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21:35:57

杜牧的简介
杜牧的简介

杜牧的简介
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生于世代官宦并很有文化传统的家庭.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曾祖杜希望为玄宗时边塞名将,爱好文学.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学,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早逝.杜牧对自己的家世很自豪,他说:"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杜牧的童年生活富裕而快乐.杜佑的樊川别墅在长安城南,其地有林亭之美,卉木幽邃,杜枚常在园中嬉戏.祖、父相继去世后,他家日益贫困,"食野蒿藿,寒无夜烛".穆宗长庆二年(822),杜牧20岁时,已经博通经史,尤专注于治乱与军事.23岁写《阿房宫赋》.文宗大和二年(828),26岁进土及第.同年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冬季,入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幕,后随其赴宣歙观察使任,为幕僚.大和七年(833),淮南节度使牛僧孺辟为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颇好宴游.大和九年,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开成二年,入宣徽观察使崔郸幕,为团练判官.旋官左补阙、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员外郎.武宗会昌二年(842),出为黄州刺史.后任池州、睦州刺史.为政能兴利除弊,关心人民.宣宗大中二年(848),得宰柏周墀之力,入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郎.大中四年,出为湖州刺史.次年,被召入京为考功郎中、知制诰.第三年,迁中书舍人.岁暮卒于长安,终年五十岁.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生当唐王朝似欲中兴实则无望的时代,面对内忧外患,他忧心如焚,渴望力挽狂澜,济世安民.他在《郡斋独酌》里说自己:"岂为妻子计,未在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商."他主张削平藩镇,收复边疆.其"关西贱男子,誓肉虏杯羹"的气概很像后来岳飞的《满江红》.他在《燕将录》里褒扬谭忠,是因为他能劝说河北诸镇不反抗朝廷.为了实现这些抱负,他主张读书应留心"治乱兴亡之迹,财赋甲兵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他强调知兵与否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主兵者,圣贤材能多闻博识之士,则必树立其国也;壮健击刺不学之徒,则必败亡其国也.然后信知为国家者兵最为大,非贤卿大夫不可堪任其事,苟有败灭,真卿大夫之辱,信不虚也"(《注孙子序》).为此,他写了《原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和《孙子注》.由于怀才不遇,他的愿望不能实现,所以往往在生活上旷放不羁.这些都影响到他的创作.
杜牧多才多艺,工诗文,能书画,前人甚至说"有唐一代,诗文兼备者,惟韩、柳、小杜三家"(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三).
杜牧的诗现存二百多首,众体兼备,内容丰富,情调豪放爽朗,风格清新俊逸.他的近体诗,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尤其七言绝句更是名篇迭出,脍炙人口,如《过华清宫绝句》、《赤壁》《题乌江亭》、《泊秦淮》、《江南春》、《寄扬州韩绰判官》、《山行》、《秋夕》等,历代传诵,家喻户晓.他的七律《早雁》、《河湟》、《润州二首》、《题宜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九日齐山登高》、《登九峰楼寄张祜》等篇也为人称道.至于他的五绝、五律、五言排律,亦不乏佳什,如《长安秋望》、《秋晚早发新定》、《题扬州禅智寺》、《华清宫三十韵》、《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等便是这些诗体的代表作.他的古体诗写得也很好,尤其是五言古诗写得非常出色,叙事议论,精采感人,如《杜秋娘诗》、《张好好诗》、《郡斋独酌》、《感怀诗》等.
杜牧的诗歌,内容丰富,反映面广.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党争严重,社会动荡.杜牧从小有着经邦济世的抱负,但官场险恶、仕途坎坷,使他壮志难酬,长时期的幕僚生活、不稳定的朝野升迁,使他感慨良多.杜牧的诗作就其内容题材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关心世事,爱国忧民之作.此类为数不多.如他25岁时写的《感怀诗》,通篇夹叙夹议,笔力雄健,慨叹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急征暴敛造成的国弱民贫的深重灾难,歌颂太宗李世民顺应民心,以文德治天下的业迹,肯定宪宗李纯武力削藩平叛之举,希望朝廷励精图治、平息战乱、实现安定统一.同时也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诗中"夷狄日开张,黎元愈憔悴"等句,质朴简洁,精警动人.又如《郡斋独酌》、《河蝗》、《早雁》、《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等.
