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2015年高考语文复习和答题技巧(四)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7 16:09:24 高中作文
2015年高考语文复习和答题技巧(四)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2015年高考语文复习和答题技巧(四)作文

 (四)(18分)

  15.【文句翻译题】 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

  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

  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16.【诗歌鉴赏题】怎样读懂一首诗

  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诗题、描述、议论、抒情一致。

  【古诗鉴赏表述】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有】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特别注意】 看注解,看题目,看作者等有效信息。

  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赏析诗句时注意用词的巧妙、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常见8种修辞)。

  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

  ★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等);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17.【名句名篇题】

  答题技巧:按规定默写,要求写几句就写几句。上下句的默写,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如果默写的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写几个字,暂时放过,后面记起来了再默写。

  注意: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象小学生一样写字,切勿卖弄。严禁空白!

关注高考作文 决胜高考语文

高考作文公众微信订阅号:gaokaozuowen123

篇一: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

技法指导五:疑问设悬

如果你想引起评卷老师的注意,引发评卷老师阅读的兴趣,你可以在文章开头,以富有力度的语言设疑:一是设问,一问一答;二是反问,寓答于问;三是设疑,留下悬念。这种开头能引人遐想,启人深思。

【文例】“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说得真好!运动中的赛跑,比的是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比的是路程。生命有限,那么,我们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价值呢?

惜时如刀,个性如斧,披荆斩棘,拓展人生之路!生前朝着梦想,日夜兼程;死后留下思索,虽死犹生。此二者,令人生的路程越走越远。

(福建考生《惜时如刀,个性如斧》)

技法鉴赏:先引述材料肯定冯骥才的观点,紧接着提出“我们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价值呢”的疑问,留下悬念。

【题例】(2012·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名师点拨:这是一则关系型的命题作文,写作此题最基本的要求是文章内容必须同时涉及“忧”与“爱”两个方面,能讲清二者的关系更好。根据试题材料的提示,考生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一是母爱、父爱,以写人叙事为主,主要通过叙述、描写,表达母亲、父亲对自己的“忧”与“爱”;二是老师对学生的爱,通过细节描写,表现老师对学生的“忧”与“爱”;三是故乡、祖国之爱,可以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也可以写自己熟悉的故事。

写记叙文,需要考生在开头、结尾处,用议论、抒情的笔墨,点明题意。写议论文,也要注意在开头处亮明观点,开门见山;在结尾处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佳作展台:

忧与爱

江苏考生

生命的大海里有两股洋流——忧与爱,交汇不止,翻腾不息。

忧因爱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积贫积弱的北宋年间,冗官冗兵的局面使百姓困苦不堪,流离失所,范仲淹用他那发自内心的最深沉的爱,无力却又努力挣扎着,道出天下之忧。

儿行千里母担忧,正如清朝的蒋士铨所言:“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母亲的担忧,只源于母爱之本能。

新中国成立之初,贫穷落后,百废待兴。在美国敌视的国际环境下,钱学森毅然决然地登上回国的轮船,跨越茫茫大洋,只为心中那份对祖国深切的爱。爱之深切,忧之深重,他一头扎入祖国的科学和国防事业中,潜心研究原子弹和氢弹。中国人终于听到了原子弹爆炸成功那惊天动地的一响。

爱因忧烈。

屈原一袭长袍站在汨罗江畔,滔滔不绝的江水诉说着楚国江河日下的统治危亡,还有奸臣贼子的猖狂。可此时的他,有着辅佐君王的才华,却遭小人排挤而无法施展;有着对楚王忠心不二的情谊,却遭小人离间而彻底破碎;有着一腔爱国热血,却无处挥洒。于是,他毅然投入汨罗江,忧与爱化作滚滚江水而去。壮哉!烈哉!

一代佳人苏小小钟情于建康才子阮郁,却不被阮家所接受。这欲罢不能的爱将她推入了无尽的忧伤,囿于其中,无法自拔。她皎好的面容在忧伤中憔悴,在忧伤中殆尽,最终香消玉殒。她的爱因忧伤而壮烈。

“最美司机”吴斌时刻担忧着乘客的安全。他在被突如其来的铁片击中后,身负重伤,却忍着剧痛安全停车疏散车上的24名乘客,最后不幸去世。这种爱,难道不是因为对人民的担忧而壮烈吗?

