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新三国三英战吕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4 23:21:16 体裁作文
新三国三英战吕布体裁作文

篇一:品三国之三英战吕布

《三国演义》片段欣赏

姓名:李代文 班级:12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班 学号: 2012326690039 注:毛本《三国演义》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自古乱世多英豪,三国便是一段乱世英雄史。《三国演义》是取材于三国的一部章回体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主要刻画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第五回描绘了曹操在陈留起兵,发矫诏声讨董卓。前来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立袁绍为盟主,关羽在阵前斩了董卓大将华雄,自此威震三军。吕布出关挑战,刘备兄弟三人奋勇击败吕布。

关羽温酒斩华雄,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没有扣人心弦的厮杀,有的仅是一杯温酒,却胜过刀光剑影、千军万马。作者借用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关羽的武艺超群,勇冠三军。一、对比、夸张,骁将俞涉、潘凤战不三合,便被斩于马下,而关羽却温酒片刻,取华雄首级。对比俞涉、潘凤等人,才知关公武艺超群,万夫莫敌。夸张的描写“温酒”之间,便斩华雄于马下。二、欲扬先抑,先写关羽乃马弓手,被众人怀疑、奚落,却酒尚温时斩华雄,令众皆失惊。三、肖像描写,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给人以英武之感。通过肖像描写,表现关羽端庄、威武、勇猛的形象。

四、避实就虚,不正面描写关羽和华雄的交战,而描写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通过诸侯的表现来说明关羽武艺超凡,万夫莫敌。

一段不到六百字的文字,却写得有声有色,惊心动魄。杀声、鼓声、喊声、议论声、争吵声汇成一片;实写会场,虚写战场,交相辉映;既写耳闻,又写目睹。让人看后惊心澎湃,宛如一场生死大战就发生在眼前。好似关公那旋风般的身影、雷霆般的吼声、骏马的飞驰、青龙偃月的刀光、华雄落地的头颅那一幕幕的场景在眼前闪现。

而相比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则更为注重正面描写,宏大壮观的场面、惊心动魄的厮杀、千军万马的喊声,你死我活、刀光剑影,无不反映了战况的激烈与盛大。此一战,打破了吕布天下第一的传说,狠狠打击了董卓军队的士气。此一战,义军大获全胜,草根出身的刘、关、张三兄弟名震天下。

那么,我们再看看这场战争的真正主人公们,十八路诸侯他们在干什么呢。 袁氏兄弟,出身于“四世三公”的贵族之家,袁绍是十八路诸侯的盟主,其从弟袁术专管粮草,哥两儿既无韬略,又老气横秋,妄自尊大。对关羽这位无名小卒,即使忠肝义胆、勇猛过人,总是嘲讽讥笑,还要感触帐外。袁术更是心胸狭隘、心术不正,认为关羽求战是“欺吾众诸侯无大将”,曹操说清,竟然以“告退”相要挟。在斩华雄之前,他还故意断绝粮草供给致使孙坚惨败。可见他们兄弟二人都是顽固辅修的贵族军阀,后来曹操在“青梅煮酒论英雄”说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名”,说袁绍是“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后来二人果然都被曹操所击败,抑郁而终。

公孙瓒虽然也是贵族官僚,却没有袁氏兄弟的傲慢与自大,他和刘备是旧交,所以在此次集会中成为刘、关、张的代言人,又因职位所限,远不如曹操敢于表态,敢于坚持己见。

对于曹操,许劭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那么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应该说他还是“治世”的。曹操献刀,刺杀董卓不成,即使逃命之际,依旧不忘使命,东山再起,发矫诏于诸侯,讨伐董贼,匡扶汉室,拯救黎民。如果说他是集“奸”、“雄”与一身的话,此时的曹操则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只有他敢触犯二袁,为关羽挣得出战机会,只有他敢力排众议,一杯温酒敬无名英雄。当袁术因张飞大叫而暴怒时,他仗义执言“得功者赏,何计贵贱?”。袁术以“告退”相要挟,他又打圆场:“岂可一言而误大事耶?”,让刘关张先行告退,暗中又送去酒肉,以示安慰。他没有袁氏兄弟那样的门户之见,一心顾大局,又慧眼识英雄,做事圆滑干练。一心为国,首举义事,讨伐董贼,即使有意见分歧,依旧追讨董卓,真是“治世之能臣”。

当然,我们可能忽略另一个人物,刘备。此时的刘备,略显狼狈,此时的他“东奔西走恨无家,将寡兵微作羁旅”。袁绍看他“中山靖王之后”、“帝室之胄”的份上,才让他坐于末位,有如旁听,没有一点话语权,即使兄弟被嘲笑侮辱,也不敢吱声表态。无奈有英雄之志,却无用武之地。

这场战争的结局相信大家都知道,虽然曹操出兵,却大败而归,后来孙坚奋战,但其他军队只驻军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关东军起了内讧,盟军决裂,自此,群雄割据,逐鹿天下的格局渐渐形成。