第二类,品评历史,借古讽今之诗.这是杜牧诗中最引人注目的篇什.此类诗大体又有两种情况:一是论史之作,以七绝为代表,如《赤壁》、《题乌江亭》、《题商山四皓庙》、《春申君》等.杜牧很注意研究国家治乱的经验教训和经济、军事问题,所以在咏史诗中往往有新颖独特的评论.二是借古讽今之作.诗人针对晚唐朝廷的黑暗政治和腐朽没落的社会现实,借历史上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加以讽喻.历史人物吴王夫差、秦始皇、隋炀帝、陈后主,特别是本朝的唐玄宗,都是诗人笔下批判的对象.如《过勤政楼》、《过华清宫三绝句》等.
第三类、写景抒怀,纪行咏物之作.此类数量不少,佳作迭出.如《登乐游园》、《江南春》、《泊秦淮》《山行》、《清明》等.
第四类、以女性为题材的诗.如《题桃花夫人庙》和《月》诗,同情被楚王虏获、终身不语的息夫人和被汉武帝遗弃、禁闭冷宫的陈皇后.在《金谷园》和《宫人家》中,他感叹被逼跳楼的绿珠和身如囚犯的宫女.在长篇叙事诗《杜秋娘诗》和《张好好诗》中,他采用对比的手法具体写出杜秋娘和张好好两位女子今昔生活的坎坷变化,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宫廷的斗争和社会的变化.
第五类,酬赠抒怀之作.如《寄扬州韩绰判官》等.
杜牧在《献诗启》中说:"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他非常推崇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近看四君子,与古争强梁"(《冬至日寄小侄阿宜》).杜牧才华横溢,又善于吸取前人长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洪亮吉说得好:"杜牧之与韩、柳、元、白同时,而文不同韩、柳,诗不同于元、白,复能于四家外诗文皆别成一家,可云特立独行之士矣"(见《北江诗话》).
前人评价杜牧诗"俊爽"、"俊迈"、"气俊思活"、"雄姿英发"、"情致豪迈"、"轻倩秀艳"、"豪而艳,宕而丽"等.李商隐曾写诗极表对杜牧的关切和倾倒之意:"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杜司勋》).含蓄而准确地道出了杜牧诗歌那种把忱国忧民的壮怀伟抱与伤春伤别的绮思柔情交织在一起的豪放爽朗、清新俊逸的艺术特征.
杜牧既善用比兴手法,状物抒情,又善用白描手法,直叙见闻;既长于舒徐宛转地描述人物故事,更长于敏捷真切地捕捉景物的动态变化、自己的瞬间感受;既注意叙议结合,又注意情景交融;既常用对照手法,又巧以数字入诗.杜牧诗歌的语言风格既绚丽多采,又清新自然;既明丽爽俊,又含蓄委婉,既风流华美,又神韵疏朗.诚如全祖望所说"杜牧之才气其唐长庆以后第一人耶!"(《鲒绮亭集外编》).
杜牧(803-852),字牧之,长安人,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杜佑既是大官又是学者,著作甚丰.这种世家的出身一直是小杜引以为自豪的事情,他在诗中言道:
“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
这一世家传统无疑对他的影响是极大的,使他常以天下为己任,特别喜欢引古论今地给当政者写信议论政治、军事、经济,用他的话说就是“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郡斋独酌》),就象上梁山的好汉们时常挂在口头的一句口号:“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可惜这一切也不过是他的书生意气,当权者并不采纳他的那些纸上谈兵式的乱谈.所以他的仕途也并不是太顺利,26岁中了进士以后的十年时间里,大多在幕府中沉沦下僚,直到四十岁才做了个州官.因而他的心里常常又充斥着一种心灰意懒的情绪,无可奈何之余也只好以一咏一觞,歌儿舞女来打发生活了.他那种“十年一觉扬州梦”的放浪形骸,与“嗜酒好睡,其癖已痼”的懒散颓唐,和他先前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合起来,正好是一个完整的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