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出自什么典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1:36:27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出自什么典故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出自什么典故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出自什么典故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句是从《晋书·祖逖》中的“中流击楫”化来的.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逖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中流击楫”常被用来表示破釜沉舟恢复故国的决心.

1957年1月第一次发表这首诗时,毛做了这样的注释:“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另注:这两句诗是毛泽东1917年冬天游衡山时所作)”由此看来,毛在作诗时,并为化用祖狄中流击楫的典故,只想到的是游泳。当然,从“作者未必有,读者未必无”的角度去看,说诗歌化用中流击楫的典故,未尝不...

全部展开

1957年1月第一次发表这首诗时,毛做了这样的注释:“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另注:这两句诗是毛泽东1917年冬天游衡山时所作)”由此看来,毛在作诗时,并为化用祖狄中流击楫的典故,只想到的是游泳。当然,从“作者未必有,读者未必无”的角度去看,说诗歌化用中流击楫的典故,未尝不可。

收起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不是什么典故,描述的是老毛游泳之时的情景。

2楼说的是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出处,但你问的是典故,要搞清楚哦。
-376512685

祖狄击楫

此句是从《晋书·祖逖》中的“中流击楫”化来的。
祖逖“中流击楫”的故事发生在东晋初年。西晋末年,经过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国力削弱,西北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乘机入侵,势力直达长江北岸,西晋灭亡。317年,司马睿(晋元帝)在江南建立东晋王朝。祖逖决心光复中原,为国立功。“中流击楫”常被用来表示破釜沉舟恢复故国的决心。词中毛泽东表明了自己决心与革命战友一道,以天下为己任,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

全部展开

此句是从《晋书·祖逖》中的“中流击楫”化来的。
祖逖“中流击楫”的故事发生在东晋初年。西晋末年,经过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国力削弱,西北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乘机入侵,势力直达长江北岸,西晋灭亡。317年,司马睿(晋元帝)在江南建立东晋王朝。祖逖决心光复中原,为国立功。“中流击楫”常被用来表示破釜沉舟恢复故国的决心。词中毛泽东表明了自己决心与革命战友一道,以天下为己任,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责任。全词以此作结,内容上回答上阕“谁主沉浮”的问题,形式上反问作答,充满了战斗的豪情和对革命力量的自信。
附:
[原文]
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逖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译文]
祖逖因为国家政权倾覆,时刻怀着振兴光复的心志。……(劝说晋元帝后)元帝就让他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供给他一千人的军粮,三千匹布,但不给战衣和兵器,让他自行招募士众。祖逖仍就率领随自己流亡的部属一百多家,渡过长江,到江心时他扣击船桨发誓说:“我祖逖不能平定中原并再次渡江回来的话,就象长江的水一去不返!”言辞激昂神色悲壮,众人都为他的誓言感慨赞叹。

收起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出自什么典故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出自哪个典故?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到中流击水运用了哪两个典故?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怎样理解? 怎么理解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 长沙 中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诗人用这几句是作结有什么深刻含义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中的曾记否是在向谁发问?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怎样一副图画?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句词到底要怎样理解它的内涵?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句话在今天用在什么情况下比较好? 沁园春长沙 赏析题品读: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如何理解”曾记否” 沁园春长沙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沁园春 长沙全词,谈谈“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潜在的含义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是反问,还是设问啊?为什么呢? 毛泽东那篇,有什么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那首诗? 曾不毁山之一毛: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个曾有什么解释? 沁园春长沙中“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中“击”“遏”能否改为“划”“溅”?理由 (精句赏析)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赏析这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