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集体备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3:16:36

如何做好集体备课?
如何做好集体备课?

如何做好集体备课?
其它问题: 1.陈朝蔚的观点: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学生往往和教师拥有着同样的信息源,有时甚至因为学生的视角独特而使问题的答案更接近本质.我们应积极顺应信息时代的变化,把过去教师单向封闭的备课和学生孤立的预习变成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备课”.如果我们备课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备课,那么课堂的空间将会开掘延展得更加深广,教学效果将会更佳!我认为还应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备课格式.如提纲式、随笔式、表格式和框图式等,以体现个性化教学的风格,促进课堂教学的创新,使教师从繁重的机械书写中解脱出来,使备课不再流于形式. 2.郑东炜的问题:现在很困惑一点,就是当我独立备课时,总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教案来,好多次都是参照着买来的教案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里面添上自己的话和一些符合自己班学情的内容,对于那些引导的话,启发的话,我基本都照搬现成教案里面的,这样觉得自己进步不太大,有点依赖那些教案,虽然他们曾经都是非常成功的,但我想,除了模仿,我应该有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在比赛那样的环境下,当场写教案,说实话,我会发慌,没底.我应该进行怎样的训练和学习,才能够做到独立写出一份合格的教案? 3.福安实小语文组的观点:一、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要有主人翁意识,能够积极参与、提出建议与不同看法.二、参与备课的老师要事先钻研过教材,做好备课前的准备.三、执教教师要拟好说课稿,能够提出自己的教学设想与所需解决的问题.最后就是共同解决问题,敲定最佳方案了. 4.陈朝蔚的观点:在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应提前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习目标.根据备课组拟定计划,备课组长安排,主备教师提前3天确定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形成“教学案”初稿,并打印出来,复印好保证备课组教师人手一份.其他教师此时也要熟悉课文,认真审阅“教学案”初稿,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写在初稿上. 在备课组讨论时,首先由主备教师说课,谈自己的备课构思、具体流程,其他教师补充,提出修改意见,逐步完善教学方案.黄国才的回应:同意.我还要补充: 我认为集体备课,最重要的是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思考,集思广益.也许没有“最佳方案”,只有更为合适可行的方案;即便有“最佳方案”,也不一定适合每位老师、每个班.其次,余文森教授提出的集体备课,同题多轮上课的校本研究形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非常重要.即集思广益地备课好课,由某位老师(轮流进行)先上,大家听,听后评议、修正;再由他到第二个班上,大家听,听后评议、修正;再由他到第三个班上……如此进行.如果一位老师一个学期能够经历一次这样的“磨砺”,了不得!——我觉得这是更好的“集体备课”. 5.原点的观点:集体备课是我校的一项教研制度,每个年段设一名备课组长,具体负责该年段教学、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可以说,集体备课制度在促进我校教师正确理解教材、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参与者,我深切地认识到这种制度在促进教师思维碰撞、资源共享、智慧互启等方面的优势.那么,如何使集体备课的效率更高一些,使每个参与其中的人能真正得到收获,在此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了. 集体备课,必须有“备”而来.我校要求教师提前备好一周的功课并写好教案,这就使得在集体备课时大家不是临时阅读教材,而是针对自己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的理解谈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在处理教材时觉得比较困惑的问题.例如,我在备《生活中的比》一课时,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比的广泛存在.但在集体备课时,同年段的老师在听了我的教学思路后,觉得我在“生活味”方面比较重视,可能会冲淡了教学过程中的“数学味”.最后,我采纳了同伴的意见改进了教学设计,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先有了自己的思考,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更大的交流效果.正所谓:有备而来,多得而归! 集体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在集体备课中,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处理教材,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还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而应该把研讨的话题进行拓展.我任教六年级数学学科,我的学生将是全国课改实验区的首批小学课改毕业生.那么,这些学生经过了六年学习是什么样的发展状况?他们与往届非课改实验毕业生又有什么区别呢?这是作为参与新课程实验的每个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于是,在集体备课时,我们年段的老师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研讨.经过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些孩子具有如下特点:自信大方、热情开朗、积极参与、思维活跃、敢于发表不同看法.但我们在欣赏着这些课改理念带来的成果时,也看到了一些让我们忧虑的现实.几年来课改并非一帆风顺,在一片“棒、棒、你真棒”成长起来的这些孩子显得比较浮躁,课堂上插嘴现象比较严重,有时甚至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另外,这些孩子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计算方法都不能很好掌握.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年段制定了加强教学常规教育,精心设计练习实施分层作业的措施,同时,我们也认为应该借鉴以往毕业班教学的先进经验,重视学生的知识过关工作. 集体备课,要关注“课前”,也要关注“课后”、关注教学中的“问题”.集体备课,除了共同探讨对教材的理解以外,我们还关注“课后”的工作—即家庭作业的设计.我们把家庭作业看成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在作业设计中也充分考虑了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体现了针对性与层次性,力求让不同的学生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另外,我们也经常把自己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拿到集体备课时进行研讨. 课改工作的纵深推进,给每个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教师的单兵作战无疑会显得势单力薄,而在集体备课中的相互分享、相互启迪,能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教学难题,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在彼此分享智慧的过程中,同年段的老师成了合作伙伴,加深了情感和友谊,使得同事关系更为和谐. 当这样的集体备课成为每个学校的制度,当每次集体备课成为教师的一种期待时,教师的专业成长就不是问题! 6.Gtyxronger的观点:我认为集体备课,最重要的是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思考,集思广益.也许没有“最佳方案”,只有更为合适可行的方案;即便有“最佳方案”,也不一定适合每位老师、每个班. 其次,余文森教授提出的集体备课,同题多轮上课的校本研究形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非常重要.即集思广益地备课好课,由某位老师(轮流进行)先上,大家听,听后评议、修正;再由他到第二个班上,大家听,听后评议、修正;再由他到第三个班上……如此进行.如果一位老师一个学期能够经历一次这样的“磨砺”,了不得!——我觉得这是更好的“集体备课”.另外,课后的及时总结、反思也是积累的一个途径. 7.黄牛的观点:我觉得集体备课并非一定找一个具体的时间,具体的地点,然后大家聚在一起谈自己的想法,其实在平时,下课后,我一回到办公厅就喜欢把课堂上的一些体会或者是一些新尝试和新问题拿出来和同事交流.我认为这也是集体备课.丢了的回应:支持!我觉得如果找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这样有局限性,因为老师们并非都是一样的课程安排,尤其身兼多职的老师们,这样更是不方便,所以平时可以随时交流,随时积累,随时讨论,是个很好的方法.原点的回应:非常赞同. 其实就种随时随地的教研方式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这也就是说,集体备课其实是一种理念,强调的是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而不是要有固定的模式,这样可能 容易走入形式.8.芊萝依绿的问题:我们年段在集体备课时,常有一个困惑:在预设时,觉得这个知识点应该是学生学习上的盲点,可是在教学中却发现,不用花太大的力气,学生就能自主解决问题了;而我们觉得这些知识挺简单的,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的,反倒成了学生学习上的难点.请教专家们,预设与生成的这种矛盾,在备课中应如何处理呢?阿香的回应:这就是如何把握学生学习起点的问题.相信您可以在上次的研讨中得到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