篇二:厦门实验中学《三国演义》阅读影像·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厦门实验中学《三国演义》阅读影像

2013级 理科2班 钟世明

一,章回: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二,主要人物:刘备,关羽,张飞,吕布,曹操

三,内容概括:董卓当权,欺君害民。曹操发矫诏召兵,

讨伐董卓。十八路诸侯云集响应兴兵声讨。

交战中,先后有四位诸侯的悍将被董卓的部

将华雄斩杀。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

雄交锋。袁术嫌他地位低微,喝令将其打出。

袁绍认为派一弓箭手出战会被耻笑。曹操上

前阻止,认为关羽仪表不凡,华雄安知他是

弓箭手?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曹操端了

一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

回来再喝酒。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

雄的首级,令诸侯惊讶不已。董卓得知被杀,

便率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与虎牢关。吕布勇不

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一天,吕布又来

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

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

十个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

便上前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

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四,情节识记

1, 董卓当权,把持朝政,前来讨伐董卓的各路诸侯立

袁绍为盟主,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董卓。

2, 简述温酒斩华雄的经过。

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董卓。交战中,先后有四位诸

侯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此时,关羽自告

奋勇,愿与华雄交锋。袁术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

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袁绍认为派一位弓手出战

会被耻笑。曹操上前阻止,认为关羽仪表不凡,华

雄安知他是弓手?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曹操端

来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称愿先去斩华雄,回来

再喝酒。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的首级,

令众诸侯惊讶不已。在关羽战胜后,袁术说“都与赶

新三国三英战吕布

出帐去”而曹操却说“得功者赏,合计贵贱乎?”

2.简述三英战吕布。

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个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五,感悟。

关羽温酒斩华雄,古往今来,成为人们口头佳话。关羽身为一个弓手,却敢“毛遂自荐”出战已斩四位悍将的华雄。其

中的自信,其中的胆量,不言而喻。他身上具有义薄云天,勇冠三军,坚忍不拔的“中国精神”。也因为具有这种精神,他才能成为五虎将之首,成为一千八百多年来人们所传诵的豪杰。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义”十分重要,很多人在与朋友交往中不讲义气,导致众叛亲离。而我们在和朋友交往时应当真诚,真心。以此才能换来义气。正所谓“一声兄弟大过天”只有真正讲义气的朋友才懂得深交!

篇三:三英战吕布之真相探讨

“三英战吕布”之真相探讨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广为流传的鸿篇巨著,它雅俗共赏、脍炙人口、享誉海内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广泛议论的话题。

人们普遍认为,“三英战吕布”彰显了吕布的成就,从而有了“一吕二赵三典韦??”的三国英雄武力之民间排名。大家评论的不无道理,但我认为大家只是从表面现象看待了问题,现象背后一定有真相存在,“三英战吕布”另有蹊跷!不妨我们在此讨论一下。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在华雄被关公斩了之后,吕布作为董卓集团最重要的王牌将领,也是董卓集团最后的屏障。此时出战是信心十足、志在必得,这时的吕布战斗力应该处于巅峰状态,连斩伤联军几员大将,给了联军一个下马威。正当吕布得意洋洋,诸侯胆战心惊之际,张飞上场挑战,也是斗志昂扬,双方大战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负。这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发生了——关公上场助战,三十回合仍未能战倒吕布,刘备再上场,最后居然还是让吕布跑了,三兄弟联手都没能拿下吕布,是吕布太强?还是三兄弟不济?非得群殴才能取胜?

关公被后人尊为“武圣”(请参看本人另一篇文章——“‘武圣’的真正含义探讨”),不仅因为关公道德高尚,而且也是因为关公武艺高超(请参看本人另一篇文章——“三国英雄武力排名之我见”),为人做事对自己要求极高。关公生有傲骨,没水准的事一定不屑去做!试看当着十八路诸侯的面,在三弟尚未落败的情况下就贸然上场助战二打一,即便赢了也胜之不武啊!古代打仗自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可以“车轮战”,一般不会“群殴”,群殴只能是实力弱,或是胆怯的表现!这显然与关张性格及武力不符。假如等张飞败归后再行出战,也能说的通。后来在小沛张飞大战吕布一百余合未分胜负时,也不见关

公出手帮三弟一把。此时才五十回合,张飞战力正酣,并未落败时,关公就不顾颜面,甚至在会被三弟责怪的情况下出手,有这个必要吗?

