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运用学过的历史知识,讲一讲我国历史上从秦朝到清朝时期中央专制集权是怎样一布一步发展的吗?用你的语言简洁概述发张概况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0:24:13

你能运用学过的历史知识,讲一讲我国历史上从秦朝到清朝时期中央专制集权是怎样一布一步发展的吗?用你的语言简洁概述发张概况
你能运用学过的历史知识,讲一讲我国历史上从秦朝到清朝时期中央专制集权是怎样一布一步发展的吗?用你的语言简洁概述发张概况

你能运用学过的历史知识,讲一讲我国历史上从秦朝到清朝时期中央专制集权是怎样一布一步发展的吗?用你的语言简洁概述发张概况
秦汉是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建立发展时期,
隋唐是完善时期
明清达到顶峰,废丞相,设军机处等等都可说明

这题太大了

秦国(先秦)由商鞅变法初步形成,秦朝正式建立,汉初时一度被废(刘邦),汉武帝重新恢复并有所发展,隋唐宋趋于完善,明(废丞相)清(军机处)达到顶峰,随后走向衰落

我就运用高三刚毕业的我的复习模式跟你说:(注:岳麓版政治史)
秦朝:1.a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括号内为增加内容——三公:左右丞相处理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和管理典籍,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务。中央的权力实现了分离,在没有出现行政权与军权集中在一个臣子身上。而且皇帝直接掌握军权。)
b实行皇帝制度
2.地方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州郡长官由皇帝直接任...

全部展开

我就运用高三刚毕业的我的复习模式跟你说:(注:岳麓版政治史)
秦朝:1.a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括号内为增加内容——三公:左右丞相处理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和管理典籍,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务。中央的权力实现了分离,在没有出现行政权与军权集中在一个臣子身上。而且皇帝直接掌握军权。)
b实行皇帝制度
2.地方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州郡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不能世袭)
汉朝:武帝时期1.中央实行内外朝制度(行政等各种事宜的决定权由外朝转向内朝,即皇帝的亲信手中)
2.A设置刺史,位卑权重,监督地方官员,直接对皇帝回报各地官员政绩。
B实行推恩令,使非嫡长子获得一小部分土地,削减地方诸侯实力,解决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遗留下来的地方割据问题,
隋唐时期: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批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防止权臣专权,提高办事效率。
宋朝:(1)收精兵。禁军分别划归互不统属的“三衙”统领,发兵权交由枢密院掌管,从而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2)削实权。设立中书门下,设三司掌管财政,削弱或剥夺了宰相权利。同时也削减了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同时,政府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做州郡长官,设通判监督地方,从而削夺了地方行政权。
(3)制钱谷。各州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派转运使)运往京师开封或其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削夺了财权,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影响至今。
明朝:(1)明太祖废丞相,裁撤中书省,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由于精力不足,又设立殿阁大学士。但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
(2)明成祖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阁臣地位逐渐上升、权力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奏章的批复意见,称“票拟”,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3)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监察百官。
清朝:(1)清初: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重要军国大事的决策权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掌握。
(2)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但是品级不高,皇帝召见,只能跪受笔录;
(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着专制皇权的高度发展。)

收起

呵呵, 要动用我的历史知识了,我会好好想想尽量扼要一点
1.秦朝时,秦始皇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将相权分散,形成相互牵制的局面,
从而加大皇帝专权。地方设立郡县制,将地方权利收归中央。
2.汉朝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思想上确立君权的至高无上。并颁布
“推恩令”削弱地方权力。之后还推行中朝制,加强对地方和官员的控制。
3.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避免了宰...

全部展开

呵呵, 要动用我的历史知识了,我会好好想想尽量扼要一点
1.秦朝时,秦始皇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将相权分散,形成相互牵制的局面,
从而加大皇帝专权。地方设立郡县制,将地方权利收归中央。
2.汉朝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思想上确立君权的至高无上。并颁布
“推恩令”削弱地方权力。之后还推行中朝制,加强对地方和官员的控制。
3.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避免了宰相的专权,君权进一步加强。科举制又扩大了
统治阶级的基础。
4.北宋时宋太祖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
再一次加强了中央集权。
5.元朝时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
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最终重新将地方权利收归中央。
6.明朝时,朱元璋废宰相,设内阁。大大加强了君主专制,自从皇权的到了空前
的胜利。地方上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将权利集中到中央。
7.清朝时,设军机处,平三番,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自此,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总结一下:中央专制集权的发展是伴随这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其实
中央集权的斗争就是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是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基本趋势。
呵呵,真的全部都是偶自己想的,自己打的字,完全原创。一点都没有借鉴(抄袭)网上的。
希望能帮到你。

收起

秦时建立,汉时发展,唐宋完善,明清到达颠峰鼎盛.

