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的原因,作用,影响,评价,局限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1:43:55

商鞅变法的原因,作用,影响,评价,局限性.
商鞅变法的原因,作用,影响,评价,局限性.

商鞅变法的原因,作用,影响,评价,局限性.
原因及背景:秦国在战国初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山东齐、楚、燕、赵、魏、韩这六个大国.其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税改革,都比山东各国晚了很久.如鲁国“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秦国的“初租禾”是在公元前408年,落后186年.可是这时,秦国已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社会经济发展较快,这不仅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产生过程,而且还引起社会秩序的变动.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即位,下令废除人殉的恶习.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随着新兴军功地主阶级的经济实力的增长,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因此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商鞅变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这种社会变革、变法运动体现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
①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春秋以来,由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的田地变成私产出租,这样出现了地主和农民两个阶级.
②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旧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国相继掀起了变法运动.
③各国争霸的需要.当时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在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各国竞相进行了富国强兵的改革.
④为了增强秦国实力,秦孝公引进人才,变法图强.于是商鞅被重用.
目的:富国强兵
意义:
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总的意义: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的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变法的局限性:
1、商鞅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商鞅制定的法律非常严苛,如百姓在路边倒垃圾,就要被砍去双手.
2、商鞅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是连坐法,给广大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
3、商鞅变法也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例如,变法条文中明文规定按爵位等级占有数额不同的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等等
4、重农抑商政策,刚开始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但到后来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5、燔诗书而明法令,牵制了人们的思维,是一种文化专制,抑制了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