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选择读后感(400字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0:24:40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400字的)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400字的)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400字的)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听到这首歌,我想起了前几天看到的《历史的选择》这一本书.这本书讲述了中国改革30年来,历经的苦寒和风霜.这就像那梅花呀,在风欺雪压面前,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鸟儿选择了天空,因为它有一双能够凌空飞翔的翅膀;鱼儿选择了海洋,因为它有一条能够游水的尾巴;骏马选择了驰聘千里,因为它有矫健的身姿;历史选择了中国,因为它的民族有团结的力量.中国,一个曾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一个曾被列强侵略的国家,一个曾饱经风霜的国家,但它并不懦弱,它选择了“千磨万韧还坚劲”,选择了“粉身碎骨全不怕”. 正是这种精神,让历史选择了它——东方一只永恒的雄狮.
  气势雄伟,被称为历史长龙的万里长城;古朴典雅,优美如画的苏州园林;银装素裹,云气缭绕的巍峨泰山.它们让我知道,它们能成为世界历史文化的遗产,却绝不仅仅是因为我所能看到的美景,更多的却应该是岁月流逝后,历史在那里留下的颇有独特韵味的沉淀,因为我知道是历史选择了中国.
  中国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夜深人静,长明灯旁,一个虚弱的身影正记录着历史的沧桑.他,司马迁,饱含心酸用自己的丹青妙笔著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臣著——《史记》,史学的天空因为有了你这颗星而更加煜煜闪光,文学的园地也因为有你这颗星而更加灿烂辉煌,我想这些是伟大人物积累而成的文化.
  汩罗江上的一圈涟漪,让我不得不想到屈原,一个愤世嫉俗,报国无门的臣子,用孤愤的诗行代替了富贵,用楚辞《离骚》洗去了历史的铅华,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情壮语成为后人追求理想的动力,铮铮铁骨的他被后人所景仰.
  正是这些在漫漫岁月里历史堆叠而成的刻痕,才令中国拥有了如此深远的文化. 其实,不是每道风景都是珍贵的文化,不是每个国家都有着悠久的文化,一种有着生命力的文化,是历史粹取的结晶,是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顽强的精神的结晶,无穷的力量感动着历史,让历史的选择成为悠久. 漫长的文化历史中,太多太多的奇迹被中国所创造,甚至成为绝响,但也有太多本不该被散化的而被散化为烟尘,我们文明的精髓,我们人民的劳动成果,却被英法联军一把火毁去,我们的“万园之园”就这样随风而去,它是被历史所淘汰了吗?中国文明犹如一座大山,能在四季中更新自己,在风雨中永葆生机.沧海桑田,古埃及的文明已凝固成阳光下无言的石柱,而中国,这座沉稳的大山,却又一次给世界带来了喷涌而出的生机与绿意. 历史选择了中国,人类并不惊讶,因为今日的中国仍是那座山,一座永远推不倒的大山,每一粒泥土的沉淀都是千年传统的精华,林间的长啸仍是当初的潇洒,山林间生命代代更迭,真正不变的,是生机,是百折不回呈现出绿色的能力.千载兴衰风雨,你,静静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你如此浩瀚.
  历史选择了你,我的中国,永远的中国.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4-11 19:49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历史的选择这本书介绍了新民主主义革民时期(1921-1949)到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时期(1987年以来).
  我在读了一半时见了一个对比表,是军力对比,他写了三次大战前国民党和共产党军力的对比.我看完这个表之后觉得共产党里的各个人都的很伟大,对呀,不然历史怎么会选择他们呢?他们如果不伟大不坚持,我们说不定现在还没有新中国,我们还受着国民党的迫害,说不定中国大部分土地都被其他国占领了.
  在阅读历史的选时,除了以上的知识,我还认识了许多伟大的英雄人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她——刘胡兰.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去世那年,年仅15岁.这首先在于她从儿童团起就接受了党的教育,并看到了党领导的土地改革给贫苦农民带来的根本利益.为了捍卫本阶级的利益,她既不贪财、又不怕死,最后面对敌人的利诱,只回答说:“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在刑场上,她大声喊道:“怕死不当共产党.”当时,国军曾从群众中拉出几个人去打刘胡兰.毛泽东主席,都赞赏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的是董存瑞.他为了让队伍前进获得胜利,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民炸烂了碉堡,他死前大喊了一声:“为了新中国,冲啊!”他牺牲时年仅10岁.
  我们现在的社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人民生活水平开阔了新的场景
  千载兴衰风雨,你,静静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你如此浩瀚.历史选择了你,我的中国,永远的中国!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4-13 22:23
  分享到: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