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 的一些历史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01:08:54

元末明初 的一些历史故事?
元末明初 的一些历史故事?

元末明初 的一些历史故事?
一天,一位穷朋友从乡下来到京城皇宫门前求见明太祖.朱元璋听说是以前的老朋友,非常高兴,马上传他进殿.谁知这位穷朋友一见朱元璋端坐在宝座上,昔日的容颜似乎没有多大变化,便忘乎所以地直通通地说:”我主万岁!您还记得我吗?从前你我都替人家放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清煮.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甚至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了一地的豆子,汤也都泼在泥地上.你只顾满地抓豆子吃,不小心连红草叶子也送进嘴里,叶子梗在喉咙里,苦得你哭笑不得,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吞下去,才把红草叶子带下肚里去.”还没等说完,朱元璋早就听得不耐烦了,嫌这个孩提时的朋友太不顾体面,於是大怒道:”推出去斩了!推出去斩了!”
  后来,这件事让另外一个穷朋友知道了,心想这个老兄也太莽撞了,於是,他心生一计,信心十足地去见他小时候的朋友,当今的皇帝.
  这个穷朋友来到京城求见朱元璋.行过大礼,这个人便说:”我皇万岁万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沪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了豆将军,红孩儿挡关,多亏了菜将军.”朱元璋一听,不禁大笑,他认出了眼前的这个是孩提时的朋友,心中更为此人巧妙地暗示他们小时候在一起玩耍的事而高兴,於是让他做了御林军总管,留在了自己的身边.
  战争
  1、迫使北元汗廷迁至漠北的应昌之役
  以妥欢铁木耳(元惠宗)为首的蒙古封建主被迫退出中原后,仍然希望再次入主中原,夺回大都.公元1369年(洪武二年)元惠宗命丞相也速率兵在白河驻扎,进攻通州.当时明军用兵秦晋,通州守备薄弱,不满千人.守将曹良臣料定元兵虽多,但士气不高,于是采用了虚张声势的战术,也速不明真情撤军,从而解除了元军压境的威胁.明军乘势进逼上都,北元又遭受了一次沉重的打击,从此之后元军节节败退.元惠宗迫于明朝大军的威胁退守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两岸).明军乘势占领上都,建立开平卫.第二年,明军兵分两路:西路军由大将徐达率领,自潼关出西安,进兵定西;东路军由李文忠率领由北平经万金,过野狐岭,直逼应昌.当北元重要据点兴和(今河北张北)失守后,应昌危急.夏历四月,元惠宗妥欢铁木耳在应昌病率,终年五十一岁.汗储爱猷识理答腊即位,史称元昭宗,年号宣光.东路军李文忠途中抓获北元侦察兵,得知惠宗已死,于是率兵兼程赶路,五月围攻应昌.昭宗已先期与数十骑北撤至和林(今蒙古共和国哈尔和林),李文忠率兵追击至北庆州,没有赶上返回.不久,明军攻克应昌,俘虏了惠宗嫡孙买的里八腊、后妃宫人、暨诸王、省院达官、士卒等,并缴获了宋朝玉玺,所得金银珠宝与驼马牛羊无数.沿途于兴州擒北元国公江文清等,降37000人于红罗山又降杨思祖部队16000余人.同年,转入定西(今甘肃定西县)方面的扩廓铁木耳,也遭明朝西路军的进攻,双方激战于峪口(今甘肃定西县以北),扩廓铁木耳兵败,经宁夏退往和林,与爱猷识理答腊会合.自此以后,北元汗廷迁至漠北.
  2 震动整个蒙古捕鱼儿海之战
  捕鱼儿海之战 脱古思帖木儿 北元 斡耳朵 和林 贝尔湖 捕鱼儿海 忽必烈 阿里不哥 公元1387年(天元九年,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明宋国公冯胜为大将军,颖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兵二十万进攻纳哈出.明军经过通州迂回至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打败了元守军,同时又让被俘的元将乃剌吾携书北还劝降.然后从庆州出发,分别驻兵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宽河(今河北宽城县)、会州(今河北平泉县南)、富裕(今河北平泉县北)四城与辽阳金州沿海一带,形成对纳哈出的包围之势.六月冯胜逼近纳哈出,迫于明军的威胁,纳哈出归降明朝,自此蒙古相继失去了山西、陕西、辽东、云南等地的精锐部队.朱元璋乘胜追击,准备一举消灭蒙古实力.公元1388年(天元十年,洪武二十一年)3月,蓝玉等率十五万明军,由大宁进庆州,得到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贝尔湖)的情报,即日夜兼程而进.4月12日凌晨明军到达了捕鱼儿海南,侦察得知元主营在海东北八十余里.蓝玉命王弼为先锋,直奔哈剌哈河(今同名)畔的大汗斡耳朵.当时大风飞扬,北元君臣毫无戒备.太尉蛮子仓促应战,兵败被杀.脱古思帖木儿与太子天保奴在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的护卫下北走和林,途中在土拉河遭到蒙古别部首领也速迭儿(元世祖忽必烈系阿里不哥后裔)的袭击.捏怯来等保护脱古思帖木儿脱身,正遇到丞相咬住与太尉马儿喻咱率军士三千人迎驾.但也速迭儿派兵再次袭击,终于脱古思帖木儿与太子天保双双被杀害,捏怯来和失烈门投降明军.明军在此战中俘虏吴五朵儿只等2994人,军士男女77037人,获得马驼牛羊15000匹头.北元在军事和经济方面的损失惨重.大汗直接拥有的财富,以及直接指挥军队的覆灭,不仅使北元和明朝之间的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且震动了整个蒙古,是明代蒙古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