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白话文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7:56:23

谁有《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白话文翻译
谁有《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白话文翻译

谁有《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白话文翻译
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的时候,他们是多麼的深爱人民、关切人民,又用君子长者的态度来对待天下人.有人做了一件好事,奖赏他之余,又用歌曲赞美他,为他有一个好开始而高兴,并勉励他坚持到底;有人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处罚他之余,又哀怜同情他,希望他抛弃过去而开展一个新生活.同意和不同意的声音,欢喜和忧伤的感情,在虞、夏、商、周的政治文献里都可见到.
成王、康王死后,穆王继承王位,周朝的王道便开始衰落.但是,周穆王还是吩咐臣子吕侯,告诫他谨慎地使用刑法.他的说话忧愁却不悲伤,威严却不愤怒,慈爱而能决断,有哀怜无罪者的好心肠.因此,孔子把这篇《吕刑》选进《尚书》里.古书上说,「奖赏时如有可疑者应该照样留在应赏之列,为的是推广恩泽;处罚时遇有可疑者则从应罚之列除去,为的是谨慎地使用刑法.」
尧帝当政之时,皋陶是掌管刑法的官.有一次要处死一个人,皋陶三次说当杀,尧帝却一连三次说应当宽恕.所以天下人都害怕皋陶执法坚决,而赞美帝尧用刑宽大.四岳建议∶「鲧可以任用.」尧帝说∶「不可!鲧违抗命令,毁谤同族的人.」过后,他还是说∶「试用一下吧.」为什麼尧不听从皋陶处死犯人的主张,却听从四岳任用鲧的建议呢?那麼圣人的心意,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了.《尚书》说∶「罪行有可疑时,宁可从轻处置;功劳有疑点,宁可从重奖赏.与其错杀无辜的人,宁可犯执法失误的过失.」唉!这句话完全表现出忠厚之意.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於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於爵禄之所加,而不行於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於刀锯之所及,而不施於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於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於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经》说∶「君子如果高兴,祸乱就会很快止息;君子如果愤怒,祸乱就会很快止息.」君子止息祸乱,难道有奇异的法术吗?他不过是恰当适时地应喜则喜,应怒则怒,不偏离仁慈宽大的原则罢了.《春秋》的大义是,立法贵在严厉,责人贵在宽厚.根据它褒奖和贬责的大意来制定赏罚,这也是忠厚之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