们陪“老爷”们进入后到家中上房上香,腰鼓队,蜡花队等在院中表演,其余在庄门之外。鼓乐停下之后,“膏药匠”要“卖膏药”,唱词如“***呀听我言,社火给你家来拜年,祝你全家都安康,五谷丰登,百业兴旺!”人们则齐应“好啊!”然后就是拿酒、烟、糖、茶招待社火队,“老爷”和会长们常在上房单独招待。 最热闹的当属“会社火”了,就是由两支或更多的社火队一起表演,到了今天,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场面很大。各队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把别的社火队比下去,格外卖力。前面的大鼓大锣敲得震天响,腰鼓匠的鼓锤抡上了天,蜡花队的手锣把手都震麻了,霸王鞭耍得尘土飞扬,踩高跷的在场中来后飞奔,旱船和大头们舞得晕头转向。最精彩引人的还是“傻公子”和“丑婆子”的表演,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尽显各自的特点,傻者愈傻,丑者更丑,表现淋漓尽致,常引得观众捧腹大笑,赞不绝口。而最终的压轴戏仍是“卖膏药”,看哪队的“膏药匠”唱得词最好,最切合当时的情况。会社火时,几支社火队还要相互穿插渗透进行表演,这时常会使观众眼花缭乱。围观者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表演者各尽其力,各展其能,空中彩旗飘动,地上鼓乐喧天,那欢庆热闹的场面令人久久不忘。 一直闹到正月十五,社火才能结束,这就是“歇社火”。先要到附近的庙上去大闹一番,由“老爷”上香祈祷各路神灵赐福降瑞,然后再把“二老爷”送回家,再送“大老爷”回家,最后其余人员到村委会门前集中,把所有行头收起,社火就歇了,大家盼着明年的社火再闹起来。 五、文化内涵 凉州的社火从产生到后来的演化,都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 从选“春官老爷”、“蜡花女”课余看出传统“春官 制度的影响;从天公天母,可以看出重视农耕的思想在凉州这块“米粮川”的深入;从大头队,高跷队等角色

装束可以看出传统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历史文化、戏剧文化队凉州人民生活的影响;而从“膏药匠”、“傻公子”的身上可以看出凉州人民尊儒尚文,求医祈福的传统思想;从腰鼓队,霸王鞭队的表演中,则透出的是凉州人民崇武尚忠的侠义豪气。 其次,社火这种社区文化活动,有利于保护地方文化特质和文化遗产,体现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使人们在参与中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形成集体观念和行为事象等人文传统思想。 第三、社火是缔结,调适乡邻,社区,团结人民,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它激发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总之,凉州社火积淀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体现了一种豪爽、淳朴、讲究礼仪而又不乏风趣,幽默的民风,洋溢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特征,象征着人们对和平、繁荣、昌盛的美好生活的赞美。凉州社火它将以更强的生命力,一代代演绎传播下去,愈兴愈盛。 参考文献: 张效林、王其英主编.西部明珠——凉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7 赵永红、陈永坚主编、赵以武著.武威历史文化丛书——五凉文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8 赵永红、陈永坚主编、杨若冰、冯天民著.武威历史文化丛书——民俗风情.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8

篇五:热闹非凡的山西民间社火

热闹非凡的山西民间社火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民间的自演自娱活动。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使祭把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山西的民间社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据统计,全省约有 200多种,按其形式可分为锣鼓类、秧歌类、车船轿类、阁跷类、灯火类、模拟禽兽类、模拟鬼神类、武技类等。

锣鼓类,以节奏强烈明快,场面壮阔粗犷为特点,充分展示了黄土高原人民质朴豪放的气质。秧歌类,有的侧重歌唱如“伞头秧歌”、“小秧歌”,俗称文场秧歌;有的则歌舞结合,以舞为主,俗称武场秧歌。既有本地鲜明的地方特色,又吸收了外地歌舞艺术的特长,如凤秧歌,模拟插秧的舞蹈动作,体现了中国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车船轿类,以精湛的技巧装饰成各类民间交通工具的形状,表现丰富的时代内容,主要有《小车会》、《旱船》等节目。山西灯火,其特点是: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灯火的艺术,具有全国各地灯火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发挥山西地理资源优势,具有独具的地方特色,如旺火,“煤海之光”灯