关公既然上场,就一定有他的道理——这道理就是:刘备命他上场!关公一生傲气,但唯兄命是从,尽管有违自己心愿,也得遵从。刘备胸怀大志,立志匡扶汉室,条件虽不成熟,却已有一代明主的胸怀和思维。他慧眼如炬,求贤若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看相貌,论武艺,吕布的确是难得的人才,刘备产生惜才、爱才、纳为麾下的想法始终都有,此时怎能不动心?正如刘备见了赵云、徐庶、诸葛亮、庞统、马超、黄忠等等人才倍加喜爱一样。

我们可以大胆设想一下,刘备见张吕二人势均力敌,“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伤了谁都是刘备所不愿看到的。他深知二弟关羽武艺、胆略都在三弟之上,悄悄嘱咐关公:“帮三弟一把,但别伤了吕布!”关公能够理解刘备爱才惜才的心理,他自己也正是这样的人,对黄忠、对庞德都因爱才,不下杀手,以求招揽。不然再看华雄、颜良、文丑及五关六将是何下场。关公向来杀敌都是“秒杀”,决不拖泥带水。这就可以理解为何关公上场后又战三十回合还没战倒吕布了!关公根本没想伤及吕布,说不定张飞不明就里,想顺势给吕布致命一枪,关公还得替其挡一挡。话又说回来,关公无论从情感还是理智上都会偏向自家兄弟,或许他从内心也瞧不上这“三姓家奴”,于是形势逐渐对吕布不利,吕布快吃不消了,再下去明眼人可就看出门道了。这时刘备及时上场,有读者说了,凭着刘备这二、三流水平,上去纯属添乱。您真说对了,他上去就是添乱的——关、张、吕均使用长兵器,而刘备用双股剑属短兵器,几乎没有施展的余地。兵法有云:“围师必阙”,刘备就充当了这一“阙”。吕布能看出,刘备是这一围桶之短板,在关张手里,他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看到刘备他再不借机逃跑那真是傻子了!所以说,刘备不是去帮忙的,而是故意给吕布创造一个逃跑的机会,以便为日后收服他埋下伏笔。这样在十八路诸侯面前,一手导

演了“三英战吕布”的精彩假戏。刘备甘冒三兄弟联手胜之不武的恶名,保全了吕布以一敌三、虽败犹荣的美名,可见刘备爱惜吕布之心深切。十八路诸侯或许有人看出门道,但毕竟吕布已败,联军目的已达到,多说无益,也就罢了。

后来刘备在吕布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收留了他,关张颇有不满,张飞更是怒目相视,皆因关张颜面损于吕布。刘备安抚了自家兄弟,对吕布礼遇有加。乃至吕布趁刘关不在、张飞大醉之际夺了徐州,刘备仍然不曾责怪,还抱着一丝招揽的幻想。只是吕布既没领他放生之情,也没念其收容之恩,后来还联合袁术欲置刘备于死地,实乃不知好歹、忘恩负义之小人。刘备这才彻底寒了心,看清这厮的真实面目。在白门楼曹操也想收纳吕布之时,一句话“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送他上了西天。刘备寒心到绝不留这等小人在世间,连祸水东移的心都没了。有诗为证:“伤人饿虎缚体宽,董卓丁原血未干。玄德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曹瞒?”??

欲言未尽,暂且搁笔。一家之言,敬请斧正!

篇四:三英战吕布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英战吕布

沽源县第五小学 冯国英

却说董卓闻知华雄被斩,急与李儒、吕布商议。吕布带兵前来搦战,连杀数员大将。公孙瓒挥槊亲战吕布,战不数合,瓒败走。吕布正追赶,迎面一人拦住大骂,三姓家奴,燕人张飞在此!吕布弃公孙瓒来战张飞。二人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拍马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也来助战。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玄德掣双股剑,刺斜里也来助战。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撕杀。各路诸侯看得都呆了。吕布架隔遮拦不定,看着玄德面上虚刺一戟,飞马便回。

篇五:看《三英战吕布》

看《三英战吕布》

南海影视城有一系列的景点和娱乐项目,《三英战吕布》则是其中的压轴戏,由身怀绝技的特技演员表演,我这个三国迷已经看了三遍《三国演义》,对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马战场的看台上座无虚席,在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雄壮乐曲声中,一场恶战拉开了帷幕。

交战双方列队相视而立,先是吕布骑着赤兔马,举着画戟如疾风般的驰进战场,向袁、操军队叫战,公孙瓒挥槊迎战,几个回合,便被吕布挑下马,落荒而逃。此时又赶来一将,圆睁着双眼,倒竖虎须,挺着一丈长的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趁着胜势拍马迎战,在双方士兵的呐喊助威声中,两人数十回合不分胜负。激战正酣,关云长大喊:贤弟,我来也,把马一拍舞着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呈品字形厮杀,还是不分胜负。刘备又拿着双股剑,骑着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三人围住吕布,团团厮杀。吕布也确实身手不凡,马上马下翻飞自如,直杀的天昏地暗,但毕竟寡不敌众,渐渐不支,便飞马回撤。三人哪里肯舍,率领列阵的军兵拍马追赶,喊声震天,吕布人马狼狈逃走。这就是着名的《三英战吕布》。整个表演一气呵成,精彩纷呈,扣人心弦,直看得我眼花缭乱。逼真的场景,特技演员的高超技艺,博得了观众长久的掌声。

我是个地道的三国迷,但当这一惊心动魄的两军对垒的场面,从电视里、书本中走出来,真实地展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还是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之感。既感慨群雄争霸,波澜壮阔的三国画卷,又折服于南海影视城的演员们绝妙的再现历史的能力。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