生命不是一潭毫无生命力的死水,而是由忧与爱交汇在一起的大海,它波涛汹涌,它浪花激荡。假如生命的大海平静得连一丝涟漪都看不见,那么忧从何来,爱从何来?

忧因爱生,爱因忧烈,爱与忧交织交融,让我们的生命多了一份曼妙,多了一层色彩。

技法鉴赏:这篇文章深刻地揭示了“忧”与“爱”的关系:忧因爱生,爱因忧烈,爱与忧同在。在材料运用上,文章注意从不同的角度来选材,既有“小我”又有“大我”,既有“家愁”又有“国忧”,给人以厚重的感觉。文章开头与结尾遥相呼应,构成一体,且语言

简明,观点清晰。

【试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潺潺小溪,绵绵情意,生命中总有些东西,让我们难以轻轻松松放弃;声声鸟啼,片片心绪,生命中总有些东西,让我们难以随随便便更替;芳草萋萋,往事历历,生命中总有些东西,让我们难以从从容容忘记:每个人记忆的画板上都有暴风雨洗不尽的一抹青黛、一抹苍黄??

请以“记忆的画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考场作文】

为父亲的脸流泪

江海洋

我看过许多脸,并且为那些脸流过许多泪。

我曾为在寒风中叫卖的脸而流泪,为孤苦老人充满沧桑的脸而流泪,为沿街乞讨稚气未脱的脸而流泪??

面对父亲,面对父亲那岁月留给他的充满刀刻似的皱纹的脸,面对父亲那为生活奔波而饱经沧桑的脸,面对父亲那为田地而倾尽心血充满忧愁的脸,面对父亲那在劳作重压下而日益衰老的脸,我何曾有过一丝感动,一滴眼泪,一滴为父亲的脸而流的眼泪呢?

容颜会衰老,声音会消失,友情也许会褪色,誓言也许会遗忘,但亲情将永存人间。“血融于水,根叶相连”,直到那一个寒冷的冬天,我为父亲的脸流下了眼泪。

记得那是一个寒冬,一个白雪纷飞的冬天。我的手又生起了冻疮。我冬天必生冻疮,父亲是知道的。与往年不同的是,那个冬天非常冷,不同寻常地冷。

那时,我坐在教室里,摩擦着我那冰冷的手。教室里很静,连针落在地上都能听到。

门突然开了,有人走进了教室,一看就知道是乡下来的。那人叫了一声我的乳名,他是我的父亲。顿时,同学们被我父亲的“幽默”逗乐了,教室里发出了一阵“哈哈”的笑声。我飞奔而出,箭一般地奔向父亲,此时我的脸火辣辣的。

我把父亲拉到一个角落,不满地质问他为什么让我丢脸。我的语气充满抱怨,父亲似乎听出点不对劲,赶紧说他是给我送手套的。我默然,我知道父亲又是步行从几十里外赶来的。说着,父亲从口袋里掏出手套。突然,父亲“咦”了一声,脸上充满了疑惑,说:“还有一只手套哪里去了?”说着父亲便急忙找了起来。我怕他再来,就让他不要再找了,便回到了教室。

我刚坐到教室不久,门又开了,父亲又来了,他送来了另一只手套。

那一刻,我真的流泪了,为父亲的脸流下了泪。我要用我的泪洗刷我那蒙尘的心灵,用泪来表达我对父亲的感激。

细细品味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我觉得父亲是那么值得赞美。为你父亲的脸流一滴泪吧,让这泪化作轻风为你的父亲抵挡寒冷酷暑,让这泪化作一腔祝福,伴随你父亲的一生。

老师点评:文章选取父亲为“我”送手套这件小事表达父亲的爱子情以及儿子的忏悔意、感恩心,主题明确,材料充实。

存在问题:

①结构:开头不够简明,结尾的内容与全文要表达的中心也有一些不符。

②技巧:主体部分的叙述过于概括化,缺少精细的描写。

③主题:抒情不集中,从文章标题“为父亲的脸流泪”来看,“父亲的脸”应该成为作者描写的重点和抒情的引发点,但是这些内容不够突出。

升格指导:①结构——精简开头,加工结尾,强化开头、结尾的形象性、抒情性。

②技巧——以“父亲的脸”为重点,进行细节描写。变概括叙述为生动的描述,增加对人物语言、神情的描写,以显示人物的思想感情。

③主题——在修改开头、结尾时,用排比句式抒发情感,使主题思想突出集中。

【请你升格】请根据老师的指导,给作文升格。

▲升格例文见答案部分→

参考答案

真题精解写作升格

升格训练

【请你升格】

为父亲的脸流泪

江海洋

想起父亲,想起父亲那岁月留下的充满刀刻似的皱纹的脸,想起父亲那为生活奔波而饱经沧桑的脸,想起父亲那为田地而倾尽心血充满忧愁的脸,想起父亲那在劳作重压下而日益衰老的脸??我的心底总是涌起心酸与感动,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

