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随俗的典故是什么?随知道入乡随俗的典故,为什么说”在罗马的时候要和罗马人做的一样“(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11:29:57

入乡随俗的典故是什么?随知道入乡随俗的典故,为什么说”在罗马的时候要和罗马人做的一样“(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的典故是什么?
随知道入乡随俗的典故,为什么说”在罗马的时候要和罗马人做的一样“(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的典故是什么?随知道入乡随俗的典故,为什么说”在罗马的时候要和罗马人做的一样“(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
因为罗马(Rome)是古罗马帝国的首都,每天都有很多对罗马感兴趣的外地人到罗马参观访问.而外地人到了罗马呢,因为对罗马当时西方最大的都市的繁华和高度文明感到敬佩羡慕就会模仿罗马人说话的方式,做事的行为,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用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来表达入乡随俗了.古罗马帝国作为古时西方文明象征出典了很多成语,比如"Rome Was Not Built In One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表示伟大的工作工程都需要长时间努力)还有"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以及"Fiddle while Rome burns"("当遇到紧急情况时还在那里消磨时间或者做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等等

、【入乡随俗】
这个典故出自《六度集经·之裸国经》。故事大意是:很久以前,有一个地方,人们都裸露着身体,所以,这个地方人称“裸乡”或“裸国”。一次,兄弟二人去裸乡经商。弟弟说:“福德很大的人衣食充足;而福德小的人,则衣匮粮缺。今日我们来到了裸乡,这里没有佛法,是道德比较落后的地方。我们前往这里,和他们交流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应该入乡随俗(原文作‘入国随俗’),进退要遵循对方的规矩。和他...

全部展开

、【入乡随俗】
这个典故出自《六度集经·之裸国经》。故事大意是:很久以前,有一个地方,人们都裸露着身体,所以,这个地方人称“裸乡”或“裸国”。一次,兄弟二人去裸乡经商。弟弟说:“福德很大的人衣食充足;而福德小的人,则衣匮粮缺。今日我们来到了裸乡,这里没有佛法,是道德比较落后的地方。我们前往这里,和他们交流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应该入乡随俗(原文作‘入国随俗’),进退要遵循对方的规矩。和他们相处时,心态要柔和,语言要谦虚。只有匿慧扬愚,才能不枉此行啊。”哥哥说:“礼教不可亏。我怎么会因为他们裸身,就放弃我的礼教呢?”弟弟说:“这样做并没有破坏我们的礼教道德啊!因为我们的内心是正的。这就像黄金外表涂了一层铜一样。再说,这仅是权宜之计。我们还是一起进去吧!”哥哥说:“还是你先进去看一下,之后回来告诉我具体情况。”弟弟答应了。十天后,弟弟返回来告诉哥哥:“必须要遵循当地的习俗。”哥哥听后勃然大怒:“畜生!这哪还象人啊!你这样做,我偏不这么做!”于是弟弟又回到裸乡。他随从于那里的风俗,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国王很喜欢他,国民也非常敬重他。国王以高价购买他的商品。哥哥乘着车也来到了裸乡,但他执意坚持礼教,指责当地人这里不对,那里不行,违背了民心。国王非常生气,国民也特别讨厌他。有人还抢了他的商品,赶他出国。后经弟弟求情,才免于更大灾难。二人辞别裸乡的时候,裸乡的人民夹道欢送弟弟,却痛骂哥哥。哥哥大怒,非常恨弟弟,心想:他们和你有什么亲,同我有什么仇?闹成这样,肯定是他们听信了你的谗言。于是对弟弟说:“至今以后,我世世代代和你势不两立!”弟弟怆然泪下,说道:“愿我世世代代都能学到佛法,恩德普济众生!即便遇到象哥哥这样的人,也不违背我的誓愿!”自此以后,哥哥对弟弟很不好,弟弟却仍然帮助他。这个故事是劝化学人应象弟弟那样修习柔和忍辱度的。
“入国随俗”,后作“入乡随俗”,成为佛家禅林用语。《五灯会元·卷十二大宁道宽禅师》:“上堂:‘……真空为体,妙有为用。……虽然如是,且道入乡随俗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西天梵语,此土唐言。’”意思是说,大宁道宽禅师上堂说:真如佛性之体为体,妙有为用。入乡随俗是什么意思呢?良久又说:这就是妙用。比如,佛法的讲述,在西方印度用的是梵语,而在我们这里,则是用汉语讲的。所以说,一意无量名,佛法的宣讲应根据众生的根机、领悟和接受能力,以及实际情况而定。
这个成语现仍为原意,常形容随遇而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