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提供详细的明朝状元宰相李春芳的年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8:03:25

谁能提供详细的明朝状元宰相李春芳的年谱?
谁能提供详细的明朝状元宰相李春芳的年谱?

谁能提供详细的明朝状元宰相李春芳的年谱?
李春芳曾祖父李秀、祖父李旭、父李镗.嘉靖十年
(1531)的举人,嘉靖二十六年(公元一五四七年)擢进士第一,以鼎甲第一成丁未科状元,授翰林学士,与张居正同科.隆庆二年七月至五年五月(1568年-1571年)任当朝首辅.经6次升迁,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为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拜相.到隆庆二年(1568),58岁的李春芳继徐阶升任首辅,“累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进吏部尚书,改中极殿”(《明史》列传第81),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状元宰相.性恭谨,治谕平恕,时人比之—李时.才虽不及,清廉过之.卒,谥文定.春芳与严讷、郭朴、袁炜同有“青词宰相”之称.著有《贻安堂集》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引退经过
明代嘉靖、隆庆两朝的内阁争斗是激烈甚至血腥的,首辅夏言与严嵩之间、严嵩与徐阶之间、徐阶与高拱之间互相争斗,有的被抄家,有的被流放,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最初使李春芳萌生退意的,应该是他被卷入徐阶、高拱之间的漩涡之后.高拱一党的监察御史齐康,弹劾首辅徐阶及次辅李春芳在内阁中狼狈为奸弄乱朝政.当年,李春芳两次乞休,奏疏没有提齐康弹劾的事,只讲了 “亲老身衰”的两个理由:父母亲 “年并七十有七,景逼桑榆,命同风烛”;自己年龄也大,精力衰减, “目花生而莫辩,心血耗而善忘”,不能再承担内阁重务.皇帝当然知道李春芳乞休的原因,当即下旨安慰挽留:“卿德望素著,年力未衰,朕方切倚任,用图治理,岂可遽求休退.宜即出供职,以副眷怀,不允所辞.” 过了两年,李春芳又上疏乞休,这一次当是徐阶罢相他继任首辅之后,即明史中所指的 “始阶以人言罢,春芳叹曰: ‘徐公尚尔,我安能久?容旦夕乞身耳’”.奏疏中提出的理由是 “血疾陡作,不能供职”,左鼻几次衄血如注,医生认为 “病起积劳,非旦夕可愈”,希望皇上能够“悯臣多疾,放归田里”.皇上派了太医诊治,仍然不允所求: “卿辅弼之臣,忠勤素著,朕所倚任,岂可以微疾辄求休致.宜用心调理,痊可即出供职.” 李春芳最后比较集中地提出乞休,是在隆庆五年.当时南京的给事中王祯揣摩高拱的意图,上书指责李春芳 “亲已老而求去不力,弟改职而非分希恩”,是为 “不忠不孝”.李春芳在乞休奏疏中提到: “臣果忠实乎果欺诈乎,皇上圣明内蕴,无微不照,自然辨察”,但 “忝居丞弼,既经丑诋,岂可复玷班行之首”,要求皇上将其“即日放归田里”.隆庆皇帝很快下旨挽留: “卿辅弼之臣,忠诚体国,朕所眷倚,岂可以人言辄求休致.宜即出安心供职.不允辞.”这一次李春芳铁了心,连续上了4封奏疏,弄得皇上很不耐烦: “卿昨具辞已有旨勉留,何又有此奏?”“机务繁重,方切倚毗,岂可坚于自遂.宜即出辅理,慎勿再辞.” “卿屡疏求退,已屡有旨慰留,宜体圣怀,勉出辅政,勿再固辞.”等到李春芳上了第5封奏疏,隆庆皇帝没有办法,只得下了一道 《赐大学士李春芳归田敕》, “特从说请,用遂雅情”,并赐驰传遣官护行, “有司岁给舆隶八人,月馈官廪六石”.与嘉靖、隆庆两朝所有的首辅相比,李春芳的结局是最好的.
引退后生活
万历年间的首辅王锡爵写的 《太师李文定公传》,记载了李春芳退休生活的几个方面: 一是奉亲养老,“公既归,则角巾私第,岁时伏腊,群诸子姓,绯衣蟒玉,奉觞尊人前寿.”归乡后,父母身体尚好,李春芳得以服侍将近十年,逢年过节或者父母生日,李春芳“率诸子姓次第上寿,二尊人顾而色喜”.隆庆皇帝颁给李春芳的《归田敕》里有一句“展至乐于家庭”,这一点李春芳做得很好.《明史》里也说:“春芳归,父母尚无恙,晨夕置酒食为乐,乡里艳之.” 二是交友论道, “从里中鸿生巨儒及诸后生讲论道艺”,与一些老朋友 “欢续旧游”.李春芳的 《贻安堂集》里有很多文章和诗歌反映出这样的交往,如 《夏日同诸会丈燕集墀石刘丈草堂》等.刘墀石就是宗臣 《报刘一丈书》中的刘一丈,宗臣的父亲宗周与李春芳是嘉靖二十六年的同年进士,交往也很多.此外,还有解宋、袁怀堂、陆西星等人, 《贻安堂集》以及 《兴化县新志》里都有提及.归乡后的十几年,李春芳还为兴化以及周边州县写了不少文章,如 《重修范文正公祠堂记》、 《重修烟雨楼记》、 《重修泰兴县儒学记》等等,有些文章里提到泰州与兴化的关系: “海陵去吾兴百里而遥,风气习尚大相类也.士人尚廉耻之行,闾阎敦简朴之风,而人生其间,往往多寿”;提到高邮交通的发达: “夫邮四通九达之逵也,凡吴楚闽越转输筐篚之贾,朝觐聘问之使,南北交驰无虚晷”,这些文章现在读起来也很有趣味. 三是关心民事,“间或婆娑里社从三老问年穰匮”.尽管曾经贵为首辅,但归乡后李春芳很快融入民间,除了关注年岁丰歉之外,对地方的风俗教化也很重视.目睹当时兴化弃礼相凌、纵情自侈的奢靡现象,李春芳亲订《乡约事宜》,从婚嫁、丧礼、序齿、称呼、寿诞、相见、分资、柬帖等方面,订立了一些让乡人遵守的条款,希望能够 “回风俗之一端”.此外,兴化县志里还有李春芳赠送《杜氏通典》、《十三经注疏》、《性理》等书籍给县学的记载.“由状元为执政,冯京不愧乎科名;以宰相而养亲,王漙见容于当世.古称盛事,今乃兼之”,这是《归田敕》里对李春芳致仕的评价.王锡爵《太师李文定公传》里也对李春芳这种优游林泉、巢云终老、“不复知人间事”的生活态度很欣赏,认为李春芳“可谓功名成全,孤标寡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