记得那是一个寒冬,一个白雪纷飞的冬天,我的手又生起了冻疮。我冬天必生冻疮,父亲是知道的。与往年不同的是,那个冬天非常冷,不同寻常地冷。

那时,我坐在教室里,摩擦着我那冰冷的手。教室里很静,连针落在地上都能听到。

“吱——”门突然开了,探进了一张满是皱纹的脸。那脸很黑,一看就知道是从乡下来的。那人叫了一声我的乳名。听到这声音,我的心一抖,我知道是父亲来了。顿时,同学们被我父亲的“幽默”逗乐了,教室里发出了一阵“哈哈”的笑声。我飞奔而出,箭一般地奔向父亲,此时我的脸火辣辣的。

我把父亲拉到一个角落,不满地说:“爸,你来这干吗?”我的语气充满抱怨,父亲似乎听懂了什么,那充满笑容的脸立即冻结了。但父亲马上又在脸上挂着笑容说:“我来给你送手套,你的手一定冻坏了。”我默然,我知道父亲又是步行从几十里外赶来的。说着,父亲从口袋里掏出手套。突然,父亲“咦”了一声,黑黑的脸上充满了疑惑,说:“还有一只手套哪里去了?”说着父亲便着急起来。我便乘势说:“爸,不用找了,你回去吧。”说完我便回到了教室。

坐在教室里,我的心不安起来,我又想到了父亲的脸,那饱经沧桑的脸,那刻满皱纹的脸,那对我挂着笑容的脸??我越想越不安,我的心灵被什么鞭笞着。这时,“吱——”的一声,门又开了,那张脸又探了进来,说:“儿子,这是另一只手套。”

那一刻,我真的很自责,很心酸,也很感激,我为父亲的脸流下两行热泪。静静流下的泪水,洗刷我那蒙尘的心灵,流露出我对父亲的忏悔。

我愿这泪水,化作棉絮,为父亲抵挡寒冷;化作轻风,为父亲吹去暑热;化作春雨,滋润父亲的心田;化作护肤霜,呵护父亲黝黑苍老的面庞。

2015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检测:作文跟踪演练17-4]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玉”,这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字眼。在中国文字中,“玉”代表质地细致、颜色温润、雕刻精巧的美丽石块;在中国文化中,“玉”具有高贵、完美、坚贞与不朽的意义。长久以来,玉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分贫富贵贱,中国人均视“玉”为珍宝。古语云:“君子比德于玉”“生者佩玉,以示其德;亡者陪玉,以慰其灵”。

请根据材料,按照语言形象化的要求,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材料中把“玉”的内涵和外延都已经作了说明,写作时关键要抓住“玉”的内涵:美丽、高贵、完美、坚贞??

写作此题,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点进行构思,触发联想,由玉及人,透过玉的内涵,转借到人物的心灵品质上,属于托物言志。这道试题也最能让考生充分展示语言的形象化特色,描摹物象,生发联想,综合运用多种修辞。

【佳作展示】

不朽的破碎

玉自古以来便备受中国人的青睐,为人们所敬仰,为人们所传唱歌颂,成为高官贵族以及平民百姓所追求的不朽象征。玉在中国人心中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地位是很值得思考、研究的。让我们从一块宝玉的诞生中去找寻一些答案吧!

隐忍于土

一块玉并非生来就光芒四射、宝气环绕,而是和其他普通的石头一样,存在于污黑不堪的泥土之中。这时的它,和一般的石头实在是没有两样的。但是,玉并不会为自己处境的不堪而自暴自弃,而是默默地积蓄力量,沉淀洁白的身躯以等待破土而出的那一线光芒,将自己的光泽投射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它隐忍于土只为等待成功的那一天。虽然等待是漫长的,是冗沉的,但是它却充满自信,永不气馁,因为它知道自己的价值。因此,平民百姓虽身处贫困、落魄之境也以佩玉激励自己,作为自己的精神依托。