展,都与山西煤炭生产有关。模拟禽兽类和模拟鬼神类的民间社火,以深厚的文化意蕴见长,表现了远古时期人类与自然界凶禽猛兽的斗争,反映了人类对邪魔鬼怪的迷信与敬畏,透过它可以窥视到民间娱乐由娱神到娱人的发展过程。武技类有九节鞭、鞭杆拳、剑舞、刀舞、穿心杠、跳火笼、霸王鞭等,以高超的技艺引人。

在晋南最富特色的是阁跷类。它以道具制作精妙神奇、表演技巧惊险动人而为广大群众喜爱。襄汾县中黄村的高台,就是其中之一种。每年春节期间初十前后在本村、邻村表演,从十五起到县城或地区演出。传说,中黄高台最早也是来源于祭祀,由人装扮成神,先在庙内表演,然后相继走出,串街表演,群众都跟随围观,有时水泄不通,后面的人无法看到。后来,有人提出把神的扮演者设法固定在木板上抬起,既增加了表演的立体性,又方便观众欣赏,由此产生了中黄高台。中黄高台的表演先是锣鼓队在前面开道,接着是许多装饰艳丽的旗伞,后面才是精彩的高台。高台一般有八人抬着,铁拐根据表演内容设计,自然巧妙,出人意料之外。例如,有的是一个演员伸出手臂,上面站立着另一个演员;有的是荷花高空盛开,一个小孩站在荷花上面左右旋转;有的是一个演员两臂伸开,一手抓着一个小孩的辫子,小孩悬在空中一动不动,还有的是一个演员用手倒托一把椅子,椅子的一条腿上又站着另一个演员。高处的演员漫舒广袖,轻轻摆动身体,卜面抬的人稳步向前,密切配合,这些民间艺人根据一定的物理原理,利用人们形成错觉的心理特点,虚实相生,真假混同,把结构奇巧的铁棍绑扎成“空中舞蹈”,令观者提心吊胆,而表演者则神态自如。表演的内容以

传统戏曲为主,同时也反映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年年有高台,岁岁翻花样。太原地区将与之类似的艺术形式称为“铁棍”、“背棍”,有的艺人能同时担负三位小演员。

高跷,俗称“拐子”,由舞者踩在木跷上表演,是山西普遍流行的社火形式。木跷高度不一,有的低至一尺多,有的高达一丈五尺,一般为四、五尺。高跷有文高跷、武高跷之分。文高跷用弦乐伴奏,边走边舞,变换各种队形,在街道上表演,舞者有的化装为戏剧人物,既表现历史故事,也表现现代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不拘一格。武高跷用打击乐伴奏,以表演特技为主,襄汾县盘道村,素以高跷表演闻名,木跷高达八尺到一丈,一般在村子中心专门设置场地,每隔二丈远摆一张方桌或条桌,连续摆四、五张,舞者逐个跳过之后,还要大劈叉,观者屏息静观,直为舞者的惊险表演捏冷汗。浮山县高村、庄里、张家河、火壁一带,也以武高跷著称,表演的特技有“过天桥”、“朝天蹬”、“跌八叉”、“跳桌子”、“跳双凳’等,颇有武术色彩。垣曲县胡村的高跷,除了磕拐、碰拐、跌叉、跳桌等特技表演外,还有抬二节、抬三节、坐抬、上抬、组合抬等高难抬法,把惊险的表演与优美的造型艺术融合为一体。武高跷表演惊险紧张,动人心魄,与文高跷的气氛热烈舒缓形成鲜明对比。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