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赞比亚的玛丽·尤肯达修女写信质问美国航天专家恩斯特·施图林格博士:“在目前地球上还有一些儿童由于饥饿面临死亡威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07:57:28

1970年,赞比亚的玛丽·尤肯达修女写信质问美国航天专家恩斯特·施图林格博士:“在目前地球上还有一些儿童由于饥饿面临死亡威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
1970年,赞比亚的玛丽·尤肯达修女写信质问美国航天专家恩斯特·施图林格博士:“在目前地球上还有一些儿童由于饥饿面临死亡威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施图林格在回信中给她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400年前,德国某小镇有一位伯爵,他是位心地善良的人,将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捐给了镇子上受到瘟疫威胁的穷人.一天,伯爵碰到了一个奇怪的人,这个人白天卖力工作,晚上却专心进行一项研究:把小玻璃片研磨成镜片,然后把研磨好的镜片装到镜筒里,以此来观察细小的物件.伯爵被这个前所未见的可以把东西放大来观察的小发明迷住了,他决定邀请这个人住到他的城堡里,并让他专心投入所有的时间来研究这些光学器件.
然而,镇子上的人得知伯爵的决定后,都抱怨道:“我们还在受瘟疫的苦,而你却为那个闲人和他没用的爱好乱花钱!”伯爵听到后不为所动,他表示:“我会尽可能地接济大家,但我会继续资助这个人和他的工作,我确信终有一天会有回报.”
果不其然,这个人的工作赢来了丰厚的回报——显微镜的发明.显微镜的发明给医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此展开的研究及其成果,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肆虐的瘟疫和其他一些传染性疾病.
施图林格的意思很明显:伯爵为支持这项研究发明所花费的金钱,其最终结果大大减轻了人类所遭受的苦难,这回报远远超过单纯将这些钱用来救济那些遭受瘟疫的人.
其实,尤肯达修女的质问代表了一种关注当下的悲天悯人、同情弱者的人文情怀,施图林格博士的回答代表的则是一种关注未来的开拓创新、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而这两者在我们的生活中都不可或缺.请根据你对这则材料的理解,思考人文、科学、生活这三者的关系,并将你的思考与感悟写成一篇文章,体裁不限,不超过2 000字.

1970年,赞比亚的玛丽·尤肯达修女写信质问美国航天专家恩斯特·施图林格博士:“在目前地球上还有一些儿童由于饥饿面临死亡威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
目前和未来
打个比方,比如种地,在春天里即使没有吃的,也不能把种子当粮食吃掉,因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瘟疫即好比是春季的饥荒,科学即好比是创造未来.
当然研究显威镜的时候,谁也没有料到它会造福人类;现在研究火星项目,也是为了造福人类,其福祉性是未知的.
作为一个旁观者,之所以举个种地的例子,是为了使因果关系明朗化,是为了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