磨难成宝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一个宁静的下午,在声声凿石声中,玉石被开凿

了出来,它知道自己将有可能显现自己的价值了,但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它唯一缺少的是一个机会,一个巧匠把它粗糙的外壳去除,让它的精华显露于世的机会。要知道,用铁棒砸在自己身上的那种滋味是顶不好受的,更何况还是慢慢地雕琢,一点一点地剔除,颇有“凌迟”的悲壮。但是,它为了让自己的价值得以实现,它告诉自己:“我要忍耐,再苦再痛也要熬过去。”正是有这样的信念,一方宝玉才破茧重生,得以飞向那片心驰神往的天空,自由自在地邀游;才有机会见到自己想象中的阳光、草地、小溪,于天地间俯仰呼吸。正所谓“玉得琢,方成器”,我想人也是这样的。我们相信风雨过后,彩虹桥下定能相会。人们佩玉正是渴望以玉坚忍不拔的精神来勉励自己,于苦难中无畏前行。

永垂不朽

当玉匠汗珠如雨下的脸上露出了欣慰、愉悦的笑容,我们知道一方宝玉诞生了。它光芒四射,璀璨夺目,众人投以赞赏的目光,喜鹊在树梢为其谱唱一曲祥和喜悦的颂歌,它真是集万千荣宠于一身啊!但是,它于荣耀之中却能保持一种淡定的心态,它的光芒并没有因那声声赞许而变得妖艳繁华,它依然以一种温和妩媚的姿态照耀于世。它高贵而不庸俗,它孤傲冷清却不骄傲自满。它自诞生后于滚滚红尘、攘攘红利中往来穿梭,却不受世俗污染,始终保持洁净的身躯、高洁的气质。这是一种宽容大度、一种宠辱不惊的博大胸襟。正因为如此,士大夫贵族、乃至今日的富人纷纷以此自警,让自己常保持一颗平常心而不至于迷失于富贵权力的大海。玉,成为茫茫人海的指航针。

不过,有那么一些人却将玉视作财富的象征,将它的价值庸俗化了,使它的价值受了折损。甚至有人为此而使尽各种手段,将阴谋诡计运用得淋漓尽致,最后争得个你死我活、鱼死网破。于是玉被染上了血腥气味,清白遭到了污损。它不堪苟活于世,在你抢我夺的过程中,玉下决心猛地脱落,带着无尽的委曲和悲伤。清脆的破裂声、四溅的纯洁宣告了自己的清白。

于是世人叹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以身躯破碎的悲壮,证明了自己的坚贞不朽,它的英灵得以永生。

【亮点点评】文章能充分体现语言形象化的特色,“隐忍于土”以玉从默默无闻到光芒四射的过程,暗喻一个人从贫困走向成功的过程;“磨难成宝”则从玉的雕琢过程落笔,暗喻人生必然经历磨难和痛苦;“永垂不朽”则呈现玉光芒四射、永垂不朽,暗喻人生光耀史册。考生在

力,“它于荣耀之中却能保持一种淡定的心态,它的光芒并没有因那声声赞许而变得妖艳繁华,它依然以一种温和妩媚的姿态照耀于世。它高贵而不庸俗,它孤傲冷清却不骄傲自满。它自诞生后于滚滚红尘、攘攘红利中往来穿梭,却不受世俗污染,始终保持洁净的身躯、高洁的气质。”这些形象化的语言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

2.请以“________依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同学们先要把它补充完整,然后进行写作。同学们可以选择名人,可以选择自然环境,可以选择人工所造之物等,在这些“物”的选择之后,想到的应该是与文化底蕴有关的内容,这样文章才能给人一种口齿留香的感觉。

【佳作展示】

烟雨依然

深圳市华侨城中学唐威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桥边??

——《梦江南》

温庭筠的一曲《梦江南》是否曾引你走入水墨交融的江南水乡,如果没有,那也没关系,现在就请和我一起去触摸烟雨江南吧??

我很幸运,因为当我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江南雨中长醉,你将不会觉得难堪,因为温柔的雨,会抚平你的轻狂,在这一幅绝世的丹青中,留令你魂牵梦绕的江南情结。

我的家乡在绍兴那边,那里最有名的就是酒和乌篷船,只是可惜,在我的记忆里,这两样东西的影子可不大,因为我不会喝酒,也没坐过乌篷船,这也可能是我的悲哀吧。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家乡是灰色的,可能会使人闻到一丝忧郁的气息,站在石桥上,看细长的河道里游来带篷的小船,船夫的摇橹悠闲地划开长长的水波。这或许就是我家乡的本色,也是江南的本色,简单而又悠闲。

徘徊在小巷,看月亮走过檐坎,侧身细听远古的潮声,江南,烟雨依然??

