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词派的起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13:38:20

婉约词派的起源
婉约词派的起源

婉约词派的起源
该派之词,内容多写儿女情长,离愁别绪,词风含蓄,隐喻曲折,寄情委婉,文辞绮丽.代表人物自温庭筠始,继之有欧阳修、晏殊、晏几道、柳永、秦观、贺铸、李清照等..“花间派”因后蜀赵承祚所编《花间集》而得名,它的鼻祖是晚唐词人温庭筠.他是著名诗人,与李商隐齐名,号称“温、李”,但他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却不在诗而在词.他是第一个真正致力于创作词的文人.他性格倨傲又浪漫放纵,尽管文才敏捷,却屡试不中,终生沉沦.他经常与歌妓为伍,并投入正统文人所不耻的“艳情”题材创作中,而能配合乐曲、节奏多变的长短句比诗更能传达柔媚香艳的情思.他的词音声繁会,针缕细密,深婉密丽,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对词体的确立有着奠基之功,开创了婉约词的先河.继温庭筠之后,“花间派”词人中成就最高的是前蜀的韦庄.“南唐词派”的代表人物是后主李煜,其早期作品多写宫廷生活,后期作品大多是抒写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悔恨,词风也由早期的风流倜傥转为后期的哀怨忧患.
  总的说来,唐五代文人词产生于歌舞享乐的社会环境下,多把眼光盯在深闺绣房、秦楼楚馆,只留心身边花间月下浅斟低唱的生活,作词的目的多为娱宾遣兴、抒发情爱.与民间词相比,其社会内容、题材远逊一筹.但文人词毕竟将艺术上、体式上还比较稚嫩的民间词发展到一个成熟的阶段,使处于自由不定型状态的民间词上升为有严格体式要求的定型化词体.需要说明的是,燕乐比起前代那类“中正和平”、“乐而不淫”的雅乐、清乐来,属于一种“俗”乐,而且多在酒宴歌席上由歌妓舞妾唱奏(故也称宴乐),因而多属“艳歌”、“艳曲”、“女音”.配合燕乐歌唱的“词”,也就带着明显的“俗”气.花间派以来词主艳情,柔媚婉约,实在与“倚声填词”、协乐歌词的性质分不开.
  在唐五代、宋初文人士大夫心目中,词不过是流行于街头巷尾的俗曲子而已,与可以抒情言志的正统诗文绝对不同.他们对填词多半都很轻蔑,认为文各有体,“诗庄词媚”,“词别是一家”,因而只把填词听歌当作一种赏心悦目的消遣性娱乐.北宋仁宗朝以前,词坛基本处于沉寂状态.稍后的晏殊、欧阳修等不过是承袭五代余绪,词调仍以小令为主,词风、词体均无新的成就.直到以柳永为代表的“市民词”兴起,慢词、长调登台亮相,宋词才真正进入繁荣发展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