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家乡的步云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21 08:30:43 优秀作文
家乡的步云桥优秀作文

篇一:家乡的步云桥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的好溪上,有一座石桥,叫步云桥。他离现在只有8年的历史,是缙云县城最繁华最先进的桥。

 步云桥十分雄伟,桥长80多米,中间行车,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和水泥砌成,下面有两个桥墩和两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还有四个拱形的小桥洞,横跨在好溪上,远远望去,就像妈妈背着两个孩子。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时,河水也可以从小桥洞流过。

 步云桥不但雄伟,而且漂亮。桥两侧有石板,石板上刻着一条长龙,它的头上雕刻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八条飞扬的眉毛和胡须,还有一条活灵活现的长尾。不同于赵州桥的是,它每节身体上都有一个塑料和铁丝做的花盆,花盆里种着红和紫的花。而且它每2——3米都会摆上一个大花盆,种上一些大型植物。它的宽度需要好几个小朋友手拉手才能围起来呢!

 步云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县宝贵的一项建筑。

篇二:家 乡 的 桥

家 乡 的 桥

作者:李润智高台县解放街小学四年级4班

我知道,世界上有许多美名远扬的桥。有历史悠久、世界闻名的赵州桥,它坚固美观,装点出湖光水色的迷人魅力;还有雄伟壮丽的长江大桥,它横跨天险,既给人们提供的交通的便利,又给城市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而我最喜欢的是家乡的桥。

在我的家乡甘肃省高台县有一座湿地公园,那儿有高高的“步云桥”,有回旋别致的“九曲桥”,还有一座最有趣的吊桥,它也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悠然渡”。桥的两边是两个貌似参天大树一样的桥墩,桥面用一排厚实的木板铺成,两侧用粗粗的钢丝绳连接起来当做扶手,人走在上面桥晃晃悠悠的,好像在荡秋千。这座桥是孩子们的最爱,有一次我和好朋友到湿地公园玩,一到那儿,我们就兴高采烈地冲上吊桥,边走边摇,胆小的同学被吓得大声尖叫,我们在那儿留下了欢歌笑语。我还喜欢站在桥中央,静静看着远处的湖水,感觉桥像在空中飘荡,真是又刺激又好玩!

在那座吊桥下还有我的一位好朋友,以前我在家里用水盆养了一只小乌龟,可能是因为太孤单它很久不吃东西,为了让它生活的更自由,我把它带到吊桥下放生了。所以,每一次来到吊桥上,我都会忍不住朝下看,希望能看到我那可爱的小乌龟,我想它在吊桥下的湖水中也会生活地很快乐吧! 家乡的桥虽然默默无闻,但它带给我无限的乐趣和美好的回忆,我爱家乡的桥!

篇三:家乡简介之阜阳

阜阳

目录

简介…………………………………………………………3

家乡特产……………………………………………………3

家乡美景……………………………………………………4

家乡旅游…………………………………………………....6

简介

阜阳,别名颍州、汝阴、顺昌,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华北平原南端。西北部与河南周口市,西与新蔡县相邻,西南部与信阳接壤,北部、东北部与亳州毗邻,东部与淮南市相连,南部与六安隔淮河相望。 阜阳位居豫皖城市群、华东经济圈、大京九经济带的结合部,长三角经济圈的直接辐射区。是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渡带,具有承东接西、呼南应北的独特区位优势,是安徽三大枢纽之一。

阜阳被誉为“酒都盛地”,盛产小麦、水稻、棉花、玉米、大豆、红薯和中药材,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优质棉、肉类生产基地和山羊板皮重点产区。[1] 阜阳代表文化是淮河文化,是甘罗、管仲、鲍叔牙、吕蒙、刘福通的故里,晏殊、欧阳修、苏轼曾在此为官。阜阳风景优美,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颍上县八里河公园为国家AAAAA级风景区,阜阳生态园和迪沟生态旅游风景区均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阜阳剪纸、颍上花鼓灯、界首彩陶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阜南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龙虎尊被列为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之一。

阜阳辖颍州区、颍泉区、颖东区 三区和、太和县,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四县及省直辖县级市界首市。

家乡特产

格拉条,也叫格拉面,是安徽省阜阳地区汉族传统小吃。堪称阜阳人的意大利面。相传与苏东坡有关,是阜阳特有的一种食物,颇受当地人的喜爱,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它的名字来源大概是以下原因:在阜阳“搅拌”的方言是“搁拉” ,而这种类似面条的食物需要将各种

作料均匀搅拌所以就被称为“格拉条”,而因其颜色金黄、面形粗壮,也叫“金条面”。

[1]

枕头馍,又称阜阳大馍或大卷子馍,是安徽阜阳颇具特色的汉族小吃。每个长约1-1.5市尺,宽 约0.5-0.8市尺,厚约0.3-0.5市尺,重约2-6斤,堪称馍中之王。其做工甚细,先选用精细白面揉和百遍,然后用铁锅以文火蒸制而成。馍焦金黄,厚达半寸;馍瓣洁白,

