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的全文解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20:51:51

《鱼我所欲也》的全文解析
《鱼我所欲也》的全文解析

《鱼我所欲也》的全文解析
《鱼我所欲也》译文:
鲜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样东西不能一齐得到,(只好)放弃鲜鱼而要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生命本是我喜欢的,(可我)喜欢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肯干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厌恶的,(可我)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遇到)灾祸也不躲避呀.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一切可以避开祸患的事情,哪有不采用的呢?靠某种不义的手段就可以苟全生命,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靠某种不义的门道就可以避免祸患,有的人却不肯去干.这样看来,喜欢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东西,不仅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精神,每个人都有这种精神,不过有道德的人能够最终不丧失掉罢了.
一碗米饭,一盅肉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便饿死.(可是)恶声恶气地递给人家,(就是)过路的(饿汉)都不会接受;踩踏过才给人家,讨饭的叫化子也不屑看它一眼.
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只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吗?过去宁愿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去做这种事:这种不符合礼义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
(一) 整体感知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二)学法引导
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抓住那些表述作者观点的语句和作者常用的术语加以分析,以此来剖析作者的“舍生取义”的思想,并逐步培养分析判断能力.另外,反复朗读,加深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气势,从而了解孟子善于论辩的特点.
(三)审美鉴赏
生动透彻的修辞美
本文在论说道理的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说理生动明白、深刻透彻.“舍鱼而取熊掌”的比喻,告诉人们择优而取的道理.“一箪食,一豆羹”的比喻,证明“义”重于“生”的论点,突出了主题.生和义的对比中突出了舍生取义之人的高大形象.“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的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排比更是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