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行易”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基础?简单扼要说说理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04:16:23

“知难行易”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基础?简单扼要说说理由
“知难行易”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基础?
简单扼要说说理由

“知难行易”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基础?简单扼要说说理由
孙中山于1918~1919年间写成《孙文学说》,全面讨论知与行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知难行易”学说,并作为1922年出版的《建国方略》三大部分内容之一的“心理建设”广为流传.
  孙中山在《孙文学说》讨论“知易行难”还是“行易知难”(即知和行到底哪个容易哪个难)的问题,原因是他被西方工业革命所震动.直到近代科学诞生之前,人类活动基本上是遵循先有生产、再有技术、最后才有科学的模式.也就是说,人们凭经验进行生产,在漫长的生产过程当中提炼出技术,然后在改进技术的过程当中产生科学.这是一个主要凭经验办事的过程,人类逐渐学会了很多东西,但也走了不少的弯路和错路.然而当世界历史发展到工业革命时期,事情却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工业革命初期发明了新式蒸汽机的瓦特,在事前曾钻研过力学、数学和化学,做过系统的实验并仔细计算了气缸的热效能,这使得瓦特以一种以前工匠们根本不会想到的方式来进行发明创造.事实是,在瓦特研制蒸汽机之前的一个世纪里,欧洲出现了一个科学的鼎盛时期,近代科学已经在一批科学巨人的推动下产生.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如果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家们提供了钥匙,使后人能够开启工业革命的大门,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更是从根本制度上帮助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秩序.科学大大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也无可争辩地验证了弗兰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
  孙中山看到了这一切,并意识到科学对古老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因此他的知行观是明确反传统的.关于“知”与“行”的关系,过去中国的传统是认为行比知要困难,即所谓“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孙中山认为这种旧的知行理念把难和易完全弄颠倒了,造成人们“以难为易,以易为难”,结果“畏其所不当畏,而不畏其所当畏”,对真正应该的勇于实践往往视为畏途、缩手缩脚,而对真正应该重视并认真研究的知识和科学,却采取轻蔑忽视的态度、不屑于一顾.这种传统知行观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直到近代中国与西方工业化发生正面冲突的时候,演变成为决定胜负的深层文化背景原因.孙中山还长时间痛苦反思辛亥革命前后多次失败的教训,认为革命失败是由于当时的革命党人对革命宗旨和革命方略“信仰不笃,奉行不力”,且“多以思想错误而懈志”,根本原因还在于传统旧说的深刻影响,“是知与不知之故也”.有鉴于此,孙中山毅然决心力辟“数千年来深入于中国至人心,已成牢不可破的知易行难说”,“先作学说,以破此心理之大敌”,针锋相对地创立知难行易说,并把它当作“救中国必由之道”而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