层层相包。吃在口中,香酥柔润,虽干不燥,耐嚼而又松软。存数日之久,不霉不硬,实为旅行食用佳品啊。 [1]

家乡美景

文峰塔:文峰塔位于阜阳城中心干道颍州路附近。近史志记载,因奎星楼不高,文星不太显露,所以当地文风不振,功名不多。康熙三十五年(1796年)于此建文峰塔,以振兴阜阳文风。塔为全砖结构,七层八边形,高31.8米。各层有塔心室,一层独为一室,北门为阶梯入口,有盘旋梯道贯顶。一、三、五、七层四方有四券形门;二、四、六层,在南、西、东三面各有三门。塔为密檐楼阁式,每层叠涩出桅,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支承挑出的密檐。顶部起脊挑角,三叠珠式宝剑,由铁制五叉刹杆贯串攒尖,造型朴素庄严。文峰塔与奎星楼,都建在城之东南方,即巽方。《山海经图赞》说:“地亏巽维,天缺乾角”。阜阳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洼,据《颍州志》记载:堪舆学家认为东南洼而地轻,地气外溢而难出人才,须建塔以镇之。《易·巽》说巽象风:“随风,巽”。疏去:“风既相随,无物不顺”。按儒学家说法,巽为文章之府,塔有卓笔之形。故称“文峰塔”。文峰塔既与“文”相关又极富道教色彩,该塔一些砖雕,有表示吉祥如意的长寿鹿、灵芝草、龙、凤,有文人祈求的鲤鱼跳龙门,还有阴阳鱼图案。这对研究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心理和阜阳历史等方面都提供了形象生动的宝贵资料。总之,这类塔属于旧时所谓风水塔。

奎星楼:奎星楼,位于阜阳市老城东南城墙交结处,又称拐角楼。据传晴日登楼可望霍山,故旧县志又称“望霍楼”,俗称“三篷塔”。原为明万历二年(1574年)知州赵世相扩

建南城所建敌楼。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全砖结构,三层六边形,通高9.93米,叠涩出檐,起脊翘角,结顶饰铁制舞凤,六角制铜制响铃(1981年重修时改铁制铃)。凤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有瑞应,故顶饰具有传统文化性质。奎星楼三层均室,但互不贯通。一层朝南开一半圆形券门,二层一门四圆形券窗,三层南门楣额为“奎壁联辉”。“奎”、“壁”、“斗”均属二十八宿星座。“奎星”是二十八宿中白虎七宿的首宿,因其“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所以《孝经·援神契》有“奎主文章”之说。《春秋元命苞》更认为汉字起源也与奎星有关,说苍颉“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历代名画记》说:“奎有芒角,下主辞章”。由于古籍中常把奎星与文字、文章联系在一起,所以历代文人都崇拜奎

星,各地为之建楼奉祀,以祈祷本地文人辈出,文风昌盛。

颍州西湖:颍州西湖位于阜阳城西北一公里新泉河两岸,是古代颍河、清河、小汝河、白龙沟四水汇流处。因阜阳在北魏以后称颍州而得名,为唐、明、清历代名胜。明代《正德颍州志》载:西湖“长十里,广三里,水深莫测,广袤相齐”。《大清一统志》云:“颍州西湖闻名天下,亭台之胜,觞咏之繁,可与杭州西湖媲美。”颍州西湖景色之美,四时俱佳,招徕不少文人志士出守颍州,更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旅游胜地。从宁代起有北宋词人、宰相晏殊,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苏轼、宋代中书侍郎吕公著等七大名人知颍州,为古颍州西湖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并留下了113首著名诗篇,加之71名古代和近代诗人的诗篇共259首。其中唐宋八大家占四人,还有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与苏轼齐名的黄庭坚。苏轼曾在诗中将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可见,颍州西湖在古代确为天下西湖之冠。但后来由于黄河泛滥,西湖被泥沙填平,昔日美景,已不复存在。现仅存“会老堂”等建筑。新的西湖在阜阳城西15公里处,周长11.5公里,湖面约5.74平方公里,水深 1-2米,是在原三十里河的基础上兴修而成的。湖中有岛、岛中有潭,绿柳盈岸,芳菲夹道,花木扶疏。主要景占有:碑林公园,建有碑林长廊、碑林八卦阵,荟萃了当代名书画家真迹五百余幅。百龙亭、八仙、十二生肖等石雕,惟妙惟肖,令人拍手叫绝。紫竹院,建有假山、游泳室等。隐闲堂,是拜祭欧阳修、苏轼之处。清涟阁,系仿古建筑,五层楼阁。九曲桥,由颍州西湖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组成,非常巧妙。鱼宫,为两个鲤鱼伏,内有现代化的电动声像装置,如入仙境。另有游艇、游船、老虎等,更是让

优秀作文