已解决问题收藏 我国历史上从秦朝到到清朝时期中央专制集权是怎样发展的?标签:秦朝 时期,秦朝,清朝
~断乔。残膤 回答:1 人气:6 解决时间:2009-08-03 10:57 检举
秦统一后,为了巩固统治,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并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

全部展开

已解决问题收藏 我国历史上从秦朝到到清朝时期中央专制集权是怎样发展的?标签:秦朝 时期,秦朝,清朝
~断乔。残膤 回答:1 人气:6 解决时间:2009-08-03 10:57 检举
秦统一后,为了巩固统治,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并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权利高度集中成为秦朝统治的最基本特征。
巩固于西汉:
内容:西汉改革管制,组成内朝和外朝,加强皇权。实行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僚的控制。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
特点:强化了皇权。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完善于隋唐:
内容: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将宰相的权利一分为三从而消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创立和完善了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易 形成将帅用兵的自重局面。
特点:用分权的办法加强皇权。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考试成绩取代了门第出身。
加强于宋元:
北宋:集中军权。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实行更戍法,以防武将专权。
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派文官做知州,知州设通判,二者互相牵制。
集中财权。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职员。
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财政、行政和司法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元朝: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 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物;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在地方,实行行省治度。
特点:强干弱枝(北宋);在中央分权基础上的地方分权(北宋);
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元)和;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辖管理制度(元)
提醒:在皇权与相权方面,唐朝和北宋均通过分权的方式来削弱宰相的权利。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宰相的权利一分为三;
北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军权、财权。
元朝时,废三省,施行一省制,即中书省,长官为宰相由此宰相地位逐渐位高权重,威胁皇权。于是,明朝建立后,裁撤中书省,废除 丞相也就成为必然。
由此可见,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在唐、北宋、明朝尤为突出。
强化与明清
明初:在中央、,废丞相 权分六部 ;地方实行三司分权。
改大都督俯为立军都督俯,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制定《大明律》。
设厂卫特务机构。
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
设内阁(明朝设立的内阁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产物,英国的内阁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产物)
清: 沿用了明朝的内阁 六部 。
增设军机处,标志着我过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大兴宣政院。
特点 皇权空前强化,封建专制注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收起

年 级 高一 学 科 历史 版 本 人教版
内容标题 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编稿老师 蒋桂平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难点:知识的梳理和记忆
第一章 清朝晚...