【亮点点评】文章写的是自然之景物,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有文化底蕴,特别优美。原因就在于作者能很好地借助于自然之景物,然后由此点化开来,这样文化底蕴就显露出来了,好文章就是这样出来的。

3.请以“眼睛”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注意语言的哲理化。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我们会去思考很多东西,在语言的表达上,自然也会显现出辩证、机巧、幽默、典雅、深刻等方面的特征来。在写作时,要注意语言的层次感与表意的清晰度。

【佳作展示】

让我凝视你的眼睛

江苏如东高级中学心桥

在这寂静的夜里,请让我凝视你的眼睛,你这黑黑的眸子,定然闪烁着迷离的光线。眼睛是一种归结的方式,就像秋天的蝉,总会停留于疏朗的虬枝;就像那条游弋的鱼,总会在头顶上翻出一个美丽的水泡;就像那朵婀娜的花,总会就着身边的小草,写一首迎风招展的歌谣。

我凝视你的眼睛,却像凝视我自己一样很胆怯。我怕一不留神就会误读,你与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休戚相关。你在变化,就像此刻我始终在搜寻一个最准确的词语来形容你的眼睛,就像如果你一低头我也许就会发现你的笑脸上原来淌着不为人知的泪水,就像这黑夜突然也会出现白天一样的明朗。我真的担心我在面对你的眼睛的时候会理屈词穷,因为我不可能感应时间的维度,更不能将你的寂寞、你的忧郁、你的快乐、你的愉悦、你的激昂精确到只用一个词语就能尽显精华。

我也在变化,当我坐在你的面前,当我吃着冰激凌或者苹果沙拉,或者喝着金黄的威士忌,我发现自己像一只鸟,双翅在不住地扇动空气;又像一朵云,在海蓝的底色上忘我地抒情;更像一条水草,总在诗人般地摇摇晃晃。我真的不喜欢游动,这是时间的趋同再次给我们造成的错觉。我与你匆匆相遇,以至于你的眼里有一种迷离的光线,这对你我都不公平,真的。

但是我又是如此在意你的眼睛,我想以这种并不高明的方式切入,去解读一个碧水蓝天式的纯粹的你,就像产房里的妈妈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刚出生时为什么要哭那样天真,就像田野里的老父亲想亲自去掂量掂量果实的分量那么惬意。你能否把你的眼睛抬高一些,好让我静静地看看你,我希望我能够通过你的眼睛,去怜悯一种不幸与伤痛,去扶植一种幼嫩与渴望,去排解一种怨情与纠葛,去安抚一种郁闷与艰难,去发现一种恢宏与博大,去体味一种宁静与潇洒,去感受一分谨严与聪颖,去把玩一种打拼与搏击,去沉吟一种热烈与诗意,去思考一种方正与智慧,去碰撞一种理念与思想,去共享一种鲜花与掌声,去聆听一种志得与骄傲,去共拥一种美满与幸福,去怀念一种痕迹与色彩,去畅想一种价值与人生??我只想让你知道,我的眼睛上面的镜片,堆积着满眼的真诚;我的心里没有火炬,却有永远的烛光,常常在那样一些莽莽的原野,在最没有人知晓的心迹最深处,在蒙昧无知的最源头,它就童话般地变成一颗最明亮的星星,在那样一些喜和乐、忧和伤、苦和痛胶合的日子里,会被粲然地点亮!

我不能拒绝你的眼神,因为你把我称作老师。就让我们选择一个既定的时间、一处别致的空间,让我们把身边都摆满温馨的康乃馨,还有摇曳的满天星。让我们好好看看此时此刻的彼此,最好能让我感觉得到你心里的驿动,最好能让我透过你的眼神,能够看到黑黑的眸子后头,有着怎样一份澄澈的心空!

如果你是一个垂髫少年,我愿意用热切的眼光凝视你!

如果你是一个蓬勃青年,我愿意用“爱”的眼光凝视你!

如果你是一个苍髯老者,我愿意用温暖的眼光凝视你!

【亮点点评】“让我凝视你的眼睛”,其中“眼睛”能够代表什么?细读

下页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