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成功之路的秘诀通过什么走向成功学习之类的 一篇文章最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05:52:16

走向成功之路的秘诀通过什么走向成功学习之类的 一篇文章最好
走向成功之路的秘诀
通过什么走向成功
学习之类的 一篇文章最好

走向成功之路的秘诀通过什么走向成功学习之类的 一篇文章最好
机遇与努力的关系
  一个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机遇.可能有好的机遇,也有一些不利的机遇.如改革开放就是好的机遇."文革"就是不好的机遇.有的人成功了,认为得益于机遇,不得志时常叹息"机遇不好","生不逢时".
  有人对我说:"你的成功主要是机遇好,赶上计算机普及高潮".这无疑是对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把机遇变成现实的.机遇只是一种可能性,不会自动变成现实,要把机遇变成现实,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来的.科学家巴斯德说过:"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有头脑的人".
  我想谈谈我是怎样遇到机遇和处理机遇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开始普及计算机,应该说这是一个机遇,需要大量的教师,大量的教材.1978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扩招两个班的学生,快开学了,发现讲程序设计课的教师不够.我当时是清华大学计算中心党支部书记.有人对我说∶"你这个党支部书记现在反正事情不多,你去讲课吧!"但是我并不是学计算机的,我学的专业是自动控制,在我上大学时,根本没有上过计算机的课程.当时我对BASIC语言并不熟悉,更谈不上精通了.此时离开上课只有3个星期了.我想总是需要有人去做这个工作的,要别人去做也有困难,我应该勇挑重担,克服困难知难而进.我一口答允下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图书馆找了一些外国的书看,还没等我看完,就开学了.我只好边炒边卖,一面讲前面的,一面准备后面的.过去从事政治思想工作所受到的锻炼,这时帮了我的忙.我讲课逻辑性强,内容生动,能吸引人,我的课排在下午,一般下午上课学生容易打瞌睡.但是我上课时学生从不打瞌睡,而且争坐第一排,学生把BASIC语言课称作"乌拉课".后来中央电视台要办计算机电视讲座,向全国播讲BASIC语言,到清华大学物色老师,大家就推荐说∶"应当请谭浩强去讲,他的课是乌拉课".就这样我上了电视台.为了配合讲电视讲座,就编写了《BASIC语言》一书,这是我的处女作,结果一炮打响,成了世界纪录.从此我从事计算机普及教育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计算机教育与普及的不归路.
  我从一个未学过计算机的人,44岁开始学习计算机,现在成为所谓的"大师",转变幅度如此之大,成果如此丰硕,的确得益于机遇.没有适当的机遇,是难以成事的.但是也不要把机遇想得太神秘和玄乎.机遇到来时显得非常"平常",没有人会告诉你"这就是你发展的机遇".往往是一个人的思想敏锐程度和素质决定他能否抓住机遇.
  可以说,我有许多"巧遇",但是必然性是寓于偶然性之中的.如果我没有对每一个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那么下一个机会也不会光顾我.如果解剖一下我开始转向计算机教育的机遇,可以看出它是由三个小的机遇(或者说三个环节)组成的∶第一,需要有人去讲课,而且是你从来未学过的,你上不上?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任务,迎接新的挑战.第二,怎样对待讲课?是应付差事,还是全力以赴,克服困难,千方百计把课讲好.只有把课讲成"乌拉课",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在需要时毫不困难地、顺理成章地到电视台讲课.第三,即使上了电视台,也不一定都能成功,现在上电视讲课的、作报告的、唱歌的、说相声的人何止千百人,并不是每人都同样成功,大多数人是事过境迁,烟消云散,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是不多的.我遇到许多人,他们对20年前我在中央电视台的讲课记忆犹新,如数珍宝,认为引导他们进入了计算机应用的大门.
  现在看来,我抓住了每一个机会,而且每一步都做得很好,只有把上一个环节做好,才能有下一个机遇,才导致最终的成功,在任何一步上稍有疏忽或放松,都会使机遇的丧失.
  许多人说我充分地利用了机遇,从事后看来我是做对了.但是面临着同样的机遇,不同的人可能会作出不同的反映.有的人没有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机遇,而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让机遇在他面前轻轻地滑过去了,等他悟过来时,已经晚了一步.现在大家都认为当初写《BASIC语言》是抓住了机遇.应该说,能写BASIC的人很多,有的人肯定会比我们写得好,但是那时有人却认为"BASIC语言水平低,没什么好写的",错过了机遇.而我始终认为:干什么只要好好干,都 会取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