全部展开

年 级 高一 学 科 历史 版 本 人教版
内容标题 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编稿老师 蒋桂平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难点:知识的梳理和记忆
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节 鸦片战争
1. 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必然性:
中国: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在清朝统治下,已经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危机四伏。
①经济落后:资本主义萌芽正在缓慢发展,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
②政治腐败:官场腐败、军备废弛、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尖锐。
③对外:长期实行闭关自守政策,闭目塞听,不了解外部世界和时代的变化,
世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正在迅速崛起,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发展起来。它们为夺取更多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资本主义国家必然把扩张矛头指向地大物博和落后的中国。
2. 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的内容和状态:
从18世纪中期开始,在中国对外贸易国里,英国居首位。英国卖给中国的主要商品是呢绒、棉布等;中国卖给英国的主要商品是茶叶、生丝、药材等。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3.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鸦片走私对中英两国的影响:鸦片大量输入中国,扭转了中英正当贸易的状况,中国由出超变为入超,中国大量白银被掠走,影响了清朝的财政收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腐蚀清朝统治机构。
鸦片大量输入中国,英国由入超变为出超,英国资产阶级靠走私鸦片大发横财。
4. 道光帝为什么派林则徐到广东主持禁烟:鸦片输入引起清朝银荒兵弱,为了维护清朝统治,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主持禁烟。
林则徐的禁烟措施:林则徐到达广州后,得到两广总督邓廷桢的支持,①迅速整顿海防②缉拿烟贩③收缴鸦片,④后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中国禁烟运动取得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领导禁烟运动的林则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
5. 鸦片战争的性质:是英国为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以鸦片问题为借口对中国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
6. 鸦片战争主要过程:
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开始。
扩大的时间和事件:1841年初,英军扩大侵华战争,侵占了广东香港岛,又攻占了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广州、定海、镇海、吴淞)。
广州附近三元里的人民抗英(近代人民第一次自发反侵略战斗)。
结束的时间和标志:1842年8月,英舰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鸦片战争结束。
7. 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
具体原因:①政治上封建落后;②经济落后;③军备落后;④指挥不当,战和不定。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主义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
第二节 鸦片战争的影响
1. 1842.8,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危害:①香港岛被割占,不但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使它成为英国侵略中国的货物转运站和海军基地
②巨额赔款不仅是对中国的无耻掠夺,而且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人民负担;
③五口开放使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
④协定关税,使中国开始丧失了海关自主权,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南京条约》补充条约的名称、内容、危害:
名称:《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内容、危害: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外国享受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中国无对等权利。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特权——为以后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
3.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社会性质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
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
经济——战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
战后:西方列强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战后: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的变化:
战前: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
战后: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1.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2.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56年,英舰袭击广州城,战争爆发。
简单过程及结果:1856年秋,英舰袭击广州城。
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联军在广州成立了联军委员会。
1858年,美俄两国公使随同英法联军舰队北上,英法联军夺取了大沽炮台,占领天津。咸丰帝派人同侵略者议和,签订了《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进逼北京。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占领北京。
3. 中国近代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后,在广州成立的联军委员会,在广州维持了四年的殖民统治。原广东巡抚柏贵是该政权的傀儡。
4. 1858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以后,俄、美、英、法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危害:①侵略者进一步影响操纵清政府统治的核心,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
②外国侵略势力由原来东南沿海一带进一步扩张到北方沿海、长江流域及中国腹地,侵略更便利,加深了民族危机、社会危机;
③内河航运权丢失,便于倾销商品;为外国人不法活动提供护身符。
5.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内容: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华工出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危害:天津是北京大门,成为外国侵略势力在北方主要基地并威胁北京安全;领土主权进一步破坏,英国扩大了香港的势力,为以后租新界作了准备。
6. 近代沙俄侵占我国北方的领土:
时间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土地面积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公里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40万平方公里
1860年
1864年 中俄《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公里
19世纪
80年代 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多平方公里
7.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它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第四节 新思想的萌发
1. 新思想萌发的原因:A. 鸦片战争的爆发,民族危机的出现;
B. 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
代表人物是: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
2.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①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使广东一时成为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
②当时他组织编译出的《各国律例》和《四洲志》,直接为抗英斗争服务。
③在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积极仿制西方战船,还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3. 魏源《海国图志》中阐述的新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利用先进技术武装自己,抵御外国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
《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
4. 1859年冬,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评价: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是,《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第五节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统治更加腐败。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百姓。不堪忍受煎熬的劳苦大众纷纷起义。)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3)自然灾害严重。(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2. 洪秀全,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目的是:推翻清朝的统治。
3. 洪秀全的宗教理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是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
其特点是: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和中国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把千百年来农民要求自由平等的理想表达出来,产生了很大的号召力。
4. 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到进军南京的经过:
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初建政权:1851年秋,太平天国攻占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建政权。
定都天京:从永安突围后北上,1853年春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
5. 太平天国运动发展高潮的表现:
政治: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军事:1856年,太平天国完成三大军事行动,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6.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三大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的情况:
北伐 西征 东征
背景 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围困天京
目的 推翻清朝统治 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力量
7.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内容:(1)土地分配。目的: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
办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
办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评价:(1)《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2)它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3)但是,绝对地平均分配土地,以及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违背了社
会发展规律,因此它只能是一种根本无法实施的空想。
第六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1. 1856年,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
2. 洪秀全挽救危局的主要措施:重建领导核心。洪秀全大胆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担任军事指挥,先后封他们为英王、忠王;洪秀全又封族弟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3. 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包括哪些著名战役及结果:
1858年,破江北大营,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三河镇大捷,全歼湘军精锐部队。
1860年,破江南大营;向东拓展,在上海附近遭遇中外反动势力联合攻击。
1860年,安庆保卫战,1861年安庆陷落,陈玉成牺牲,天京上游失控。
4.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62年,清军围攻天京,1864年洪秀全病逝,不久,湘军攻破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5.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主观: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①他们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②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大多是迫于生计,希望改变贫穷的经济地位。③在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结果断送了革命前程。
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犯了兵家之大忌。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
6.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历史功绩:(1)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2)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对外来侵略者开展了
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3)同中国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在思想上、组织上,它都高出一筹,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有深远影响。
(4)太平天国的领袖还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后期又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5)19世纪中叶,亚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太平天国运动同波斯、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
7. 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有哪些新特点?
(1)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2)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太平天国的领袖,后期又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是亚洲反殖民侵略的革命风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 级 高一 学 科 历史 版 本 人教版
内容标题 第二章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编稿老师 蒋桂平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二章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教学难点:知识的梳理和记忆
第二章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第二节 洋务运动
1. 洋务派与顽固派出现的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背景: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农民起义和外国侵略)的问题
阶级属性: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属于封建统治阶级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异同点:
异:维护清朝统治的方法不同。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同:目的都是要维护清朝统治。
2. 洋务派中央以恭亲王奕欣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3. 洋务运动分期:19世纪60~70年代,为前期;
19世纪70~90年代,为后期,前后约进行了30年。
内容:①洋务运动前期,主要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设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满洲贵族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②洋务运动后期,又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目的是:辅助军事工业。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③筹划海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
④发展教育: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学校,选派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
旗号: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洋务运动后期,打出“求富”的旗号。
4.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
原因: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它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谋取私利,使企业难以发展。②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仇视一切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③整个洋务运动,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仅凭地方上几个热心洋务的总督、巡抚去搞,力量既分散,又有限,难成大业。④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评价:洋务运动既有积极的方面,也存在着消极的方面。
积极方面:它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史;①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②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学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③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④引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⑤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方面打开了缺口;⑥提高了抵御外敌的作战能力。
消极方面:洋务运动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色彩:①由清政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②洋务派企图只靠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③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反抗;④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⑤整个洋务运动,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既分散、又有限;⑥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⑦经营管理腐败。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1. 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是:
①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也将缓慢地走向资本主义社会。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一方面摧残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另一方面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③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出现。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于近代企业。④洋务运动的诱导。
2. 中国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3. 中国早期著名的资本主义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陈启沅)、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4. 民族资产阶级的出身官僚、地主、商人。
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1)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要求,又有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相妥协的一面。(两面性)
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中国资本主义工业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要求。但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又有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相妥协的一面。
5.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最早产生于外商经营的企业。
分布:外商经营的近代企业、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企业、近代采矿业、洋务派经营的军事工业、洋务派经营的民用工业。
出身: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第五节 甲午中日战争
1.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
日本仍保留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国内市场狭小,影响经济发展,人民起义不断。
为摆脱国内危机,日本统治集团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
日本的侵略行径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支持。
2.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支持日本侵略的原因:
当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要求瓜分世界。
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的势力;
德国想乘机在华夺取新的权益;
俄国虽对中国东北和朝鲜怀有极大野心,但准备尚未就绪,因此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
3. 战争性质:是日本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4. 甲午中日战争的导火线和标志:1894年,是旧历的甲午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乘机也派军队开进朝鲜。起义平息后,清政府建议中日两国同时撤军,日本不仅拒绝,反而继续增兵,战争一触即发。
1894年7月,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中国运兵船,不宣而战。
5. 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大事:
第一阶段从1894年7月到9月;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和黄海战役;平壤战役中回族将领左宝贵中弹牺牲,清军统帅叶志超逃走。黄海战役中邓世昌、林永升牺牲。
第二阶段从1894年10月到第二年4月;主要战役有辽东战役和威海战役;聂士成率部
抵抗;在旅顺日军对当地平民实行野蛮的大屠杀。丁汝昌主动请求出港歼敌被拒绝。
6.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军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A. 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迫使台湾和祖国隔离,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B. 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无力偿还,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C. 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D. 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在中国设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带来严重危害。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7. 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结果日本被迫同意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向清政府勒索白银3000万两作为交换条件。
8. 台湾人民反对日本割台的方式:发布檄文,抗议示威,组织义军,誓与台湾共存亡。在日本统治的50年里,一直没停止过斗争。
第七节 戊戌变法
1. 早期维新思想:
背景: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时间:19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主张: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外国进行商战;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在政治上进行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2. 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发展:
原因:(1)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影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壮大,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3. 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1)社会条件: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2)物质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4)思想基础:康、梁的维新思想。
4. 康有为维新思想: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评价:《新学伪经考》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孔子改制考》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
作用:有力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5. 1895年使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事件是“公车上书”
6. 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
内容:①要不要维新变法②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③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影响: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4. 1900年6月初;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组成侵略联军;
侵华目的: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5. 《辛丑条约》:1901年9月,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条约。
主要内容:(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收起

你能运用学过的历史知识,讲一讲我国历史上从秦朝到清朝时期中央专制集权是怎样一布一步发展的吗?用你的语言简洁概述发张概况 成语“夸父追日”你认为他能追上吗?为什么?急运用初一年级学过的知识 我们要灵活运用和理解学过的知识 什么是历史知识的运用 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你认为解放战争中北平和平解放的原因有哪些? 当你发现你的同学洗完手不关掉水龙头,怎么劝说?当你发现你的同学洗完手不关掉水龙头,你会怎样劝说?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劝说,并注意运用礼貌用语 中国在历史上侵略过哪些国家?在历史书上都没提到过,只有别过侵略我国的. 六年级诗歌知识竞赛题 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运用学过的知识,为爱运动的人选择一个合适的场所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就振兴我国的文化产业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海陆风形成的原因 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海陆风形成的原因 结合你已经学过的知识,说说你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可以从历史、民族、文化等角度回答) 我们要灵活运用和理解学过的知识修改病句 我们要灵活运用和理解学过的知识.修改病句. 我们要灵活运用和理解学过的知识 修改病句 对于学过的知识,我们要会理解和运用 改错 对于学过的知识我们要学会运用和理解这句话哪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